中国申遗高句丽王城后,遭韩国抗议,联合国:抗议无效!

在申遗这件事上,韩国人要比我们积极,有许多“臆想”中的文化遗产,都被他们拿来申遗过,比如高句丽王城。

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也简称高丽(此高丽并非后来王建建立的王氏高丽),是西汉到隋唐时期东北地区出现的地方割据政权。高句丽的创建者是扶余人朱蒙,鼎盛时期的高句丽,其势力范围一直延伸到韩半岛北部。

高句丽的建国还得从扶余国说起。西汉初年,扶余人成为长春地区的主体居民。于公元3世纪建立了政权,史称扶余国。到东汉末年,扶余王城共有3万户,总人口约20万。西晋以后,扶余国势衰落。公元285年西部鲜卑族入侵,扶余王自杀,扶余国第一次灭国。第二年晋武帝派兵帮助复国。由此可证,扶余一直是置于中原王朝的管制与保护之下的。

而高句丽的创立者朱蒙是扶余王族的成员,由于在王族内部的争权斗争中失利,朱蒙率部南奔,于公元前37年在今新宾县永陵镇南建立了高句丽王国。高句丽从一建国,就一直被中原王朝视为分裂疆土的叛臣,所以,各代都有对其用兵的记载。在高句丽建立之初,与扶余长期处于军事对抗中。为了扼具有侵略性的高句丽政权,中原王朝与扶余在军事上常常协同打击高句丽,相关记录在《三国志》、《汉书》中时有出现。

史载高句丽人,“其人性凶急,有气力,习战斗,好寇钞”(注:《后汉书》卷85《东夷传·高句骊》)。高句丽的扩张与集权化,导致了与汉朝的直接武力冲突。汉朝军事压力迫使高句丽迁都到丸都城。汉朝灭亡后,辽东郡被好战的地方土豪控制, 高句丽主动与刚刚成立的曹魏联盟攻打辽东郡。曹魏攻下辽东后,高句丽终止了与曹魏的合作并发兵袭击了辽东西部。244年曹魏反击,摧毁了丸都城。

曹魏摧毁了丸都城后以为高句丽灭亡了,所以很快就撤离了。不过仅仅70年,高句丽就重建了丸都城。公元311年,高句丽趁中原混乱的机会,占领辽东西安平,取得了对韩半岛北方的统治。其后的几十年间,高句丽全部占领了玄菟、乐浪,使辽水以东的大片土地纳入高句丽的版图,高句丽国的领域空前扩大了。

到了隋朝时,由于高句丽王高元不遵藩礼(中原王朝一直将高句丽视为藩国),这才引发了隋炀帝三讨高句丽。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结果高句丽还在,隋朝却因劳民伤财、引发全国大乱而灭亡,收拾残局的任务这才历史地落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身上。

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王朝联合朝鲜半岛东南部的新罗所灭,享国705年之久的高句丽才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

以上史实说明,高句丽一直都是依附于中原王朝、在打打和和中延续下来的华夏属地。但是,有些罔顾历史事实韩国人却将高句丽“纳入韩国的历史”。历史上,确曾出现过两个名为高丽的政权。一是立国于公元前37年的“高句丽”地方政权,我国史书也称之为“高丽”;另一个立国于公元918年,在韩半岛,也名为“高丽”。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韩国人却将其混为一谈,是别有用心的,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警惕。

更有甚者,在我国发现了高句丽王城遗址后,他们竟然拿到联合国去申遗。高句丽王城文化遗址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包括国内城、丸都山城、王陵(14座)及贵族墓葬(26座)。国内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是高句丽早中期(公元1~5世纪)的都城。

从2000年开始,韩国人一直拿地处我国东北的高句丽王城遗址去申请世界遗产名录,有2003年举行的第2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巴黎会议上准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遭到中国专家的反对,韩国人申遗计划才没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