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都南京,11年未踏出天王府一步,洪秀全:后宫佳丽太多,真忙!

道光年间,一位秀才在广州的院试中不幸落榜。此时,25岁的他已经参加了三届科举考试,无一中榜。接连遭遇打击的他,得了一场重病。

当天夜里,他在梦中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自称是上帝,并以上帝的名义,命他在人间斩妖除魔。

梦醒后,这位秀才像变了一个人,整日沉默寡言,举止怪异。他每天闭门看书,主要看的是基督教相关的书籍,并编写了《原道救世歌》一书。

出关后,他丢掉了家中所有的孔孟之书,立志不再做一名儒生,改信基督教。并将家中的孔子牌位撤掉,转而供奉上帝。

他结合西方的《圣经》和当地的跳大神,创造性的发明了“拜上帝教”。“拜上帝教”基本教义是什么?

他宣称上帝是我爹,耶稣是我哥,我哥在统治西方,我爹派我来统治东方,建万国之独一真主。

立足广西,进军江南

这位“年轻有为”的秀才是何许人也?他就是日后席卷大江南北的太平天国一把手洪秀全。

他又劝说好友冯云山入拜上帝教,经他点化,将来可入神位。冯云山连连点头,洪天王说的对。

洪秀全带领着弟子冯云山开始在广东传教,但大家对他们所宣传的“拜上帝教”都不屑一顾。为何呢?

因为在晚清时期的广东,与外界的联系高度发达,人们的思想觉悟很高,谁能听他俩忽悠?这时,洪秀全心生一计:这地方的人不值得我们去救,我们去广西发展。

洪秀全之所以选择广西,是因为那里的经济落后,又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思想比较落后,信奉鬼神一说,所以去广西更有利于教会发展。

在广西,洪秀全迎来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没几天,信徒很快发展至上千人,并吸收了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等骨干成员。见教徒众多,洪秀全急忙创立太平天国,自封洪天王。

然后又敕封骨干成员,为南王、东王、北王等若干个王。整个太平天国运动在广西火速发展,后来席卷了半个中国,两年内将南京这样繁华都市打下。

1853年,在南京城外,洪天王端坐于十八抬黄色大轿中,住进了大清的两江总督府。第二天一早,洪天王下旨: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另外,此府如此破烂,天王怎能居住?

建天王府,奢华无比

南王冯云山心领神会,将两江总督衙门扩建为天王府。洪秀全立志将天王府打造成为第二个紫禁城。

此次扩建,洪天王拆除了总督衙门周围的商铺和民房,雇佣了上万名劳动力。设计方面是由规划师宾福寿和张维昆二人担任,并在南方各省招募了数百名能工巧匠,日夜赶工,建造而成,很多的材料都是拆除朱元璋时期的应天府得来的。

天王府坐北朝南,宫殿华丽无比,因为洪秀全喜欢金色,所以室内也是金碧堂皇、侈丽无匹。整个天王府分内宫和外宫两部分,皆有数丈高的城墙环绕,内宫又称“金龙城”,外宫又称“太阳城”。

“金龙城”的正门为圣天门,东西两侧各有三层高的“朝房”,金龙大殿建于正中,金龙殿后有二殿、三殿、后宫林苑。殿内四壁有彩绘的龙虎狮像,威严耸立,金龙大殿两侧配有花园。对比之下,天王府无论从规模,还是豪华程度丝毫不亚于紫禁城。

在这座豪华的天王府中,洪秀全整整呆了十一年,未踏出王府半步,他在忙些什么呢?

填充圣库,排除异己

入住天王府后,洪秀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换言之就是天平天国的土地制度。天朝田亩制度很好理解,他废除了原有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但还有一项最重要的规定:留足口粮,剩余产品交圣库。什么意思呢?

农民生产出的粮食,除了留给自己家吃的以外,剩余的粮食都要交给洪天王。举个例子,王老汉家今年丰收了,产出了2000斤粮食,按照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王老汉只能留600斤口粮自己吃,剩余的1400斤都要上交圣库。

换言之,洪秀全确实将封建王朝下的地主赶走了。他成了总地主,而且比古代老地主周扒皮还狠。

洪天王也没说圣库中的钱财是自己的,而是说替他爹上帝保管着。但这些钱财都被他花了,由此来满足洪天王骄横奢侈的糜烂生活。

在朝政上,洪天王下旨,天朝权力由天王掌控,生杀由天王,诸官莫得违。

天王确立后,洪秀全开始敕封百官,建立完善的职官制度。天王“临朝而不理政”,朝政交由东王杨秀清处理,杨秀清的职责是代天父传言,号称九千岁。

杨秀清频繁使用代天父传言的特权,大多都是排除异己,扩张自己手中的权力。

后来,功高盖主的杨秀清上书洪天王,请求将其“九千岁”的称号加封为“万岁”。这让洪天王深感不安,与杨秀清的矛盾加深。后来,内官统领陈承瑢直接上书,说杨秀清要谋朝篡位。

1856年,洪秀全传出密诏,令北王韦昌辉带兵回朝护驾,韦昌辉攻入东王府,屠戮了杨秀清及其家人,史称“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一天不如一天,开始走下坡路。

广招妃子,充实后宫

洪天王在位期间,从不理会朝政,这十一年中,他只颁发过二十五圣旨,其余时间都在后宫中贪图享乐。他将天王府的后宫改成天上人间,并流连忘返、乐此不疲。

在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在洪天王的儿子洪天贵福的供词中,曾这样描述洪天王的后宫:天王的后宫中有皇后一人,喊“母后”的有87人,正式的妃子一共是88人。

乍一看,洪天王妃子也就88人,也不算多。但洪天王的府上,不设太监,而是由女官和宫女代替,还有一些身份低微的妃子,这些女子共有一千多人。

据《江南春梦笔记》记载:

天王府有王后、爱娘、嬉娘、妙女、姣女等十六个名位,共计208人;二十四个身份较高的王妃名下管辖着姹女、元女等七个低等名位,共计960人。

无一例外,这些后宫佳丽三千全部服侍洪天王一人。由于后宫妃子太多,洪天王也记不住她们的名字,只能一一编号,按照编号进行统一管理。

在洪秀全所著的《天父诗》记录了他在后宫中的生活:

洗身穿袍梳理发,疏通扎好解主烦。主发尊严高正贵,永远威风坐江山!

早上起来,由女官为其穿衣、洗脸、梳头。然后接受后宫妃子的参拜,行礼过后,由宫女服侍其吃早餐,用膳完毕后,穿上龙袍,在钟锣声响中,由众妃子陪他去后花园中游玩。

苑内游行真快活,百鸟作乐和车声。

游玩途中,身边宫女应在后面端茶、捧痰盂。如果端茶姿势不对,洪天王决不轻饶!

如果有妃子不精心打扮,取悦于他,他便写诗讽刺道:跟主不上永不上,永远不得见太阳!

有的女子因服侍不当,触怒了洪天王,便会遭来一顿毒打,更有甚者忍受不了这样生活的,出言顶撞洪秀全,触怒龙颜之后,便是五马分尸。

到了晚上,洪秀全安排后宫女子载歌载舞,把酒言欢,开怀畅饮。睡觉前,洪天王按照编号招后宫女子侍寝,一般都不少于两个,数量具体多少,主要看洪天王的兴致如何。

在这样纸醉金迷的日子,洪秀全享受了11年,整个天平天国也伴随着洪天王的昏庸无道,就此由盛至衰。很多人表示非常疑惑,洪秀全刚开始是个很励志的小青年,为何后来这样的萎靡不振了呢?

其实与洪秀全自身有关。洪秀全是小农出身,他三次参加科举,全部落榜,由此说明封建思想和官僚主义在其内心已经根深蒂固。

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本质是灭掉原有的清地主,他成为更加封建专制的洪地主,没有任何的进步意义,所以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成也洪天王,败也洪天王

公元1864年,曾国藩率领湘军兵临南京城下,忠王李秀成上书洪天王:天王,别在后宫玩了,我们现在形势很严峻,南京城中已经无兵、无粮。我们让城别走,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洪天王呵呵一笑,怒斥道:

朕之铁桶江山,尔不服有人扶,尔说无兵,朕有天兵,多于洪水,何惧曾妖者乎!

城中没有粮食,可令百官食甘露。忠王啊,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然而事实是,当时城中仅剩一万余人。离城破之时,洪天王召集满朝文武于金殿之上,自信满满的说道:

众爱卿莫慌,朕去天父那,求得天兵,定能杀退曾妖!众爱卿稍等片刻,我去去就回。曾妖是谁?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是也。

众大臣没有等到洪天王回来,却等到了洪天王已死的消息,很明显洪天王怕丢了脸面,自尽而亡。大概是天父看他没有能力,不值得救他。

人一死,城就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