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德国大学offer,竟然和他们成为了校友!

又是1年申请季结束了,很多同学都拿到了心仪的德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德国的TU9,U15和精英大学的联盟,出了无数的学术泰斗、商业精英、政界伟人。甚至有的学校,一个学校就会出好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那么快来攀攀亲,看看哪些名人有可能是你的师兄师姐吧!我们还是先从我们最亲的中国“师兄师姐”开始捋吧!


01 文学界


季羡林,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博士毕业于哥廷根大学哲学专业,他曾经留学德国10年,也曾经说过“哥廷根是我的第二故乡”。从德国回国后,他曾经写过一部回忆录《留德10》年,就是回忆自己在德国10年的求学和生活的难忘经历。


龙应台,曾经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授,也曾在海德堡大学任汉语文学系主任。我们都知道他的名言,“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这段话,被很多出国留学的父母送给了他们的孩子,相信这也是龙应台自己在国外学生生活的感慨。

那个曾经说出过,“绅士的演讲,应当像女孩子穿的裙子一样,愈短愈好。”因其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而被演讲届无数次引用的语言大师林语堂,很多人只知道他曾在哈佛大学就读,但是却不知道他的语言学博士学位是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获得的。同样在莱比锡大学学习过的还有被称为“学术泰斗、世人楷模“的原北大校长、革新北大,开创“学术”与“自由”之风的蔡元培。

02 理工界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中国核反应堆工程与核安全专家,王大中博士毕业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自然科学,曾获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发明专利。还曾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发明专利金奖、香港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李国豪,曾担任同济大学校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主任等职。著名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曾经在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专攻桥梁工程和结构力学,发表的重要论文“悬索桥按二阶理论实用计算方法”等,被誉为“悬索桥李”,李国豪曾经荣获联邦德国歌德奖章,著有《战火纷飞中的留德生活》记录自己在德国留学的学习和生活的难忘经历。


张大煜,物理化学家、中国催化科学的先驱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主任创始人。博士毕业于德累斯顿大学化学专业。

魏寿昆,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冶金学和冶金物理化学家和冶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主要创始人。博士学位获得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化学系工学。魏寿昆凭借在冶金热力学方面的高深造诣,深耕中国高校教学事业多年,为新中国培养了大量的冶金人才。

03 政届


哥廷根大学还有一位重要的军事天才,朱德,他也曾经在哥廷根大学的“社会科学”专业学习。

乔冠华,被称为新中国最杰出的外交家,少年时曾赴德国图宾根大学留学,并在小小年纪就以以优异成绩获得德国哲学博士学位。在德国学习期间,他广泛涉猎欧洲的历史和军事的名著,并用课外时间学习了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为日后参与新中国外军和军事事务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万钢,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暨南大学董事长。博士毕业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机械系。曾经在德国奥迪汽车公司工作,负责计算机轿车虚拟开发的研发工作,研发形成奥迪汽车公司独特的开发系统。后担任奥迪公司的管理工作,被同济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燃料电池方面的研究课题方面造诣深厚。

还有很多德国高校毕业的中国校友,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林业部部长,梁希

中国大连理工大学主要创始人,屈伯川

中国上海同济大学工科奠基人,贝伦子

中国病理学奠基人,梁伯强

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

数理逻辑学家胡世华

燃料化工专家赵宗燠

美学家宗白华

气象学家吕炯

数学家陈省身

……


最后用德国的大师兄,李国豪院士在【战火纷飞中的留德生活】中的一首诗送给各位年轻的留德学子们。愿早日留学归来,报效祖国母亲!

少年励志,唯学是求;

不顾贫困,德国远游;

幸得良师,更遇善友;

潜心斗室,乐以忘忧;

战火纷飞,安保奚有;

大难不死,矢志不休;

辗转归国,叹何处兮能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