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新手必备知识(二):光圈了解一下

这是一个关于摄影初学者的系列分享,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新手必备知识(一):曝光三要素 到今天开始介绍光圈,个人觉得,知识的积累源自于点滴的分享,分享的过程也是一个整理的过程,让许多本来是碎片一样的知识点有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希望这样的分享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那么,问题来了,光圈是什么?

昨天的分享里面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还记得那个水龙头吗?它开的大小就是光圈了。

以上是人话,接下来就是科学的说法了:

光圈( F ):是镜头内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相机内的感光元件的装置,同时也控制景深大小。

完整的光圈值如下:F1 1.4 2.0 2.8 4.0 5.6 8 11 16 22

光圈作用:

控制进光量(还记得水龙头里的水吗?)

控制景深(简单的说就是虚化效果)

制造光芒(小光圈)

用一张图来很形象的表达上述的意思


光圈第一个作用就是控制进光量。在很多场合中,我们常听到,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小,这个大与小,怎么表示?我们用光圈数值来表示。就是我们常说的F值。

比如我们说的F1.2 F1.4 F1.8 F2.0 F2.8 F4.0 F5.6 F8.0 F11 F16 F22。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光圈在哪里调,相信有很多小伙伴相机买回来大半年了依旧只会用自动档的大有人在,造成这种情况的问题之一就是对相机不熟悉。

不同品牌的相机,调光圈的按钮还是有一点点区别,不过这个大家配合说明书,基本都可以找到。

尼康


索尼


华为莱卡P9手机相机大光圈模式


当然,有部分老镜头是自带光圈调节档的,比如下面这支镜头


当然有些人可能依然找不到调光圈按钮,就是因为没有了解到拍摄模式的选择,所以大家在自己的相机上,不要用自动挡,自动挡就没有什么调光圈可言了,关键就是在A档或者M档情况下,大家找到调整光圈的按钮,并学会调整。


小提示:真的不要被相机上这么多模式给欺骗了,日常拍摄中真正能用上的真的只有3个:M AV TV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把曝光三要素拿出来第一个说的原因,因为,只有当你了解了其中的原理,才能让相机真正在你的手中的心应手。

有的小伙伴平时在使用相机的时候,会有这么一个疑问:

为什么我的光圈最大只能开到2.8,别人能开到1.2?

为什么别人的相机能有这么好的虚化效果,而我的却平淡无奇?

这两个问题我们得分开了说。

以下是划重点区域

请大家记住,光圈数值大小的范围,是由你的镜头决定的。


这只镜头最大光圈能开到F1.2


这支镜头最大光圈就只能开到F4了,并且还是70端,300端最大只能开到F5.6.

还有一个知识点,就是:数值越小,光圈越大,我们说光圈大,一般都是指进光量大的意思。 比如1.2---1.4---2.0---2.8 ,我们都可以叫大光圈,从F5.6开始,一直到F22,其实我们都叫小光圈了。

这里又涉及到另外一个知识点,普通人会说:背景是模糊的,摄影师会说:背景是虚化的,科学的说法,叫做:景深。

光圈的第二个作用,就是控制景深的范围.

什么是景深呢?

景深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比较清晰影像的最近点与最远点的距离


简单一点理解,就是景深的深浅。 这个深浅我们通常理解为 清晰(深) 与模糊(浅)

景深具体的我会单独拿出来说,目前只需要记住: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虚化效果好),光圈越小,景深越深(清晰的范围大)。

我们在拍摄人像的时候为什么需要大光圈?

举个例子:

拍照环境是这样的,小光圈拍摄。


用大光圈拍摄是这样的:


5D3+135F2 光圈F2

因为大光圈能可以虚化背景突出人物,让人物从背景中剥离出来。

当然,这只是大光圈其中的一个好处,其他的好处我以后也会做一期分享。

但是在拍摄风光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小光圈了,因为我们需要照片里的清晰范围更大一些,比如:


小提示:不要纠结用多大的光圈拍,如果拿不定主意,就一样拍一张,拿回来做比较就可以了,纠结来纠结去,不如行动起来去实践。

好了,今天先到这里吧,其实摄影的分享挺难做的,特别是关于基础性的知识的分享,因为有很多问题都是相关联的,它们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但是展开了说真的就是长篇大论了,我想做的就是每天get一个知识点,简单的做个梳理,也补上以前没有关注到的知识点。

摄影其实并不神秘,摄影师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别也仅仅只是一个大光圈而已,但是摄影师与普通人不同的地方在于自身的审美与自身阅历的沉淀,但是,这一切的基础都是通过这些基础的学习得来的,只有把基础性的东西弄清楚弄通了,才能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时时刻刻能感受到世间美好事物的心。

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会继续整理我所知道的一切,并且分享给大家。

一天一点小知识,祝您早日成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