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大四届七次会议襄汾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4月18日下午,临汾市人大四届七次会议襄汾代表团举行全团会议,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云峰,与代表们共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

  会场气氛活跃,代表们讨论十分热烈。大家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充分体现了“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充分体现了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是一个高举旗帜、开拓创新、担当作为、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刘浩、白建成、原将、毛倩、邓春臣、宋合庆、刘彦青等代表分别发言,针对产业转型、生态环保、学前教育、人才政策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李云峰认真听取发言,不时互动交流,感谢各位代表提出的宝贵建议,表示市政府将充分吸纳,进一步把政府工作做好。

  李云峰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襄汾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他说,去年以来,襄汾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下一心,团结拼搏,克服种种困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两个统筹”抓得实、经济发展势头好、污染治理有成效、民生事业有亮点,多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在了全市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体现出襄汾人民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的精神风貌,也说明了县委、县政府是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是善于带领全县人民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坚强的领导班子。他指出,《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提出了十个方面重点任务。襄汾县要结合实际,明确思路,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要扎实抓好“两个统筹”。要按照省、市安排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毫不放松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二是要准确把握发展定位。要按照“一城四区”要求,找准襄汾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的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规划、产业、功能和标准等方面树立标杆。三是要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脱贫攻坚要牢固树立“交总账”意识,确保如期完成既定脱贫任务;污染防治要大力推进工业企业深度治理、散乱污企业关停取缔、散煤治理等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紧盯金融、政府债务、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重点领域,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排查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以最严肃的态度、最严厉的措施、最严实的作风抓好安全生产。四是要全力抓好改革创新和民生保障。要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放管服效、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打造一批具有襄汾特色的改革新亮点、新模式。要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加快培育壮大转型发展新动能。要多做民生实事,多解百姓难题,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五是要着力加强作风建设。盯紧目标抓落实、专班推进抓落实、结果导向抓落实、奖惩评价抓落实,把襄汾的各项事业做得更好。

  县委书记刘浩说,报告体现了务实的态度、转型的力度、统筹的方法、为民的情怀、斗争的精神、创新的意识,为全市干部群众开展工作提供了方法、指明了道路。要从七个方面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报告。一是牢固树立转型理念。要坚定不移地“转”,一刻不停地“转”,壮士断腕地“转”,为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引导企业树立新理念,运用新技术,达到新要求,获得新生命。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大力推进现代医药产业,构建现代工业体系。要加快项目建设力度,积蓄发展新动能。二是牢固树立创新理念。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度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用好“创新中心、中试基地”这个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牢固树立品牌理念。大力发展研学旅行,全力打造“最初中国研学旅行第一县”,加快形成研学产品体系。

四是牢固树立斗争理念。深入开展靓城提质行动,彻底消除“城市病”。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三零”单位创建,牢固树立“总体安全观”,抓好全面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是牢固树立标准理念。准确把握我县在全市“一城三区”规划中的定位,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规划体系,为城市未来发展留足空间。要高标准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做好县城“扩容”工作;把智慧理念贯穿城市建设全领域、全方位,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六是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为人民群众解决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加快县人民医院河西新院的建设,大力实施清洁取暖改造,实现平川村全覆盖;深入开展工业固废和城乡垃圾治理,完成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七是牢固树立统筹理念。以必胜信念、务实举措,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件大事,用行动诠释“两个维护”,靠担当夺取“两个胜利”。

  县委副书记、县长白建成说,报告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非常务实、切合临汾实际、襄汾实际。报告中“着力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强化产业支撑”等内容,明确了行政部门执法检查和服务企业发展的关系,有利于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报告要求,要从九个方面着力。

一是在“两个统筹”上,既要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还要做到经济社会同步化;二是在产业转型上,引导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给企业家站台、撑腰、鼓劲、办事,依法依规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推动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三是在项目建设上,强化要素保障,实行专班工作制,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取得新突破,标准地改革等工作要走在全省前列;四是在改革开放上,坚持改革为要,主动扩大开放,做好能源革命、深化“放管服”、农业农村等改革;五是在三农工作上,抓好农业产业项目,打造襄汾特色农产品品牌;六是在文旅融合上,要走在全市前列,打造研学旅行第一县,做出襄汾贡献;七是在开发区建设上,整体谋划推进,补短板、强弱项,聚焦“三化三制”,加强园区基础性建设;八是污染防治上,为确保平川海拔600米以下的村庄全部清零做出襄汾贡献,给企业生存腾出空间;
九是城乡融合上,襄汾是“省域副中心城市”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城市整体规划与全市发展联系起来,在城市品位、层次上实现大提升。

  原将代表说,报告高举旗帜,催人奋进,符合中央精神,切合临汾实际,顺应人民意愿,彰显为民情怀、担当精神和务实作风。她感受最深的是疫情防控和民生福祉。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疫情防控在整个报告中占了三页,这三页报告是有温度的报告,也反映出人民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打好人民战争的必胜信心。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新改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100所,缓解了农村向城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乡村儿童择校热,最大空间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同时也为当地留住了人,推动了乡村振兴。希望市委、市政府能够在农村教育上加大资金投入,给予农村孩子更多关爱,为农村孩子上好学提供更多有力保障。

  毛倩代表说,报告站位高、目标准、思路清、工作实,在其中看到了未来。蓝天保卫战中,她所在的温泉村是受益者,全村群众用上了天然气做饭、取暖,享受了“城里人”一样的便捷;四好农村路覆盖了襄汾所有乡镇,她所在的邓庄镇建了一条长达8公里的彩色循环路,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她印象最深的是报告中提到的“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温泉村位于襄汾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她表示,要全力落实县委、县政府要求,配合做好开发区建设各项工作,在已经绘就好的蓝图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邓春臣代表建议,政府部门在工作中要更加务实、更敢担当、更敢创新,防止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多征求企业家的意见,要更多考虑群众实际情况,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

  刘砚青代表说,近年来,襄汾经济发展呈现出“U”型向上发展的态势,令人鼓舞。他表示,抓教育就是抓未来,不能片面追求高考成绩,也不能不重视成绩,要探索对教师的激励机制,让教师更加积极主动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