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大语文重要,但很少人知道童诗是一把神奇钥匙

因为喜欢,所以关注

童诗课的推文发出去以后,有的家长问:

我想给孩子报写作课,这个只教童诗吗?

为什么要教童诗呢,学校考试又不考。

我的孩子已经过了10岁,还可以报吗?

……

其实,不少家长对童诗可能有点误解,或者说对童诗的认识还不够,所以,我想来和大家来分享一下我对童诗的看法。

童诗,并不单指儿童写的诗

什么叫童诗,童诗就是儿童写的诗吗?

当然不能这么简单化理解。童诗,简单的来说,就是儿童诗,是一种以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表现儿童生活、反映儿童情感和内心世界的一种诗歌形式。

所以,小孩可以写,大人也可以写。

当然,大人写童诗也是有挑战性的。因为得要用儿童的视角,儿童的思维,要能符合儿童的阅读与审美习惯,要有一种去成人化的纯粹天真,要反映儿童的真实生活、观察视角。

所以,它不能故作高深,也不能纯扮幼稚,否则就很容易看出是某些成人蹩脚的手笔。

以前有老师来问我,为什么总感觉自己写的童诗和孩子的童诗放在一起,一看便知道哪首是大人写的呢?其实,这也正常,对于大人来说,要彻底把自己打回儿童原型,其实挑战很大的。

好的童诗,都是基于一颗童心

好的童诗,都是基于一颗童心,都是简约而又不简单。

你比方说日本知名童诗作家金子美铃的《知了》。

知了

妈妈

屋后的树荫底下

有一件,知了的外衣

知了一定是热了

才把它脱掉的,脱下来

忘了,就飞走啦

到了晚上

它一定会很冷吧

我们快把它

送到失物招领处去吧

你看,文字多口语化,多有想象力和画面感。

本来蝉蜕去外壳,在成人眼里,这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在金子美铃的眼里,就像是知了脱掉了外衣,于是她又担心知了会冷,想把捡到的外衣送到失物招领处去。这就是典型的儿童思维、儿童的语言行为,虽然看上去幼稚,却充满暖意。

在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善良的作者,在她的的眼里,万物皆有灵,万物都需要关爱。这首诗,其实传达了一种与一切生命对话的理念,一种同理心,它可以激发出读者的那种让世界充满爱的善念。

所以说,童诗看上去简单,但这种简单里有一种高级,它既有诗歌的精炼与纯粹,又有童真童趣,它是童心和诗意的完美结合,也是真善美的融合。它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成人照见最初的自己。

再来看看小诗神姜二嫚的一首童诗。

订货

姜二嫚

月亮啊我向你订货

我要一个正方形的月亮

我还要一个三角形的月亮

我还要老鼠形的猪形的

羊形的兔子形的牛形的

我要开个店来卖

有谁觉得天太黑了

就买一个

月亮可以是三角形的,可以是猪型的,还可以开店来卖月亮,这种天马行空的创想,也只有孩子才有。

通过想象力的调度,孩子的童心得以灿烂地绽放。

我再来说说,我们家孩子写的一首小诗。

云朵博物馆

黄奕橙

台风就要来了

我想赶紧把那些云朵收起来

我要收那些波浪云,

鱼鳞云和海豚云️

还要收那些

飞碟云、陨石云、龙卷风云

我要收那些

思考的云、盼望的云、害羞的云

还要收那些

飞翔的云、发怒的云、急得团团转的云

我要开个博物馆让大家来看

但是我担心云朵可能会不开心

因为它的朋友都在天上

它的家

也在天上

除了形象地表达各种云朵,最后一处的转折,更是把孩子的同理心表现无遗。云朵也有自己的家,云朵喜欢自由,云朵也想和朋友一起玩耍,它才不想被我们装进博物馆。

当时写这首诗,我只是启发他多观察,多描绘,然后问他,这么多云朵,被风吹走了怎么办?

他说,我要开一个博物馆,把他们都收藏起来。想法可以说很大胆!他还说,要让大家来看这各种各样的云。

我说,如果你是云朵呢,这样你会高兴吗?他就不说话了,然后写出了这样一首诗。

我特别喜欢他最后的那一段,因为写出了一个孩子的同理心和善意。

通过这样一种日常的启发和尝试,以前害怕写作的他,现在已经能写很多首诗了,而且开始对身边的很多事物都变得感兴趣了,以前总是追着我要手机玩。所以,可以说,也感谢童诗,让孩子找回本来属于他们的快乐。

简而言之啊,童诗对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感知力和想象力和同理心,对于呵护他们的童心,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而这些能力影响的将是孩子的一生。

写童诗,无缝对接大语文

下面,再来回答大家普遍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学童诗有没有更明显,更实际的作用。

其实,站在应试教育的角度来看,童诗的作用其实一点都不小。

细心的家长可能已经发现了,现在新版的小学教材里,诗文的比例大幅增加,童诗,童谣也增加了不少。这说明什么?说明语文的教学更加重视儿童的诗心培养。

比方说,我们的语文新课标就明确表述: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可以看出,在新的部编本语文教材当中,儿童诗的地位已经不容小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视儿童诗教学,将童诗的赏析和写作纳入了教学情景课的体验当中,获得了很多孩子的喜欢。

我们再来看看高中阶段,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拟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确定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也即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所指内容。

其实这前三大核心素养,都与童诗密切相关。尤其是第三大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主要考查的就是同学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的理解、鉴别、欣赏与评价。

而大家都知道,这些素养的习得绝非一蹴而就。因为它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一种思维、意识、审美能力的蓄养。所以,用传统的应试思维去准备高考,那就是刻舟求剑。因为传统的语文学习已经转型为更为综合的大语文学习了。

如今市面上很多人在高喊,得语文者得天下,虽略有夸大之嫌,但在新教材,新课标和新高考的背景下,语文的难度加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其重要性的确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毫无疑问,学习童诗,是非常契合大语文教育这个主题的。它是孩子提升阅读、写作和鉴赏能力的最佳入口。如果要打一个形象的比方,童诗,就是为孩子大语文素养种下的一颗种子。

写童诗,是为孩子种下一颗种子

首先,它种下了童心童趣。每个孩子天生就富有童心,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点流失了。

而童诗的阅读,却是一个很好的童心保鲜盒。它让孩子能够本真地去观察这个世界,而不是蹩脚地模仿成人的视角,模仿成人的口吻,写出假大空的作文来。它是一股流动的清泉,让孩子的心灵能够感受属于他们的世界,才能写出真正打动人的作品。

其次,它种下了阅读的热情。童诗,它与孩子自带共鸣。带领孩子在丰富的诗海中遨游,为孩子品读赏析最优秀、有价值的诗篇,并在童诗赏析、创作引导的过程中,全面打开孩子的耳、目、心等感官,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发现阅读的乐趣,进而爱上阅读。

再次,它种下了写作的文采。作文强调文采,并不是说语言一定要辞藻华丽,而是要生动,要质朴,要有陌生感,要能打动人心。多数优秀的童诗,或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或童真童趣,跃然纸上,或嫁接组合,充满新意,让人拍案叫绝。引导孩子多读这样的童诗,让孩子充分理解童诗,感受语言的魅力、引导孩子仿写、原创,相信久而久之,孩子的文采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大升级”。

最后,它种下了可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而在未来,正如马云在2018的演讲里提到的那样:“我觉得,未来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创造力的竞争和想象力的竞争。

毫不夸张地说,创造力将成为未来人工智能社会最为重要的入门钥匙。而童诗它可以上天入地,还可以七十二变,能让孩子用短短的几行诗句,就创造出一个非凡的小世界,可以说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天然融合的产物。

所以,通过创意童诗的赏析和写作,让孩子享受创造的乐趣,爱上童诗,孩子的想象力不仅能得到空前的激发,而且能触类旁通,打通绘画、历史、自然科学等学科的学习,从而让想象力成为孩子自主学习、创新的“发动机”。

我们还以前面提到的那首金子美铃的《知了》为例,在童诗课堂中,我们可以从科普角度提问,知了为什么要脱掉外衣?可以写一篇观察日记;我们还可以从写作角度激发:如果请你为知了的这件外衣写一份失物招领,你怎么写呢?你看,一篇应用文的训练目标就能巧妙达成。

通过这样一种寓教于诗、润物无声的情境设计,改变孩子被动写作,你还会再犯愁吗?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我们还应拥有诗意的世界。说的是,一个人的诗心太重要了。

但这个诗心,不像是我们纯粹学数理化,学语言,短期可以习得,而是应该从小就开始呵护。

我们应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为他种下一颗诗意的种子,让诗心发芽,让创意飞翔,让他赢在创造力的起跑线。

2019年秋季,我打算带孩子们一起去写童诗,如果真正认可童诗的价值,欢迎带孩子一起来。

课程安排

课程时间:2019年秋季(9月上旬-12月下旬)

班级规模:小班制,每班10~15人

课程安排:每周1次,每次90分钟,共15次课

课程费用:3980元/人

优惠说明:9月1日前报名,可享受早鸟价3280元/人;2人团报可享受团购价3780元/人;3人团报可享受团购价3580元/人;4人以上团报可享受团购价为3380元/人。

上课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古墩路578号春天花园西门天然书房

公开课时间:8月30日(周五)晚7:00

更多问题

请添加树先生微信咨询:chunshu365

添加树先生

童心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