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银杏黄了,用六组照片手把手教你拍出银杏人像美照

银杏黄了,红叶疯了~ 哦不,枫叶红了。深秋是多彩的,在它之前,没什么花儿,绿植也不茂盛;在它之后万物萧条,除了有雪的地方景还不错。

所以这个季节是摄影难得的好时光,分享一下银杏黄了的时候的人像摄影经验。


举六组例子。

第一组,是一组情侣古风片《妖竹恋》。

摄于2016年11月中旬,选其中场景有银杏的几张。

第一张是利用地上许多的落叶,用了35mm小广角,因为背景空而远所以远处显得不乱。

大家都知道,背景杂乱是构图大忌。

机位采取站立姿势,这样才能拍到下面几层台阶处的女子。

男子望向她,给男子个背影就好了。

但如果没有男子,画面会很单调。

而且这本来就是情侣写真嘛~

后期加了些烟雾,并围绕女子加了飘飞的树叶——细看形状,其实是竹叶素材,只是P黄了。

后面的图有加银杏叶的素材,放下文说。

第二张,我们地上的树叶就是取自于这棵树所落下的,这张用了17mm广角,低机位使人显得修长,并兼顾到地上的落叶。

虽然广角不易虚化,但因为弯弯是趴在地上拍的,近处的落叶离镜头极近,所以还是有了些虚化,由虚到实,使地面这块有了些层次感。

——辛苦趴低还是有收获的。

第三张,35mm俯拍,这张更充分拍到了满地的黄叶。

人物坐在台阶上,台阶这个东西,可以从各种方向去拍——正、反、高、低、侧面,会有不同效果喔。


第四、五张,105mm焦段,F1.4的光圈。

其实人物的背景就是台阶了。

镜头是尼康105 F1.4E。

这个焦段和光圈,全开光圈虚化很厉害了,但就算焦段略短些或光圈略小些也没关系,有一定虚化就行。

角度也是很低的机位。

注意虽然景深浅、虚化强很唯美,但男女一起要站在一条平行线上,不然会有一人在焦点以外。

第六张。特写,落叶上的定情信物,事关故事情节,不过就不展开讲啦!


第二组,还是2016年11月。

只是日子过了几天,换成了下旬。

先是在小竹林取景,然后转移到台阶。

第一张,还是第一组那个台阶,只是之前是台阶的上端,这组是台阶的下端。

这样取景,一层一层的银杏叶子也不错。35mm F1.4(适马35art镜头),要有点虚化,背景太实了不好。

第二张,取了个站立的侧后方。女孩扎马尾的动作总是经典的,故意而为之。

这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出头。深秋的这个时候天色已晚,氛围和白天不同,加上背景房子里暖色的灯光已经亮起。

配上地面,有银杏的黄色,比光秃秃要好多啦~


第三组就这一张~

第三组就一张,摄于2018年。

在南京的栖霞山,本是拍红枫的,这里的红枫很有名,但看到了银杏,也拍了这么一张。

镜头是适马12-24mm一代,直接拉到了最广12mm。为的是把两侧的银杏都拍到。

问题是其实地面上的场景相当乱,因为枫叶季这里的游客很多啊,还有拜佛的香客,以及一些现代的牌子,所以用了仰拍视角。

仰拍可以把多数地上杂物避开,剩下一点后期P掉也好办了。

而超广又可使这些树形成“向心”状。

注意这种超广角,一般如图把人的头部放在画面中间,会显得小。

反之会头大~

第四组,也是2016年.

但不是之前那个地方了。而是一条两边长着银杏的路。

问题是同时来观景的游客也多,所以我们也拍到了五点多钟,不仅因为天色暗了,但因为这时下小雨,游客少了。

第一张,也是超低机位,35mm F1.4(当然光圈也是可以收一点的)。

这里还有重要的问题是打光。两个闪光灯——

正面一只,不然脸肯定暗。

侧面后方一只,从脸部一侧头发和太阳穴处应该看得出灯造成的高光。

这时的侧后方的灯,主要是为了打造出一些立体感。

不过晚上用闪光灯可能会亮得不自然,所以要么用手动闪光输出调得很小,要么闪光灯减曝。另外可加上柔光罩或反光铲。


柔光罩要够大效果才好,而大的话,与一般的热靴闪光灯的便利性有冲突,所以我是用反光铲的,如图这种:


第二张,与第一张类似,只是机位比刚才高那么一点点儿。

这张如果能看大图,应该能看到闪光灯照亮的空中的雨点了。

所不同的是:由于这张人物脸略往左侧看,所以正面的灯也移得偏左一点。而侧灯也完全放在了模特背后的地面上。

颜色方面,这组我们采用了红色为主,可以从黄叶中突显出来。


看了古风片,我们再来看点其它的。

第五组,摄于2018年.

它其实是给我侄女拍的一组COS片,虽然服装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夸张。

可是人实在是太多啦。

弯弯本喜欢尽量拍到点全身而且场景大些的,太难了。

这是原片:

这是成品,所幸这组片是侄女她自己修的。(左边那一大块仍是有瑕疵)

所以还是多来点半身好了……省事

注意下面成品和原片的对比,如前文所说,这次加的是正儿八经的银杏叶子的后期素材。

虽然拍时也找人扔起了落叶,但不够多,要加。




这张是他们根据COS故事的情节准备的道具小卡片,不管是前面《妖竹恋》里的中式玉簪,还是这里的小卡片,道具放在叶丛中是可以有的。

仔细看其中有个叶子是非天然的,是工艺品。

只是我不明白剧中人物居然叫白起……这不是战国时杀人最多的兵神么……

第六组是2015年的了。

只是为了拍服装而拍,拍得粗糙了点,后期调色也不大一致,一张偏黄绿、偏亮,一张偏红。

都有一盏灯正面补了光。


用的是尼康180mm F2.8这颗镜头。


这个镜头我在谈器材系列中有一期谈到过:


11.尼康相机的狙击枪 180mm F2.8镜头

有这种长焦大光圈,场景有点纵深的话,随意拍拍糖水片倒也不费事。




话说,万一我们遇到银杏还没黄的情况,是可以通过后期把它P黄的。

如这张(这图是我从网上找来的)

可以P成这样

包括前面第三组的红衣,白天在其它场景拍的时候,树是半绿的很难受。


给它P黄。


同理,有必要的话,绿草地可以P黄,绿枫叶可以P红。

像这两张,草地本是绿的,我给P黄了,为了看起来像秋天。


最后,我本来很难记住不同花朵在什么季节开放,不同植物在什么时候变色。

但硬盘里不是存着往年的照片嘛~ 翻一翻就知道啦。

还要注意一下南北的差异。

弯弯这里是南京,基本上银杏、枫叶都是11月中下旬这段时间好拍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