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9人连夜赶到徽县,只为见一个人

一个标准地址,两个实有人口,三百多公里路程,等了四十年,欲语泪先流……


这一幕催人泪下的场景,发生在永宁派出所利用一标三实系统,帮助走失近四十年的甘肃岷县老人顺利与家人团聚的工作中。

近期,永宁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开展一标三实工作时在郭坪村绿丰苗木基地发现一打工老人无家可归。经向老人了解得知,他叫陈作忠,老家在甘肃岷县,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离家闯荡,先后在内蒙、宁夏、青海、甘肃徽县流浪打工,但由于陈作忠离家时间久远,年岁已高,已经想不起老家的具体地址和亲人的信息,核查工作困难重重。

“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们也决不能错过,哪怕有一点蛛丝马迹,我们也要追查到底。”为了核实陈作忠的真实身份,民警通过与他拉家常、叙往事,助其回忆陈作忠老人三十多年来的经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流,民警从陈作忠老人口中听到一个名叫“陈玉娥”的人,称她是自己侄女,民警立即对“陈玉娥”这个名字进行核查,但依然一无所获,就在此时民警突然想起陈作忠自述其小时候过继给自己的舅舅,曾将原本姓氏尚改为陈,民警便立即查询了尚玉娥这个名字,至此民警终于在“一标三实”系统中查询到甘肃岷县茶埠镇沟门村人尚玉娥。民警通过“一标三实”系统中预留的联系电话与尚玉娥取得联系,尚玉娥称她确实有个叔叔叫陈作忠,但已离家近四十年了,找寻多年无果,以为他早已不在人世,就放弃了寻找。得知陈作忠老人在徽县的消息后,其家人感激不尽,当即表示他们将立即赶来徽县与陈作忠见面。4月21日晚10时许,经过三百多公里的长途跋涉,陈作忠侄子尚永春、侄女尚玉娥等9人驾车连夜赶到了永宁派出所,民警立即带领他们前往郭坪村与陈作忠老人见面,这相隔近四十年的重逢,让陈作忠和家人们流下了幸福的眼泪,紧紧的拥抱在了一起。

陈作忠老人能与失散近四十年的家人团聚,得益于徽县公安局积极践行“枫桥经验”和正在开展的全县脱贫攻坚户口清理整顿工作。2020年以来,永宁派出所认真贯彻落实局党委部署要求,大力推进“13356”工程,强主业、抓服务,立足实际,主动作为,全面推进各项业务工作,为辖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