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十大最美森林乡村,你pick谁?

1、江城区城西街道阮西村上寨自然村

上寨自然村位于阳江市区的南端,东依漠阳江出海口,西傍江闸公路,南边毗连著名南国诗人阮退之的故居,距离市区约5公里,交通便利,是江城区的革命老区村。村庄三面环水,河道交错,漠阳江支流在村四周环绕,环境优美。该村共有98户,常住人口380人,耕地面积250亩,滩涂地50亩,村内特色产业是远近闻名的莲藕、莳菇、番茄种植以及咸淡水养殖,去年全村人均收入18000元。

近年来,上寨村村民自筹资金在村道两旁种上黄花风铃木及红车等绿化树种,在村内闲置地种上了三角梅及其他花草,树木上还悬挂灯笼,池塘边放置盆栽,绿道旁制作竹栅栏,树底下种植阴生植物,并聘请专人做好花草、树木的日常养护工作,使村庄自然风景与人造景观完美契合,真正做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村庄林木绿化率80%以上,村道林木绿化率75%以上,100年以上树龄古树有铁冬青1棵,朴树5棵,小叶榕8棵,其中最老的一棵小叶榕树龄达200年以上。

2、阳东区雅韶镇八一村欧村自然村

欧村始建于明朝(公元1465年)天顺年间,已有550年以上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文化书香之村。“欧村街,雅韶省”“欧村诗,白沙寺”……这几句在阳江流传了上百年的俗语,描述的正是位于阳东区雅韶镇的一条自然村——欧村。欧村古建筑虽然经历了多年的风雨侵蚀,但人们依然从这些雕梁画柱、庭前石阶等小细节,感受到古村落愈加浓厚的文化魅力。

欧村也是阳东区革命老区村庄之一,2014年被鉴定为“广东省古村落”,2017年获评阳东区文明村。目前,该村面积1800亩,常住人口约500人,村庄林木绿化率达65%,道路林木绿化率达100%,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万元。

3、阳东区塘坪镇朋江村

朋江村位于塘坪镇西部,距镇区3公里,村域面积0.8平方公里,共有村民160户,总人口626人,属革命老区村庄之一。朋江村村民都是麦姓,村场由一条旧村人口不断增长分出朋江上下两条村,村风和谐、民风纯朴。村中耕地面积560多亩,其中水田460多亩,旱地100多亩。村民以种植水稻、水果、外出务工和养殖为主,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9800元。目前,村庄的林木绿化率达到75%,道路林木绿化率为65%。

2015年,朋江村被定为省定贫困村,利用国家财政补贴“一事一议”资金及村民筹资筹劳的方式,该村完成村前池塘的挡土墙110多米,村前道路硬底化1800多平方米,安装路灯16盏,并全部投入使用。2016年,朋江村经过阳东区评选争取得到了280万元建设资金,主要用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个朋江村村场的村容村貌得以进一步亮化、美化。2017年,该村荣获“广东省卫生村”称号。

4、阳东区东平镇大澳渔村

大澳渔村坐落在著名的东平国家级中心渔港——东平镇新港东侧海边,距东平镇区3公里,大澳渔村陆域面积6.48公顷,村中共310户1022人。大澳渔村山海兼优,地理环境独特,自然风光优美,海洋资源丰富。这里保存着狭长的明清时期前店后坊的商业街古建筑,沿街有古商会和80多座完整的疍家民居,是国内仅存的保护完整的疍家古民居群,建有全国首家民办渔民民俗风情馆,具备发展旅游产业和海洋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村庄林木绿化率为32%,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82%。

大澳渔村是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主体建设村之一,在规划设计中,村庄文化发展方向以“义”为主题,展现大澳渔民善良、纯朴、道义的一面。大澳渔村曾被评为广东省人文历史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点)、广东省旅游特色村、阳江市新十景、阳江市文明村、阳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获得“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古村落”“阳江十大最美乡村”称号,2013年获评“中国古村落”,2017年11月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国家级最美渔村”。

5、阳东区东平镇北环村

北环村位于东平镇西北面,距镇区六公里,背面靠山,正面向海,下辖北环村、山边村和北环墩村3条自然村。全村有耕地面积524亩,山地、林地4500亩,共有213户953人,村主要产业类型为农业种植、浅海作业、海产品加工,农业种植包括水稻、荔枝、番荔枝、龙眼等,特别是糯米糍荔枝,其品质优良、口感嫩滑,深受大家的喜爱。现有2个休闲农庄,可提供采摘、烧烤、游泳、体验等活动。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12500元。目前,村庄的林木绿化率为45%,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85%。

北环村是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主体建设村之一,在规划设计中,以“和”为主题,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依据其依山傍海的地理优势以及山林田园的自然优势,展现人与村庄、自然、山海、天地的和谐共处,创建文明和谐乡村。北环村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卫生整洁,村容村貌“绿、亮、净、美”,貌似农家乐山庄,自然环境优美,村民幸福感高。

6、阳东区那龙镇两安村旱地自然村

旱地村(又名广安村)位于那龙镇西北面,田畔圩南面,南距深湛动车合山站12公里,北与恩平那吉接壤。村庄历史悠久,绿树成荫,村边拟建的玉树公园古树参天,村前既有广阔的田野,又有天然的竹木林,村中房前屋后花草、果树连片,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一条休闲宜居的村庄。去年,该村人均纯收入为12000元。目前,村庄林木绿化率为50%,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75%。

村中建筑为典型的广府民居,青砖黑瓦,五巷四排。村前是宽阔坪地,鱼塘,晒谷场,草堆地。在村前远眺,是一片广袤的田野、朦胧的远山,视野开阔,使人心旷神怡,村南侧元山仔小山坡古树参天,绿意盎然,旱地村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优美。旱地村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村落,民风淳朴,历经百年沧桑,钟灵毓秀的旱地村,有着许多英雄美丽的传奇故事,涌现出一批批优秀儿女。

7、阳东区大沟镇高洞村

高洞村委会位于阳江市阳东区大沟镇东北部,距离大沟镇中心10公里。村户籍人口210户共1030人;下辖高洞、虾山、陂头和村仔等4条自然村。耕地面积1920亩,其中水田1200亩,旱地720亩。村民收入以种养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花生、果蔬,主要养殖牛、鹅和鸭,去年人均纯收入12000元。目前,村庄林木绿化率为40%,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90%。

高洞村是高洞村委会下属最大村庄,村内户籍人口159户共702人。村子坐落于大沟镇东北部的丘陵地带,坐北向南,茂林修竹,环境优美。村内有黑石龙山,出自该山的溪流自西向东流入不远处的乌石河。村前有一口约10亩大、半月形状的鱼塘,村后有一个生长着一大片以古樟树为主的森林公园,树林中有九棵村民俗称为药树的大树,村民平常在此休闲娱乐。乡道高洞大道从村边经过,与县道X759线相连接。2018年,该村被评为广东省古树公园建设试点村。

8、阳春市春湾镇自由村高村自然村

高村自然村位于春湾镇东南部,距镇区7.5公里、省道113线3公里,全村有耕地450亩,林地500亩;150户710人(其中贫困户27户57人);主导产业为种植水稻、蔬菜、玉米等。该村始建于明朝年间(公元1483年),内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是远近闻名的古村落;环境优美,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拥有超过600年历史130亩连片古树林,以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水田园风光。

近年来,该村全力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依托秀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底蕴,构建起以乡土阔叶树种为主体的路水田林结合、多树种结合、乔灌草结合的森林村庄,林木绿化率达34.15%;公共休闲绿地面积3100平方米,乔木树种种植比例占公共休闲绿地的62%;整村道路林木绿化率63%,街道树冠覆盖率达28%;房前屋后林木绿化率30%。

9、阳春市河口镇石河村新坡自然村

石河村委会新坡村位于河口镇西南面,距镇区4公里,村域面积0.141平方公里,其中村庄占地面积21亩。全村共有村民86户,常住人口254人,去年人均纯收入为8000元。目前,该村村庄林木绿化率为38%,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86%。

近年来,石河村委会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环境美、发展美、乡村美”三位一体发展思路,以绿色为乡村振兴的原色、底色和主色,着力打造森林乡村,整合全村休闲农业项目、特色资源等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动乡村旅游、农事体验、养生休闲等多种业态整合发展,目前取得了初步成效。新坡村以村文化楼为中心,重点实施街道两旁绿化,沿路增绿,营造绿色长廊,以水植绿,彰显滨水灵气。今年,该村正在打造休闲度假农庄和种植芋头基地,将新坡村建设成布局美、环境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

10、阳春市双滘镇七星村丰安自然村

丰安自然村位于阳江十大旅游特色村七星村村委会北边,村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后背靠着阳江五大名山之一的鸡笼顶山,周围是富有韵律的梯田,还有一条布满奇形怪石的河流穿过,村内的树木与房屋错落有致。丰安村村民非常勤劳,去年人均纯收入15350元。除了耕作梯田,村民也注重做好林木的种植和村庄绿化,全村有生态林木1800亩,村庄绿化率达85%,公共休闲场地绿化面积达25亩,道路绿化率达80%。

在做好梯田作物种植和造林绿化工作的同时,村民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和环境整治工作,在政府的支持下,该村已率先完成了“三清理三整治”工作,投入200多万元建设新农村,村里实现了水泥路到家门口,污水集中处理排放,在村里空地建起了广场和景观设施,此时走进村里处处是乡村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