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部分节点“十一”前完工

今年1-4月,朝阳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1.7%,80万平方米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年底亮相,今年年内全区将新增绿化面积1万亩,年底前朝阳将再提靓330条背街小巷……记者6月1日从京交会朝阳分会场获悉,朝阳区努力营造和谐宜居的国际化生活环境,通过大尺度增绿、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以及城市精细化管理等举措,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天更蓝、水更清、绿更多、城更靓,朝阳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建设智能工地24小时视频监控平台

据统计,今年1-4月,朝阳区PM2.5平均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7%。截止4月底,朝阳区通过人工巡查与遥感卫星的双发现机制,开展了两轮次裸地治理工作,共完成约1000万平方米治理任务;累计淘汰国Ⅲ排放标准载货汽车1930辆,查办各类移动源违法行为共计419起。

此外,今年朝阳区还将着力打造全时智能工地视频监控平台。平台将整合环保、住建、城管委、园林绿化、水务、城管执法局综合管理职能,现已安装使用在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264项,安装监控探头748个,通过24小时实时监控,实现施工扬尘高效治理。

风情水岸部分节点“十一”前完工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效果图。

据悉,今年朝阳区水务局启动了亮马河四环以上段景观廊道建设工程,总长度5.575公里,景观提升面积约8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水利水生态工程、景观绿化工程、夜景照明工程和专业管线改移工程。根据两岸的城市功能,将设置生活休闲水岸、国际交往水岸、商业活力水岸、自然生态水岸4个主题段落,

部分节点工程“十一”前完工。

朝阳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部分景观节点工程“十一”前完工,届时市民将可现场感受水岸风情。据介绍,景观规划总体划分“生活休闲水岸、国际交往水岸、商业活力水岸、自然生态水岸”四大主题段落,自上游至下游呈带状排列,每段将依据各自主题和定位,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色。其中,位于蓝色港湾的景观区将打造双层叶子步道,建成特色亲水阅读区,水幕眺望台可远望下游,水幕跌水在增添景观乐趣同时还能发挥曝气充氧作用;而朝阳公园北广场节点将打造成为开放的活动空间,建立一座寓意“紫气东来”的主题雕塑,并以“晾马”典故及《八骏图》为蓝本,在公园西五门设立“饮马花溪”场景。此段建成后将对公众免费开放,让市民共享环境建设成果。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效果图。

除亮马河等大型水域治理工程外,朝阳区也关注百姓身边的小微水体。记者了解到,朝阳区77条小微水体治理工作已基本完成,涉及八里庄1个街道,以及崔各庄、金盏、来广营、东坝、孙河等16个乡,总长度约32.37公里。

据介绍,“小微水体”主要包括农村排水沟渠、坑塘、马路边沟、公园池塘等。“在施工前,我们根据每条排水沟渠的自身条件,制定了1对1的改造方案。”朝阳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微水体治理主要通过截污,新建污水管线、水生态修复等措施,以达到无垃圾渣土、无污水排入、无集中漂浮物、无臭味等目标。

今年新增改造绿地700公顷居民推窗见绿

据朝阳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计划新增改造绿地700公顷(10500余亩),其中包含25个大中小微型公园、15条重点道路绿化提升、10个老旧小区绿化改造、望京沟环境整治、2万平方米屋顶绿化等区级绿化美化项目。

另外,今年朝阳区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年度任务为1万亩具体包括3个一绿城市公园,即朝南森林公园一期、杜仲公园二期、镇海寺城市公园二期;3个二绿郊野公园,即孙河郊野公园、金盏森林公园、黑桥公园二期);

3处城市森林,即温榆河公园朝阳示范区、华贸绿线城市森林、汇星苑城市森林;6个公园绿地,即保障房代征绿地、太阳宫小公园、崔各庄东郊农场大绿地、马泉营公园、金隅代征绿地、小微绿地,以及1项景观生态林。

广渠路朝阳段4处景观节年底前全面开工

广渠路王四营项目景观效果图。

据介绍,今年朝阳区将加快通往北京城市副中心景观廊道“提靓”速度,其中,朝阳区通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长安街、广渠路“一街一路”景观廊道已实现新增绿化5处、23.8万平方米。王四营、小郊亭西南侧、咸宁侯、郭家场南侧4处景观节点即将全部开工建设。

广渠路小郊亭桥项目景观效果图。

据介绍,王四营景观节点占地近2.3万平米,规划有休闲栈道、儿童游乐区等特色区域。建成后的城市绿地将兼具城市开放空间、休闲建身、生态建设等多项功能;小郊亭西南侧景观节点面积近6.7万平方米,建成后的绿地将与百花公园等绿地共同组成以五环桥为中心的城市级景观绿岛。这2处景观节点将于年底前完工。另外两处咸宁侯、郭家场南侧22万平方米景观节点,将在今年年内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通往副中心景观廊道沿线建筑夜景照明工程将全面启动,在景观设计上,“一街一路”各具特色。今年还将继续完成330条背街小巷提升工作,打造更多精品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