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是翻遍《道德经》写的?是老子给你底气,如此口出狂言?

文丨曹镜明

《惊雷》是翻遍《道德经》写的?是老子给你的底气,敢如此口出狂言吗?

最早《惊雷》应该是通过《中国有嘻哈》这个节目“破圈”的吧!一个让吴亦凡目瞪口呆,让无数嘻哈歌者举目茫然的“音乐作品”吧!其实严格来讲:喊麦这东西并不能算作是音乐,只是一直在蹭着音乐的热点,准确的说是在蹭嘻哈的热点。至于为什么喊麦不能算做是音乐,下文见分晓。

歌手杨坤在一次直播的过程中,终于忍不住公开吐槽喊麦,至于《惊雷》还不配,只是相当近麦曲里《惊雷》最火而已,被抓了个典型。如若放在天佑没被封杀之前,应该被吐槽的是《一人饮酒醉》这支麦曲。在直播中,杨坤称:听完《惊雷》是真“雷”啊,听着东西的人,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当然,里面涉及到人身攻击的部分,并不值得提倡,但观点是毫无问题的。

紧接着《惊雷》的创作者MC六道,也就是广大网友口中的“WC下水道”回怼:“他写的《惊雷》比杨坤任意一首歌都要红……

”典型的价值观扭曲。现象级的红火,就一定是正确,有价值的吗?如若这个社会真是以“谁惨谁有理,谁红谁有话语权”来作为判定是非标准的话,无异于是对于“文明的颠覆”

最后杨坤的回复很有意思,引用“咖啡和大蒜”的问题,来嘲讽《惊雷》这类东西,并且直言:“咖啡和大蒜,他都挺喜欢的,但《惊雷》还是算了吧!”言下之意,无外乎将喊麦排除音乐的行列。

为什么这样讲?咖啡和大蒜之间的问题,就是郭德纲和周立波之间的问题。周立波在《壹周立波秀》中,公然嘲讽相声都是下里巴人听得,就像是“吃大蒜”,香了自己,臭了别人;而听他的脱口秀,就像是“喝咖啡”,把苦涩留给自己,芳香带给他人。

咖啡和大蒜之争,甭管谁是谁非,最后还是“语言艺术”之争,故也都说得过去。当杨坤引用咖啡和大蒜的问题,最后总结的意思就是《惊雷》不属于音乐。

接着在这里揭秘,为啥喊麦不属于音乐作品。一般来讲,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至少包含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节奏,一个是旋律;而麦曲呢?只有节奏,没有旋律。换句话说:只要给MC一个鼓点能一直说下去。再加上,现在的麦曲歌词基本上都是一些古风句子的拼凑,传统的歌手肯定看不过去,这都很正常。

说道歌词就更是搞笑啦!WC下水道曾在某社交平台上公开声称:“这首词是他翻遍《道德经》和许多古代典籍后才写出来的。”确实,作者也够不容易的,翻了这么多书,才找到些“能押韵的词”凑在一起,就甭管逻辑通不通顺啦,能凑够一首歌就不错啦!

简举一例:惊雷这通天修为/天塌地陷我紫金锤/紫电这玄真火焰/九天悬剑惊天变/乌云我驰骋沙场……“惊雷”和“通天修为”有啥关系?“天塌地陷”又和“紫金锤”有啥关系?“紫电”怎么还和“玄真火焰”勾搭上的?这些完全不搭边,仅是能够押韵的东西,凑在一起,就能算作歌词啦?

那随便整本《笠翁对韵》给我,我能还你一个盛世歌坛!

对了,WC下水道,其实有一本专门整理韵脚的古籍,叫做《笠翁对韵》肯定能百分百满足你的要求,一是押韵,二是用词也都挺古典的,下次不用在急头白脸的翻《道德经》啥的,不然老子的棺材板都快压不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