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黑鸟”的“华夏黑鸟”,无侦8侦查无人机

您的点赞关注,是对原创作者最大的鼓励!

庆祝建国70周年大阅兵已经落幕半个月了,但关于他的讨论还远没有停止。此次阅兵,近60%的新装备亮相,让广大军迷着实过了一把瘾。尤其是无人机方阵,多款大型无人机公考亮相,其中更有一款造型科幻的无人机引起了军迷的注意,那就是被军迷称为“华夏黑鸟”的无侦8大型侦查无人机。接下来就请列位看官随小编一起去一探究竟!

一代“幽灵”D-21和传奇“黑鸟”SR-71

上个世纪中叶,新中国刚刚建立,美国派到中国侦查的战机非常多。直到后来我国雷达技术飞速发展,这种猖獗的行为才大幅减少。这些侦查的战机中,以D-21高空无人侦察机最为出名。

被我军击落的D-21无人机残骸

D-21气动外形为先锋箭头式布局,机长约13米,翼展5.8米,大后掠角机翼,并采用了当时极为超前的翼身融合技术,无水平尾翼。较小的翼展和大后掠角保证了该机的高速性能飞机全重约5.2吨,一半以上为燃油重量,

保证了大航程性能。该无人机采用冲压式发动机作为动力,最大速度为3.3马赫,黑色涂装(非隐身材料)。起飞方式为“大飞机放飞”式,使用的载机便是传奇的“黑鸟”SR-71喷气式远程高空高速战略侦察机。

背负着D-21的“黑鸟”SR-71

SR-71采用了大量当时的先进技术,钛结构、涡喷/冲压变循环发动机,而且率先在飞机设计中考虑隐身效果,首次采用了雷达吸波材料,并且采用了内倾式双垂尾。先进的设计是有用的,至今没有任何一架“黑鸟”战机被敌机或导弹击落。这两种侦察机曾经给我国带来了很多困扰,不多,我国也曾多次击落包括D-21和U-2在内的美国侦察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D-21和“黑鸟”优异的性能为我国侦察机发展提供了不少借鉴和思考。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树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我国有了充足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储备,足以支撑研发属于我们自己的先进无人机。在这种背景下,无侦8无人侦察机应运而生。

大阅兵中率先亮相的无侦8

1.基本性能:

无侦8无人侦察机造型非常干脆简洁,采用大后掠三角翼布局,翼尖上折以保证操控性,机身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全面应用翼身融合技术,据推测还使用了雷达吸波材料涂装,隐身性能相当优秀,极大地增加了战场适应能力和生存力。

无侦8无人侦察机

无侦8机长约为13米,翼展约4.5米,全重近5吨。在飞机上机背上设置了两个疑似挂钩的装置,可以据此推测起飞方式和D-21一样,采用大飞机背负放飞式起飞方式

无侦8机背上疑似挂钩装置

2、特色设计

发动机:

无侦8侦察机从外观来看,整体采用封闭式设计,并没有明显设计进气道,再根据其两个尾喷管的设置,我们可以比较确信的判断,这款无人侦察机采用的是D-21无人侦察机一样的设计,那就是火箭发动机和喷气发动机组合的发动机布局。也就是一个喷口是火箭发动机喷口,一个是喷气式发动机喷口。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无侦8采用翼身融合架大后掠角的气动外形了,因为这是一款高空高速大航程侦查无人机。这里的高空是指巡航高度2万米以上甚至达到3万米,高速则意味着飞行速度要超过2.5马赫数,这一数据远超当前大部分导弹,所以,常规导弹想要拦截这款侦察机是很困难的

无侦8发动机尾喷口特写

为什么要采用两种发动机组合的模式呢?这是因为这两种发动机特点不同:

火箭发动机优缺点明显,优点在于相对重量轻,超高空推力大,可以提供高空高航速。固体火箭发动机还具有一次填装燃料可长期保存的优点。但同样,缺点也比较明显,相对于喷气式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工作时间要短很多

而喷气式发动机则刚好弥补这个缺陷,可以长时间以较高航速进行巡航。所以,小编推测,无侦8可能会采用两段式起飞模式:脱离载机后运用火箭发动机迅速爬升,冲出大气层,在重返大气层到达目标区域后,再利用喷气式发动机进行高空巡航侦查。这纯属小编臆测,如有不妥请指教!

无侦8高空高速无人机和攻击11大型无人机一起亮相,意味着我国正从无人机设计生产大国转变为无人机设计生产强国转变。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多年的砥砺奋进,我们已经有了雄厚的技术积累。我么还会源源不断的见证更优秀的“NEXT”!

欢迎评论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