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内向,不敢说话,怎么破?

在小的时候,大人总说小孩子不要乱说话,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又有的时候,大人们会笑着说,小孩子不会说话,不要介意。而我却一头雾水,不知哪里说得不对。长大后我越来越不敢说话,怕说不好,怕被别人笑话,怕说的话得罪人,怕祸从口出。

后来到了工作岗位,知道了说话的重要性,我模仿者书中的内容去和别人交谈,却总觉得太死板,太刻意。一味的迁就别人,顺从别人却没有为我带来好的人缘,逐渐我变成了“便利贴”女孩,丧失了说“不”的能力。让我非常困扰。

今年,亟待想要解决我的说话能力,我加入了萌薇老师的“圆梦计划”,萌薇老师推荐了马东的《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书中封面写着“一直以来,我们以‘听话’的方式被教育,却又以‘说话’的方式被考核。”这恰恰与我的经历相似,让我不禁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好好说话》这本书告诉我们“好好说话”之道就是从错误中学习,从场景中学习,以分析的心态学,以通融的智慧学。

一、五维话术,在任何场景好好说话。

1、说话之伤,都是暗伤,自带缓释效果,若无人点醒,只是不知。

我们无论多么小心谨慎,也一定回不自觉的犯错,让别人误会不会好好说话。

2、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永远会好好说话,那么我们该如何说话呢?说话的底气来自实力,淡定“不说话”的底气来自“如果说就一定能好好说”得实力。

3、每句话都是权威的游戏,

演讲-权利的形成、沟通-权利的流动、说服-权利在对方、谈判-权利在双方、辩论-权利在他方。

4、话术能力是全息的,是一项综合能力。从沟通到辩论,从辩论到演讲,从演讲到说服,再从说服回到谈判,是一个环环相扣,息息相关的全息整体。

二、沟通将双方置于一个层面。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沟通就是使原本不相通的事物变得相通,从社会的角度看,沟通不只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责任。沟通是承上启下的工具性沟通,里面传递坏消息的分析与技巧正是我作为人力资源最头疼的事情。

《好好说话》中告诉我们,在传递坏消息的时候,我们更要展现出的是一种中立的态度,既不过分亲热,又不过分冷漠,才能准确忠实的传递消息,又不会进一步刺激到接收方的情绪。我们只是尽转达的职责而已,所以,我们要专业而不要同情,要善意而不要愧疚,要陪伴而不要主动安慰。

三、说服,将观点植入对方心中。

当我们要说服别人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意识到每个人都必须拥有对自己行为的选择权,确保它并善用它。

我们人力资源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会从车间选拔人才到技术部门,那么会有很多人担心自己能力不足,或者担心和领导打交道,而不愿调岗。那么我们就要劝说对方接受我们的建议,这就需要把人“架起来”达到劝说的目的。

那么这种却说的核心就在于主动发现并拔高对方的价值。一方面让对方在恭维中态度有所软化,另一方面也促使对方在戴上高帽之后采纳我们的意见。

四、谈判,把冲突变成谈判。

我们在工作中有很多时候都会被迫接受一些额为的工作任务,那么如何说才能不被误解为推脱呢?

将是非变成选择题,这一节中告诉我们,不要拒绝接受任务,也不要诉苦自己太忙,而是暗示出一个选择:你要我做可以,但品质与效能您得选一个,无论领导选了哪个,我们都能从中受益。要么接受任务做的不用那么认真,要么收回成命,交给其他同时处理。

五、演讲,靠语言的力量赢得观众的好感。

因为自身性格内向,所以很多场合都不敢说话,在《好好说话》中的内向也能掌控全场中告诉我们:性格内向并不是问题,发现不了性格内向带来的优势才是问题。

内向的人平时不善交际,有大把的时间做自己专注的事情,符合人们心中对于专业人士和工匠精神的定位。内向的人在演讲中比较关注自己要讲的内容,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反而有独特的优势。

我们不需要取悦观众,制造噱头,只需要老老实实的告诉大家以往的经验和知识,讲的满满的干货,观众直觉上就会相信内向又实诚的人,从而获得更好的演讲效果。

六、辩论,通过对抗争取第三方支持。

内向的人不善言辞,一般都反应慢,跟不上话,所以很害怕跟人辩论。

但真正的辩论不是两个人之间的事,而是说给中立第三方所做,辩论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来评理。

如何反驳“认真你就输了”一节中,告诉我们抬杠是人际交流中常见的一环。有一句经常用来抬杠的话“认真你就输了”。这种把讨论道理,变成了讨论态度,大部分人当场就会内伤,并对自己产生怀疑,难道是我太认真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抛开输赢。我们要提醒对方,我只是在讲道理,只有你是在讲输赢,我们做的不是要噎死对方,而是要争取旁边人的眼光。我们要争取到话语权,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方案。当对方在自己的道理领域觉得理亏时,正是他话语权最弱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要在目的上显得比对方更大气,转折到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事情本身,而不是抬杠。

《好好说话》这本书中告诉了我们很多说话的技巧,用了很多小的案例,非常实用。可以说是在“手把手”教你说话,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说话的方式,应用到了工作中,效果都显而易见。

如果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小小伙伴,不妨读读这本书,来增加你说话的胆量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