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性侵养女?是高学历下的道德缺失!?

近日,一则烟台某上市公司高管鲍某明涉嫌性侵未成年少女的案件备受社会关注。



据公开资料显示,鲍某明是一名高学历的人才,更是在法律领域有一定造诣。受害人是他的养女,在收养期间,遭遇多次性侵。如果案件属实,真让人不禁感到疑惑。为什么现在总有一些高学历的人才,频繁被爆做出一些道德缺失的事情?是什么原因导致高学历人群道德的缺失?

注重应试教育,不注重素质教育

一直以来,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注重的都是分数。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当下,分数是相对公平竞争。忘不了老师们说过那话:“如果是在高考,一分之差,就可以甩掉好几万人了。”为了刷掉别人而不是被人刷掉,莘莘学子们两耳不闻窗外事,拼命刷题,争取比别人更高的分数,目标很明确,上名校!然而忽略了道德的教育,致使高学历的人知识层面丰富,个人变得自私自利,唯我独尊,漠视他人人格!

教育,不单单是授予知识,更应着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心智要健全,人格要丰满。这样输送出来的人才,才会对社会有利,不至于祸害他人。

学业有成,个人主义至上

从之前的洁洁良不正当言论事件到早前抗疫期间女博士不服从安排外出跑步事件,再到鲍某明的性侵案件,他们都是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的人,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没有感到有多大的过错,相反,他们都可以玩文字游戏,理直气壮的对所有人说,我没错,我不犯法。他们的履历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光鲜亮丽的,然而在这华丽的外表下,却做出一些让人不耻的事情。

虽然说,事情披露出来,相关负责人对他们都予以批评处罚,职业生涯也到此为止,但也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大多数人都知道,高学历意味着文化程度很高,但这不代表道德修养很高。有很多文化水平不高的人,默默无闻地做着一些无私奉献的事情,然而,有些文化程度高的人,滥用社会资源。

曾在某论坛上看到过一句话: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确实一个人能爬多高,能走多远,更多的是取决于你的道德水平。正如鲍某明,高的文化水平,能让你获得高薪职位,有体面的社会地位,但龌龊的私生活,会令你顷刻间化为乌有,仿佛辉煌的过往就是个笑话。

更耐人寻味的是,有报道称,鲍某明之前有发表过就国内对幼女未成年人侵害打击不足看法,呼吁相关部门对此问题的重视。现在的他确是以身试法,是因为自己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知道这并不是法律能所制裁的吗?在我看来,这又是一个拿着高尚借口当幌子的人去试图蒙骗所有人的例子,好像这样都是高学历人犯错逃避责任的做法。只有当这种行为受到的处罚影响到他们的前途时,他们才会直面这个问题。


按理说,高学历的人应该要有高自律道德修养,德才兼备应是一个高等院校的基本要求。单纯的让学生追求学术上的成就,是,没错,短期来他们可以为学院带来荣耀,长期下去,整个院校的氛围都变得追名逐利了,名校都变了味了,谈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