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佣、逼独,美团为何被集体炮轰?


疫情当前,全世界被闹得不得安生。外面有特朗普这货一会疯狂甩锅,一会断供世卫组织,无时不刻不添乱。

一看内部,问题也不少,比如最近“外卖涨佣”又搅得满城风雨,各路人马激烈争论。

4月10日,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一纸红头文件“喊话”美团,痛斥其佣金最高达26%,逼商户独家合作等问题。

此后,美团“高佣金、逼独”等顽疾被彻底引爆,不止社会各界炮轰,连人民日报也点评批评美团“惹众怒”了!


事闹得这么大,核心问题就两点:一,美团收商户的佣金太高,新商户最高可达26%,往死里抽成;二,逼独,只要你上线其他外卖平台,我就让你在美团消失。

看完这两条,只想说一句“霸王团”啊....

疫情是超级黑天鹅,暴击了整个人类社会,其中餐饮业重创最深,举目望去一片萧条,据统计,餐饮企业每6分钟就有一家倒闭,逼的一部分人涨价自救。

面对百年一遇的瘟灾,广大餐饮企业心里苦,而且有苦说不出,毕竟堂食没啥人去吃,现在唯一的希望——外卖,也悄悄涨佣。

涨佣这事,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团。据统计,2个月来美团因为高佣金等问题已经被四川、云南、河北、山东等多地餐饮协会“喊话”,现在又多个广东,这是逼大家来打擂吗?



但不管各省怎么呼吁降低佣金,帮助餐饮业复工,美团几乎不当回事,涨佣、逼独该搞还是搞。屡教不改的脾气,够横。

大家别小看涨佣,要知道美团是中国外卖市场近乎垄断式的存在,但凡你点外卖几乎没有不用它的。

它占有的市场有多恐怖?据广东餐饮服务协会所说,美团外卖在广东外卖的市场份额高达60—90%,明晃晃的龙头老大,随便涨点商户佣金都是一笔巨款。

这些年,美团佣金从最开始的5%一路涨到22%,现在疫情当前,又搞出最高26%,广东餐饮业能不急吗?

至于逼独这事,给大家解释下,美团有个规定:只要商户上线其他外卖平台,你在美团的店铺下线了,也不能参加任何活动,明摆着让你二选一。


这条规定其实去年就出现了,商户们一直都是能忍则忍。直到疫情爆发后,美团还是这么干,大家不能忍了,本来生意就惨淡,想多上几个外卖平台缓解压力,你还不让,这不是往死里逼吗,说好的攻克时艰呢?

要知道,美团可是市值近6000亿,年营收975亿的互联网巨头,这么逼商户怎么看也有垄断打压嫌疑。

其实不止广东有这种现象,山东、河南等地都出现过。今年3月10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还针对美团逼独行为立案。当时人民日报就批过美团:“逼独”阻碍中小餐饮企业复工。


4月13日,被炮轰后的美团外卖发表声明,针对这段时间的各种质疑做了个解释,但看完美团的回应,我觉得这事更悲凉了。

我捋了下美团这份“唇齿相依”的回应,大概意思就三点:

1、我们也挺不容易的,没大家想的那么暴利。(外卖每单只赚2毛)

2 疫情期间,我们也出力了。

2、收到大家的不满了,接下来保持沟通。

但仔细再看,越看越不对啊,这里面水太深了。


第一,感情牌转移注意力。先看美团陈述自己难处这段:“平台左手是几百万的外卖小哥,后面是几百万个家庭的生计,右手是几百万的商户....2019年,佣金收入的八成用来支付骑手工资”。

言外之意是,我收的佣金是高,但8成养活骑手了,左右骑手右手商户,几百万的家庭全指着美团不要逼人太紧.....

大家注意,拿骑手成本给高佣金挡箭其实挺不道德的。

首先,把这两件事放一起,本来就是偷换概念转移注意力,而且大家点外卖时也付配送费了,现在又变成你给骑手成本给你压力了,这闹得哪出?

再看数据,美团2019年财报显示,公司首次扭亏为盈,年营收975亿元,佣金收入达到655亿,同比上涨39.4%。其中外卖佣金收入高达496.5亿元,占比连年增高。

虽然外卖佣金收入牛逼哄哄,但骑手每单的收入是固定的,不管美团怎么涨佣都和他们没关系,而且他们还得因为差评、迟到给美团缴罚款。里外里这么大出入,一句骑手成本占佣金八成,根本解释不清。

至于美团说的每单外卖只赚2毛,也有混淆视听嫌疑,那是扣除了骑手、技术、水点、人力,以及和对手们打营销战等成本后的净利润。这都算进来挡箭,会算啊。


如果真如美团所言,外卖佣金年收入近500亿元,每单却只赚2毛,那可以考虑学习下瑞幸咖啡,去老美那搞搞“融资”了。

第二、避重就轻,不承认垄断。纵观美团整篇回应,对于各省点名批评的逼独行为,压根一个字没提,反而避重就轻谈了些疫情期间我也搞优惠了,给大家免佣之类的题外话。

其实疫情期间各平台搞的那些扶持优惠活动,大部分都是赚吆喝的又不能让你提现,大家心照不宣。美团非拿这个说话,也被广东餐饮协会后来反击了:返还的佣金只能用于美团平台线上营销和流量推广,不能直接体现,大写的尴尬....


针对广东餐饮协会指出的垄断嫌疑,美团更是搞了个精明的侧面回应:中国外卖平台的同业者,从来不缺有资金、有背景、不差钱的超级巨头,和他们比起来,美团仍然是一家创业公司。

你看这话说的,既委婉否认了垄断,还把矛头指向隔壁同行,着实给大家上了堂语言艺术课。


至于最后那句大家唇齿相依,我们会和商户保持沟通,确保大家活下来,听听就得了。

所以,美团虽然回应及时,态度还算端正,但基本是没啥干货的缓兵之计,总体还是保持火速回应—避重就轻—下次改正三步走的老套路。

解决涨佣、逼独的实质性问题了吗?目前看来并没有。

“蒋东文”点评:

在互联网江湖,美团算很能熬的公司。10年前它只是个团购网站,10年后,已是集外卖平台、在线酒旅、网约车、单车于一身的庞然大物。

一路走来,从千团大战到后来巨头火并,美团熬死无数对手,最终荣登互联网第三巨头,将百度等一票前辈踩在脚下。但这条路走的相当坎坷,比如10年间从未盈利,尤其是2018年巨亏了1155亿元。

它是怎么活下来的?是速度。王兴一直信奉增长理论,他说“对创业公司来讲,发展速度、成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融资烧钱、做大规模、提升估值是美团的核心秘诀,有了规模才能延续一切。


什么叫一绝尘,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熬死别人,让这条路只有你一个。

但资本市场早不信这套了,连年亏损的事实让美团股价上市便阴跌不止。为扭转败局,美团只能对“老伙计”们动手了。

2019年1月,美团将商家佣金提高至22%,骑手收益却在下降。众所周知,美团业务虽然无边无界,但外卖才是核心业务,在这上面扣一扣利润就扣出来了。

结果确实解了燃眉之急,2019年,因为多年来首次实现盈利,美团股价一扫低迷,从40港元翻到100港元,年内暴涨170%,成为港股耀眼明星。近6000亿的市值,更是成为互联网江湖仅次于阿里、腾讯的三号巨头。

可惜威风八面背后,却是商户被暴力抽佣,几百万骑手收入惨淡的窘境,你成为巨头,唇齿相依的伙计们怨声载道,颇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悲凉。


韭菜割的太狠了,就导致了两个极端,一是为节省成本,商家餐品的质量、数量开始下滑,所以你天天抱怨外卖又少又贵,其实商家也没招....

二是骑手的压力越来越大,本来收入就下降,还要担心迟到扣款,所以骑手的摩的满街飞变成交通杀手。


去年12月,武汉某商场还发生外卖员持刀行凶的惨剧,原因是到店取货时和店员发生口角冲突。


大鹏展翅九千里,看不见地上的蚍蜉,但这是几百万个家庭的幸福啊。美团狂奔时,如果多考虑下涨佣、逼独带来的负面影响,又何止积攒这么大的怨气?

事实上,只求速度却忽视应有的社会责任,这是美团乃至所有企业都该反思的问题。嘴上说几百万家庭的生计,不代表真的把它当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