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该有的心机,是说到做到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曾说过,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守信是立身之本,自己说出来的话,即便遇到困难也要拼尽全力去兑现。亲子之间亦如是。言出必行,说到做到,才能让亲子关系更密切。

李开复在回忆父亲时写了这样一件小事。有一天,他父亲突发奇想给他出了一道自以为很难的数学题,并说如果解答出来就把他的派克金笔送给李开复。

那是一道摆火柴的数学题,需要用六根火柴摆出四个同样大的三角形,没想到年幼的李开复三下五除二,不到两分钟就摆好了。

父亲二话没说,立即把派克金笔交到李开复的手里,要知道,那时候,派克金笔是连大人也少有的贵重物品。

这个小小的举动影响着李开复的一生。在日后的事业中,李开复也一直把说到做到作为自己的人生守则。

既已承诺,绝不食言。说到做到,是父母最该有的心机。

01 说到就做到,才是有威信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说到做到,是建立和维护父母威信的第一步。

韩国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讲述了自己为什么不抽烟。

在他他五、六岁的时候,他爸爸每天都会抽很多烟,家里每天跟防滑演习毒气室似的。

有一天,他和爸爸坐在一起看电视,实在忍受不了烟味,就问爸爸:“抽烟到底是什么滋味?”

他爸爸反过来问他:“你喜欢吃饼干吧,对爸爸来说,这个就像饼干一样。”

他说:“爸爸,我不喜欢你的饼干。爸爸能不能不抽烟?”

他的爸爸盯着他看了一会,突然就把烟掐掉了。然后问他,“如果爸爸从现在开始不抽烟了,你长大以后,能像爸爸一样不抽烟吗?”

当时他拼命点头,“只要爸爸不抽烟,我长大以后绝对不抽烟。”

从那天起,他的爸爸再也没有抽过烟,而这位网友也从未沾过一根烟。

说到做到的父母,不仅实现了孩子的心愿,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诚信的榜样。他知道,一个有担当的人,要对对自己说出口的每一句话负责。

说到做到,也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有效教育的前提。

身边一位妈妈说,每次答应孩子的事情她都会尽全力去兑现。她会告诉孩子,“妈妈是不是说到做到了?那你也要和妈妈一样,说到做到哦!”孩子很自然地答应了。

时间久了,孩子也把说到做到当成是日常习惯,沟通起来也变得容易。特别是纠正不良习惯,孩子很容易接受并改正了。

身体力行是父母带给对孩子直接的影响。不吼不叫,潜移默化中就能养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02 说到没做到,输掉了孩子的信任

明明答应了孩子周末出门玩,可到了周末却以工作忙为由推脱了。

明明答应孩子若不哭,就给他买玩具,可是转身就忘记了。

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你以为忘记了就没有伤害?

然而,你每一次的承诺,孩子都以最认真的态度来对待。

面对父母的失信,一位网友这样说,“他们总是给我希望,又让我失望,而我却每次都把他们的承诺当作糖果一颗颗咽下,化为泪水一滴滴涌出。”

“最平常的例子他们说要带我出去玩,我开心的准备好了一切,包括我那颗激动雀跃的心,一天过去了,十天过去了,我傻傻的又期待的等,到头来只是他们的一句不去了 ,而你又能如何呢,他们是大人你是小孩,你若有所不满,便会被安上不懂事不听话的标签。而大人们一如既往的心安理得,没有一丝歉疚。所以长大后我就活在了这样一个世界里,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世界。”

一个人记忆最深刻的就是童年往事。父母对自己做出了许诺,却没有做到,这种失落感孩子终其一生都会记得。一次次言而无信之后,只会输掉了孩子的信任。

电影《狗十三》中,李玩爸爸答应带孩子去看天文展览,却临时安排了饭局,李玩时不时的催促都被父亲视如空气。她终于忍受不了,起身离坐,在众人们讶异的眼光中跑出包间。可惜,最终还是没能赶上展览。

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石,亲子关系尤甚。卢梭说,为人师长、父母者,只要有一次向孩子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

开明的父母从来不把孩子的承诺当儿戏。

03 说到难做到,记得及时补救

有句话说,家庭就像一台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品格的形成与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看你从小给他什么样的教育。

郑重承诺,坚决履行,才不会辜负孩子的信任,辜负这份百分之百的信任。

不轻率许诺。生活中很多诺言其实是父母张口就来的。孩子看到可爱的玩具缠着父母买,有的父母想都不想就答应了,过后又反悔,给双方徒增了烦恼。这时,你需要理性地告诉孩子,是否真的需要买这件玩具。对自己可能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率地给出承诺,这是对双方的尊重。

坚定地履诺。父母的承诺往往带着前提条件,比如孩子遵守规则或者养成良好习惯,可以获得相应奖励。有时我们会发现,父母对孩子制定的规则,自己却不遵守,这样的承诺往往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说一套做一套或者根本充耳不闻。如果你需要孩子去遵守什么,自己要率先去做到。

无法兑现时及时补救。如果无法完成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及时补救。向孩子道歉,告诉孩子承诺无法兑现的原因,和孩子商量这个未完成的承诺将以何种方式来弥补。如果缺了这个步骤,承诺就是一个伪承诺。孩子接受了我们的道歉,其实也维护孩子对我们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