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辞踏上环球之旅!首到挪威芬兰北极地区追寻梦想与极光(上集)

裸辞踏上旅程的心路历程

以前因为工作的关系,其实也经常有四处自驾游历、尤其是出国海外自驾游的机会。但这些机会毕竟是要等待、而且不总是以我希望的方式进行。工作也逐渐出现了瓶颈,我甚至出现焦虑失眠,需要偶尔服用抗抑郁安眠药的地步。于是我逐渐萌生出要自己去闯荡世界的想法,而且我越来越坚定认为,这是我一定要迈出的一步。而终于在前不久,我下定决心踏上了这一步。

能让我下定决心,无疑首先要感谢家人的支持与理解。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不可能放心踏上旅行。

于是,我开始学习各种拍摄器材、拍摄技巧、后期技术……为的就是能把自己的旅行展示给朋友们看。

对于这次仅约10天的北极之行,能收获这些视频素材我个人感觉还是满意的。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尝试做视频大片和Vlog。旅行的策划、前期拍摄包括航拍、延时摄影、运动视角等等,从器材到拍摄都是一个人完成,后期合成剪辑也是一个人完成(至于那位体重超300斤的基友……我承认是个好基友,但他只负责测试车辆悬挂质量以及吃饭睡觉)。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玩航拍大约半年、尝试延时摄影才几个月,拍星轨、极光延时摄影的经验更是完全为0。学习Pr等后期软件不到2个月。看到成片至少算是像模像样的,自我感觉还是有点成就感滴。

作为一名80后,现在而立之年30有加。试想人生能有几个30年?现在不去实现梦想,何时再去实现?人活这一辈子,应当做点疯狂的事情。何况这也算不上太疯狂吧?环球旅行,多少人已经实现了。

其实我还有个副业,就是撰写科普文章。曾经的我沉醉于物理与宇宙的世界。我曾想:宇宙这么大,渺小的地球有什么看头?好好研究一下我们这个神奇的宇宙吧。

可是渐渐地我又明白,这个渺小的蓝色星球对人类来说,是多么奇妙的存在。按照哥本哈根诠释看,没有人类去观测这个宇宙,庞大宇宙的存在本身或许就是不确定的。而这个渺小的星球,孕育了人类文明。为了观测引力波,科学家在地球各处建起激光干涉仪。为了侦测宇宙中的高能中微子,科学家跑到了寒冷的南极建造“冰立方”。为了获得最佳的天文观测位置,科学家远赴南美建起了天文科考站……

如果自己的星球都不了解,何以了解整个宇宙。

我毕竟只是个小人物,无法像马斯克那样胆敢想象去火星一游。但至少这个孕育了我们的地球,我得好好看完她。

为何第一站选在北欧?不只是因为在此之前,我已经去过4次北欧、3次挪威。而是因为这地方本身蕴藏着的无穷魔力。冰岛的黑沙滩,犹如30亿年前原始地球的风貌,那时候地球遍布熔岩,岩石和沙滩都还未来得及经历漫长的化学反应而呈现漆黑色。而在挪威,百万年间被冰川蚀刻出的峡湾不仅仅只是壮观,更是见证了地球漫长历史中的短短一瞬。

去过数次北欧,此前却未曾尝试在冬季前往。所以这第一站,我选择了冬季的北欧。此时的挪威更有北极地区应有的风貌,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却依旧维持白雪皑皑的世界。你可以想象得出,在数万年前冰川消融前,这些地区即使在夏天依然被厚厚的冰层覆盖。直到最近,才有机会让人类抵达。

北欧的北极地区,也许是南极以外,最维持了地球原始风貌的地区。

然而对于我们这种轻度旅行者来说,你可以在温馨的小木屋中看着天空飘舞着的神奇极光,开着全时四驱混合动力SUV行走在路面条件出色的沥青公路、铲雪车全年无休地保持北极地区的道路畅通,让北极的自驾旅行显得不那么可怕,甚至人人都触手可及。

而本次旅行的最大特点,就是我直接深入北极圈,甚至都忽略了挪威南部。直接在冬季的挪威和芬兰,进行一场让我们毕生难忘的冬季极地之旅。

视觉大片展现了旅行中的精华。而旅途中的点滴细节,还请见我接下来用照片和文字来阐述。

让人印象不太深刻的奥斯陆

说起来也是不可思议。我在这次旅行之前,已经去过3次挪威,3次!而这次是第4次了。然而我在这之前竟然一次都没去过挪威的首都奥斯陆!每一次来到挪威,都是在奥斯陆郊外的加勒穆恩机场取了车,就直奔挪威壮美的自然画卷之中。

可这次是第四来挪威了,再不去一趟奥斯陆,似乎总觉得说不过去。

我们是从广州出发的。因为某些不可描述的原因,挪威目前与国内还没有直航航线。我们买的是南方航空联程法航的机票。在巴黎转机到挪威首都奥斯陆。

巴黎戴高乐机场,我就不过得多介绍了。这地方我简直要比白云机场还要熟悉了。

这其实是在拍摄轴移延时摄影

因为我们要在奥斯陆停留一天,第二天再乘机前往北极圈内的城市特罗姆瑟。所以我决定,怎么着都应该去一趟奥斯陆市区。

在机场附近酒店办理完入住手续后,就回到航站楼找进市区的车。

很快我们就找到了一趟运营商为Flytoget的高速列车(当然相比国内的高铁可能就没那么高速了)。半小时可以到达奥斯陆市中心,在那里就可以看到奥斯陆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奥斯陆歌剧院以及奥斯陆峡湾。

想好了就走呗。可是一看着票价就深深吸了口凉气。

我的小乖乖,来回票价要TEME 392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306元。这也太贵了!我们知道挪威物价高,挪威人均GDP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BLALABLA。但这种北欧国家福利也应该好啊,交通成本搞那么高很惊讶。同样是人均GDP超高的瑞士,到了日内瓦第一件事是给你一张一天内用的免费交通通票。巴黎是十几欧元也能买到一天无限次乘坐所有交通工具的通票。可这北欧国家怎么就……这么不社会主义呢。上次去斯德哥尔摩也是,来回的铁路高达400瑞典克朗。但好歹还有别的便宜点的公交方式。

当然,从奥斯陆机场到市区也是有相对便宜一点的公交方式的。我们后来就发现另一趟火车,由另一个运营商运营,票价差不多比FLYTOGET便宜一半……时间上,反正谷歌地图限时就慢了几分钟而已。实在让我们百思不解。为何奥斯陆还要搞两个铁路运营商。为啥差价这么大。为何差价这么大时间服务还差不多。但最关键的是……为何要在我们买了高价票后还让我们知道有更低价的!

不管了,买都买了,开开心心玩去吧。

来到奥斯陆市中心的时候大概下午4点左右。天色就已经是照片中的模样。这些照片都是我们爬上奥斯陆歌剧院拍摄的。

奥斯陆歌剧院的样子在片头视频中已经有展示。我就不再放照片了。其实我本来打算是用航拍器录完视频后拍几张歌剧院的航拍全景照片的。但我在拍了几段航拍视频后,有一位当地人过来跟我说,奥斯陆市中心区域是不允许放无人机的,让我务必注意。如果被警察发现可能会没收我的无人机。

其实我在附近已经仔细看过有无禁止放飞无人机的警示牌,没有看到才敢放的。所以我也不确定这名当地人的说法是否准确。但既然他这么说了,还是就把无人机收起来吧。后面本来很多想用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也就只好放弃了。

总的来说奥斯陆市中心确实有许多新派北欧风格的建筑群,与城郊结合区域的小房子群相比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据说灵感来自冰川的奥斯陆歌剧院也能让人记得住,奥斯陆峡湾中的玻璃帆船也很有艺术感。但总体来说奥斯陆给人感觉还远算不上震撼。感觉看点比不过斯德哥尔摩的皇宫。更无法与巴黎宏伟的路易时代建筑群相比。如果你不是抱着向我这样非来打卡不可的心态,心之所向依旧是挪威美丽的自然风光,那么奥斯陆真的不是必去之地——来过四次挪威的FOX,非常肯定地得出这个结论。

顺带一提奥斯陆加勒穆恩机场的酒店。这家机场附近的Thon Hotel性价比着实不错。竟然还包晚餐。虽然晚餐不算丰盛,但是还有什么怨言呢?

不过加勒穆恩机场附近除了与航站楼相连的丽笙酒店外,所有其他“机场酒店”都需要搭乘接驳车前往。而接驳车都不是免费的。我们搭乘的那趟单程就要70挪威克朗,来回140克朗,着实不便宜。相比起来当时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住过的机场酒店,至少接驳车是免费的。

总之,诸多原因下来,如此热爱挪威的我始终无法对挪威首都奥斯陆留下多少好感。

特罗姆瑟:挪威乃至北极最美城市

搭乘第二天早上的挪威航空,直接飞抵北极圈内挪威第一大城市特罗姆瑟。

来到特罗姆瑟、来到北极圈后,一切感觉都好多了。

首先最大的惊喜,就在租车这一环节。

熟悉海外租车的朋友都知道,我们一般都会在租车公司网站上预订车辆,而欧洲的租车公司都无法指定具体车型,你可以预订某一款车型,但租车公司会表明具体型号可能会在提车时变更。租车公司只能保证你会提到至少同一级别的车(而且这同一级别有时候在理解上有偏差。比如你预订的是奥迪A3,他们会觉得高尔夫也和A3是同一级别的,实际上从车型尺寸来说是一个级别。但是在国人看来大众和奥迪怎么会同一级别呢?)。某些情况下也许会提供比你预订的级别更好的车,这就纯粹看人品了。

我这次选的是名气比较大的Hertz,预订的是一台Nissan Qashqai,也就是国内的日产逍客。而且为了省钱还选了是入门级配置,不保证有四驱、甚至只能保证提供手动挡。

一般来说,至少应该提供SUV。我想过还很可能会提供欧宝Mokka(国内的昂科拉)、大火的丰田CH-R等车。运气好一点,也许会给到一辆宝马X1,或者沃尔沃XC40、奥迪Q3什么的。

但当看到现场租车单是沃尔沃XC60后,瞬间懵比。再仔细看型号:T8!AWD!R-DESIGN外观套件……瞬间乐开了花。尤其是我那位体重300+斤的基友,看到这台硕大的SUV后别提多开心了。XC60的T8搭载的是2.0T机械增压+涡轮增压发动机,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的。这比原本预订的低配逍客好了两个档次都不止!

片头视频中XC60已经露脸多次,这里就不再放图了(其实是太激动忘了在提车时拍照片了)。

开开心心开着我们这台高配“大吉利”,从特罗姆瑟机场来到北极大教堂——特罗姆瑟最具特色的建筑。关键在于北极大教堂附近停车方便、放无人机也方便。

来到北极大教堂也就下午4点多,完全就是深夜的样子。当然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游客,让你明白这座城市并没有进入我们常规意义上的夜晚。毕竟这里才刚刚摆脱了漫长的极夜,白天只能维持到下午3点半。

被雾和雪所覆盖的特罗姆瑟也更显神秘梦幻。我和基友一致同意,特罗姆瑟才是挪威最漂亮的城市。首都奥斯陆真的没这里有看头。

这里我的无人机也差点遇险,放飞到大桥对面的时候差不多有1分钟时间失去信号。好在后来自动返航后又找回信号,逃过一劫。

不过我们当晚并没有住在特罗姆瑟,而是特罗姆瑟附近100多公里的林塞德的峡湾小镇附近的一个如城堡般大小的酒店里。

晚上还开车出去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遇到极光。

不过看到当晚厚重的云层后,拍了几张长曝光照就先行放弃,回去休息了。

梦幻之地 灵根峡湾

离开林塞德,准备前往芬兰基尔皮斯耶维(Kilpisjarvi)。

前一天酒店的帅气小哥跟我们说,可以搭乘渡轮穿过林塞德所在的灵根峡湾,可更快抵达芬兰。但早上我们看到这渐渐消退的云层,我们决定再开车绕行整座灵根峡湾,再前往芬兰。

这是酒店房间和房间望出去的景象。

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如此英明。

只因灵根峡湾美得无懈可击。

晨光中鲜红的余晖倒影在峡湾的海面上,此景只应天上有啊 。看着这一幕,不禁想象着这些从海中拔起的山峰,在百万年间是如何被冰川的流动所蚀刻出来。整个挪威拥有世界上超过一半的峡湾。如果再要说最秀美的峡湾,那挪威甚至更远不止这一半了。

在这里我走走停停,主要精力用在拍摄延时摄影和航拍镜头上。毕竟这种云层、再配上极地抬升特别缓慢的朝阳,出片的效果让人满意。

有意思的是,去年8月份我也来过灵根峡湾,放一张夏季时的灵根峡湾,正好作为对比。

芬兰高原:冰雪的另一种境界

从E6公路拐入E8公路,也被称之为“极光之路(Northern Lights Route)”,随着海拔的提升,“大吉利”载着我们一步步深入芬兰西北部的高原地带。也是基尔皮斯耶尔维国家公园的所在地。

目前为止的大致行程路线。

也因为高山的遮挡,来到这里后,墨西哥湾暖流对斯堪的纳维亚北极地区的影响逐渐减弱。冬季北极圈还想享受零下5°左右的温和气候在这里已经是不可能。进入芬兰高原后,气候骤降至低于零下15°的级别。

对于我们这种甚少见雪的南方人来说,挪威的冰雪景象已经感觉很神奇。然而来到芬兰,我们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纯白色冰雪世界。零下5°和零下15°的景观,有着截然不同的境界。

看,这就是比挪威还要低10°以上的世界。最大的特点,莫过于连树枝都被冻成了冰雕。

夏天的基尔皮斯耶尔维

看,这就是比挪威还要低10°以上的世界。最大的特点,莫过于连树枝都被冻成了冰雕。

来到我们的停留之地——Hetta小镇的时候,已经飘起了大雪。对于我们这些南方人来说,这样的雪景也着实很震撼。南方就算有雪,也不会像芬兰这样下成一片纯白世界。

运气还不错的是。吃饭的时候还飘着鹅毛大雪,到了10点钟左右的时候天空又放晴了——这是绝好的观测和拍摄极光的机会。抬头看天空——小镇周围光污染还是有点大,不利于看极光。于是拉上基友,开车跑到漆黑的郊外准备捕捉极光。

芬兰首次尝试追逐极光

本次旅行首次追逐极光之旅,开始!

Let's go chasing the Aurora Borealis!

然而,现实却狠狠地抽打着我!!

是的,我们看到极光了,我也拍到极光了。

然而我的目标是拍摄一段成功唯美的极光延时摄影。就如同网上那些Time-Lapse极光大片一样。这就需要相机连续不断地拍照,理论上要一段10秒的极光延时摄影,就至少需要240张照片,而且必须是连续也不间断的。

作为单张照片来看,我算是捕捉到能看的极光照片了。实际上当晚的极光强度并不太喜人。照片看着绿油油的极光,实际上肉眼已经非常难看见。当时我都是长曝光一张照片,看长曝光照片才能确认自己是否拍到的是极光。

这样的极光强度下,照片至少需要曝光20秒才能看到较为明显的极光。这账就很好算了,20秒一张照片,24张就需要4800秒,也就是超过1个半小时!

我们心想:成,1个半就1个半,扛吧!结果我们这些南方人才知道低于-15°的夜晚是多么可怕。刚下车一会感觉没啥。在外站了5分钟就发现不对劲,冷得直打哆嗦。关键是伸出手来操作脚架和相机的手很快就会被冻得如同千刀万剐搬,光是拧个脚架的螺丝就疼得不行。而带上手套又很不方便操作器材。

更无语的是车灯。我们伟大的XC60大吉利反而坏事了。冷的不行打着火,车灯很智能地亮了……嗯,一看片子,车尾灯那一点点照到树上的光,在20秒曝光下的片子就能把周遭原本雪白的树映照成恐怖片般的血红色。拍了十几分钟的片子不得不重新拍摄。更可怕的是过一会别的车子来了,车灯一闪……又完蛋。

最后折腾了2小时,换了3个地方,相机的电池扛不住了……平时可以轻松拍四五百张照片的相机,在极寒下150张都扛不到。鼓捣快凌晨3点,最后勉强能用的延时摄影片段竟然只有区区3秒,效果也只能说差强人意。

可怕!!现在才知道那些冬天的极光延时摄影多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