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19年

河南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大联考

《大学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该题无分。

1.《诗经·氓》从题材上来说,是一首( )

A.箴言诗 B.弃妇诗 C.婚颂诗 D.哀悼诗

2.战国中后期,屈原根据民间祭祀乐歌所加工而成的作品是( )

A.《九章》 B.《九歌》 C.《天问》 D.《招魂》

3.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先开创以乐府古题作诗的诗人是( )

A.曹操 B.曹植 C.杜甫 D.白居易

4.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人是( )

A.陈子昂 B.杜甫 C.韩愈 D.柳宗元

5.郭沫若《炉中煤》一诗表达的中心内容是( )

A.旧地重游之感受 B.眷恋祖国之情

C.仕途失意之苦 D.留学异乡之欣喜

6.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句中,象征青年一代的觉醒的是( )

A.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C.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D.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7.闻一多表达对祖国新生坚定信念的诗篇是( )

A.《荒村》 B.《一句话》 C.《死水》 D.《洗衣歌》

8.提出词“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的词人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柳永

9.下列作家中,曾赴英法留学,历任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的是( )

A.余秋雨 B.季羡林 C.施蛰存 D.钱锺书

10.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在宋代词坛创立了风格独特的( )

A.易安体 B.半山体 C.诚斋体 D.稼轩体

11. 孟子的“( )”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

A.性善论 B.性恶论 C.人性自利 D.仁的思想

12.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主要是表现戍边将士( )

A.艰难困苦的生活 B.出生入死的经历

C.报国御敌的壮志 D.思念家乡的感情

13.《饮酒》(其五)中统领全篇意蕴的词语是( )

A.心远 B.采菊 C.真意 D.忘言

14.在“元曲四大家”中,擅写神仙道化剧的是( )

A.关汉卿 B.王实甫 C.白朴 D.马致远

15.“楚囚相对”这一成语出自( )

A.《后汉书》 B.《庄子》 C.《世说新语》 D.《望江亭》

16.《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在论述“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时用为例证的历史人物是( )

A.赵武灵王 B.汉武帝 C.唐明皇 D.后唐庄宗

17.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倾向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的作家是()

A.鲁迅 B.陈独秀 C.胡适 D.茅盾

18.屠格涅夫《门槛》中,“门槛”象征着( )

A.敌人设下的陷阱 B.囚禁革命者的监狱

C.革命者的秘密组织 D.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

19.契诃夫《苦恼》在整体构思上的特点是( )

A.以近说远 B.以熟说生 C.以小见大 D.以古讽今

20.《长恨歌》中“宛转蛾眉马前死”的地点是( )

A.华清池 B.马嵬坡 C.蓬莱宫 D.长生殿

21.《马伶传》中马伶拜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的主要启示是( )

A.深入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 B.善于模仿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

C.刻苦磨炼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 D.耻居人下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

22.下列诗句中,表现了由“己之思彼”转写“彼之思己”的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C.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3.《赵威后问齐使》中,赵威后批驳齐使“君贵民轻”思想时说:“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这里的“末”喻指( )

A.君王 B.民众 C.礼法 D.年成

24.《论毅力》一文所使用的写作方法是( )

A.逐层比较,深化中心论点 B.先抑后扬,论说逐层推进

C.通过人物对话,展开论述 D.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身说法

25.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大都取材于( )

A.《圣经》 B.希腊罗马神话

C.荒诞传说故事 D.平凡的日常生活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今我来思, 。

27.身既死兮神以灵, 。

28. ,飞鸟相与还。

29.将军角弓不得控, 。

30. ,青鸟殷勤为探看。

31.金樽清酒斗十千, 。

32. ,天阴雨湿声啾啾。

33. ,到黄昏、点点滴滴。

34.可惜流年, ,树犹如此!

35.《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的作者是 。

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每小题1分,共10分)

36.如恺许比甚众。

比:

37.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断鸿:

38.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待:

39.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卒:

40.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

直:

41.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

仅:

42.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显使:

43.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

屏野:

44.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

闵:

45.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

暴殄:

四、翻译:将下列各题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10分)

46.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4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8.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


49.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


50.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五、理解与分析(第51、53、54题各7分,第52题8分,第55题6分,共35分)

51.阅读下面的文字: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节选)

请回答:

(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属于什么论据?“虎兕出于柙”这句衍生的成语是什么?(2分)

(2)文段是以什么形式展开论证的?(2分)

(3)孔子认为不能攻打颛臾的理由是什么?(3分)


5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西湖七月半》节选)

请回答: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他还有一篇写雪的名篇题目是什么?(2分)

(2)请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3分)

(3)从句式的角度赏析这段文字中的画线句。(3分)


5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少时,会母所。母问:“何往?”女答以园中共话。媪曰:“饭熟已久,有何长言,周遮乃尔。”女曰:“大哥欲我共寝。”言未已,生大窘,急目瞪之。女微笑而止。幸媪不闻,犹絮絮究诘。生急以他词掩之,因小语责女。女曰:“适此语不应说耶?”生曰:“此背人语。”女曰:“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且寝处亦常事,何讳之?”生恨其痴,无术可以悟之。

(蒲松龄《婴宁》节选)

请回答:

(1)这里表现出婴宁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

(2)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2分)

(3)鬼母的言行说明了什么?(3分)


5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所以,幽默至多是一种脾气,决不能标为主张,更不能当作职业。我们不要忘掉幽默(Humour)的拉丁文原意是液体;换句话说,好像贾宝玉心目中的女性,幽默是水做的。把幽默当为一贯的主义或一生的衣食饭碗,那便是液体凝为固体,生物制成标本。就是真有幽默的人,若要卖笑为生,作品便不甚看得,例如马克·吐温。自十八世纪末叶以来,德国人好讲幽默,然而愈讲愈不相干,就因为德国人是做香肠的民族,错认幽默也像肉末似的,可以包扎得停停当当,作为现成的精神食料。幽默减少人生的严重性,决不把自己看得严重。真正的幽默是能反躬自笑的,它不但对于人生是幽默的看法,它对于幽默本身也是幽默的看法。提倡幽默作为一个口号,一种标准,正是缺乏幽默的举动;这不是幽默,这是一本正经的宣传幽默,板了面孔的劝笑。我们又联想到马鸣萧萧了!听来声音倒是笑,只是马脸全无笑容,还是拉得长长的,像追悼会上后死的朋友,又像讲学台上的先进的大师。

(钱锺书《说笑》节选)

请回答:

(1)请分析这段话的主要观点。(2分)

(2)这段文字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3)作者把幽默比作液体,意在说明什么?(3分)


5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

请回答:

(1)这段文字主要围绕哪几个时间段展开叙述?(3分)

(2)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抒情手法?(1分)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六、诗词赏析(10分)

56.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赏析文字。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七、作文(50分)

57.阅读下列材料:

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后世对此一般有两种理解:其一,没有朋友比不上自己;其二,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两种理解折射出来的其实是两种不同的人际交往观、人生价值观。

请根据以上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和剧本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参考答案及名家精析

一、选择题

1.【精析】B 《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诗中的女主人公沉痛地诉说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受虐待、被遗弃的全部过程,抒发了心中郁积的怨愤,反映了春秋时期男尊女卑、夫妻地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体现了在当时的婚姻制度下广大妇女受欺凌、受伤害的悲惨命运。

2.【精析】B 《九歌》是《楚辞》的篇名,原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时期楚人屈原在楚地民间祭祀乐歌的基础上改作加工而成,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3.【精析】A 首先开创以乐府古题作诗的诗人是曹操。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

4.【精析】C “惟陈言之务去”出自韩愈的《答李翊书》,意思是陈旧的言词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要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造、革新。

5.【精析】B 《炉中煤》是一首饱含眷念祖国之情的抒情诗,其副标题为“眷念祖国的情绪”。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创作了这首新诗,首次发表在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上。全诗在一系列的比喻中寄托自己的深情和热望,一层深似一层地表现了爱国的衷肠。

6.【精析】D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象征了青年一代的觉醒,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

7.【精析】B 《一句话》是现代诗人闻一多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人用愤怒的笔调揭露当时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多方呼唤“咱们的中国”这句话,表达对理想的中国的追求和赞颂,表现了诗人对民众力量充满信心和诗人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

8.【精析】B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她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9.【精析】D 钱锺书,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赴英国牛津大学英国语文系攻读两年,又到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一年,归国后先后担任过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等。1953年起,任文学研究所(先后属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10.【精析】D 辛弃疾号稼轩。他“以文为词”,善于塑造英雄形象,风格多样。继苏轼之后极大地开拓了词境,这种以豪放悲壮为主导风格的词,人们称之为“稼轩体”。

11.【精析】A “性善论”由孟子首先提出,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人的仁、义、礼、智等品德是天生固有的,封建伦理道德是天赋给人的本性。人的恶是由于后天环境影响和主观不努力造成的,因此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

12.【精析】C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第三、四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13.【精析】A 《饮酒》(其五)一诗以“心远”统领全篇,并分三层揭示“心远”的内涵。

14.【精析】D “元曲四大家”是指元代的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杂剧作家。其中,马致远以擅写神仙道化剧著称。他的神仙道化剧以劝人出家归隐、寻找脱离红尘的世外仙境为主旨。

15.【精析】C “楚囚相对”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他变故,相对无策,徒然悲伤,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

16.【精析】D 后唐庄宗李存勖在消灭仇敌时,意气风发,极写其强盛;在大功告成,天下平定后,又极写其衰败,在盛衰、成败、兴亡的对比中,阐述了文章的主旨。

17.【精析】A 1927年到1936年期间,鲁迅的思想由进化论发展到阶级论,他也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倾向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

18.【精析】D “门槛”象征着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门槛》是一篇充满象征意蕴的散文诗,全文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如“一所大厦”象征着伟大而壮丽的革命事业;“门内的声音”象征着对投身革命者的考验;“一个女郎”则喻指勇于献身的革命战士;而“傻瓜”象征着市侩们对于革命者的不理解和污蔑;“一个圣人”象征着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崇敬。

19.【精析】C 《苦恼》一文揭示出19世纪沙皇统治下的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通过姚纳的遭遇,以小见大地反映了俄罗斯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控诉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20.【精析】B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携杨贵妃逃出长安欲往四川避难,行至马嵬坡时御林军哗变逼宫,将军陈玄礼诛杀了宰相杨国忠和杨贵妃的三个姐姐,并逼迫玄宗赐死贵妃,否则便不再前行。故“宛转蛾眉马前死”的地点是马嵬坡。

21.【精析】A 《马伶传》主要记叙了明朝著名演员马伶和李伶的两次较量中马伶先败后胜的过程,赞美马伶不甘失败,不怕吃苦,对技艺精益求精的精神;说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创作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深入生活,以间接生活体验来弥补直接生活经验的不足;同时婉转含蓄地嘲讽朝中权奸。

22.【精析】C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前半句“想佳人、妆楼颙望”指自己思念佳人;后半句“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指设想佳人在家想念自己。

23.【精析】A 《赵威后问齐使》选自《战国策·齐策》,通过赵威后和齐国使者的问答,委婉地批评了齐国政治失当,赞扬了“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这里的“末”喻指君王。

24.【精析】A 《论毅力》一文在论证方法上,自始至终采取了正反对举的手法。如论点中正反成败的对举;论述中逆顺对举,至强之人与其他四种人对举,成功者与旁观者对举,彼与我对举,功亏一篑的造山者与虽覆一篑的填土者对举。在这些对举中,处处贯穿着有毅力与无毅力两种态度的对比,贯穿着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的对比。

25.【精析】D 莫泊桑的小说大多取材于平凡的日常生活,截取其中极平凡但具有典型意义的片段,反映出深刻的思想内容。

二、填空题

26.雨雪霏霏 27.子魂魄兮为鬼雄

28.山气日夕佳 29.都护铁衣冷难着

30.蓬山此去无多路 31.玉盘珍羞直万钱

32.新鬼烦冤旧鬼哭 33.梧桐更兼细雨

34.忧愁风雨 35.戴望舒

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

36.比:同等。 37.断鸿:离群的孤雁。

38.待:打算,想要。 39.卒:最终。

40.直:通“值”,价值。 41.仅:将近,几乎。

42.显使:显要的使臣。 43.屏野:屏退人事,隐居田野。

44.闵:同“悯”,怜悯,关怀。 45.暴殄:恣意糟蹋。

四、翻译:将下列各题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6.怜悯、抚恤鳏夫、寡妇、孤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救济生活穷困、缺衣少食的人。

47.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反复陈述孝悌的道理教导百姓。

48.遭受到祖庙神灵的惩罚,被谄媚阿谀的臣子所迷惑。

49.箫笛、琴瑟之乐轻柔细缓,丝竹声与歌声相互生发。

50.士大夫多把不关心国家大事、附和流俗、讨好众人的行为作为美德。

五、理解与分析

51.【参考答案】(1)理论论据(名人名言,引言);开柙出虎。

(2)对话形式。

(3)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译成白话文作答亦可)

52.【参考答案】(1)张岱;《湖心亭看雪》。

(2)这段文字描写俗人们赏月的情态及赏月后匆匆回家的场面,讥笑他们看月只是凑热闹、图虚名、附庸风雅而已。

(3)画线句多用整句,从不同角度突出二鼓以前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情状,句式整齐,富有节奏美。

53.【参考答案】(1)憨痴。主要表现为不解男女风情,不谙世事。

(2)主要是对话描写,其次是情态描写。

(3)鬼母是故作聋哑,实际上是暗中加速促成王子服与婴宁的结合,以最终完成托养的义务。

54.【参考答案】(1)幽默至多是一种脾气,决不能标为主张,更不能当作职业。真正的幽默是能反躬自笑的,把幽默作为一个口号,一种标准,正是缺乏幽默的举动。

(2)比喻论证、举例论证。

(3)作者把幽默比作液体,而相应的,宣传的幽默就是把液体凝成了固体,以此说明幽默的本质是灵动的,制造的或者宣传的幽默实际上是僵化了的、失去了灵动的虚假幽默。

55.【参考答案】(1)清晨;午后;傍晚。

(2)间接抒情。

(3)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情的思念。

六、诗词赏析

56.【参考答案】这首诗是李白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颔联描写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入了诗人见到平原时的欣喜感受。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谊载我远行。诗人不说自己怀念故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依不舍地送我远别故乡,实际上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恋恋不舍的情感。

全诗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的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七、作文

57.【佳作展台】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每一个致力于追求仁道的君子,总忘不了从各个方面去提升自我修养,或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或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曾子结交朋友的途径有别于一般人,他借助的是文章学问,所以结交到的一般也是和他志趣相投的文质彬彬的君子。的确,交友的态度、方式和目的不同,不仅会决定我们结交到怎样的朋友,甚至还会撼动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而影响我们的人生格局。曾子能在我们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占据一席之地,恐怕和他的人际交往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交友是由外部生活需要和个人的内部精神需求共同作用而产生的行为。不管把“无友不如己者”理解为“没有朋友比不上自己”,还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假设我们先以“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为原则去找朋友,那么,我们的朋友自然都比自己优秀,至少是各有所长。如此,再用谦逊的态度向朋友请教,友善地与朋友交往,最终就能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但话又说回来,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并不是说我们要和完美无缺的人做朋友。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如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的那样:“人人皆有弱点,谁若想要寻个没有缺点的朋友,就永远找不着他所追寻的。”我们要找的,应该是能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这个帮助,可以是某一个方面,也可以是多方面的。孔子的师友当中,非但有老子这样的全方位贤者,也有师襄这样只在音乐方面略胜一筹的人。

同时,我们交友时也不可太过功利化。钱锺书说:“能给你身心利益的人,未必就算朋友。”此言得之。如果我们只是从利益的角度去交朋友,最终找到的,很有可能就是损友。损友,同样影响我们的成长,也有可能让我们迈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能交一个“直、谅、多闻”的朋友,就会“多一块陶冶情操的砺石,多一份战胜困难的力量,多一个锐意进取的伴侣”。一个真正好的朋友,确实可以陶冶情操,促使我们锐意进取,至少,能让我们多一份战胜困难的力量。要想交到这样的朋友,首先需要我们自身也是这样的人,如此才可能吸引类似的灵魂。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方能成就非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