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着入伙赚点钱,男子“买”萝卜章把自己害惨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栋 通讯员 李炜杰

台州市路桥区的谢某前阵子有了一个创业计划,他要在当地螺洋街道的一个物流产业区申办一家托运公司,想赚一波物流行业的热钱。但是申办手续比较繁琐,尤其是去村里敲章阻力重重,自作聪明的谢某假冒公章去审批,结果被细心的市场监管部门识破。目前,谢某因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双十一刚过,各大快递和物流公司赚得盆满钵满。想搞些投资赚点钱的谢某,经过观察和筛选,最终决定加入物流行业,从里头分一杯羹。

在路桥区螺洋街道有一处大型的物流产业园区,谢某便开始申报和走流程,想在园区里搞一家小型的托运公司,听别人说,这样的小托运公司,投资少,来钱快,谢某颇为期待。

然而申报过程也不顺利,尤其是申报材料上需要盖的两个公章一直盖不下来,一枚是谢某要加盟的物流公司的公章,还有一枚是当地村委会的公章。“物流公司说要走公司流程,那要很长时间才能盖章。而村干部不肯盖章给我,说这事情得先去物流公司走流程,跟他们村里没关系。”在双方的拉锯中,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谢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有没有什么办法早点把托运公司开起来呢?“脑子活络”的谢某很快找到了“突破口”:他发现现在市场监管部门的申报手续都已经网络化,而在网上,只要花少量的钱,就能找人仿刻出真假难辨的萝卜章。谢某认为,网上审核肯定不会那么严格,糊弄一下就能蒙混过关。

于是他就到微信上找了刻假章的商家,将从网上找到的两个公章的模版提供给对方,支付了相应的费用,没几天,他便收到了萝卜章。在相关的申报材料上盖上公章后,他根据流程将材料拍了图片,上传到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电子化申请窗口。

路桥区螺洋市场监督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在仔细审核谢某提供过来的电子材料时,很快发现了其中的猫腻。“我们发现,谢某提供上来的‘台州路桥螺洋街道某村委会’和‘某物流有限公司’的公章尺寸比正常公章小一号,而且缺少防伪码,我们还特地调取了其他经营户材料来比对,确认谢某存在提交虚假材料骗取注册登记嫌疑。”该所工作人员介绍道。

螺洋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李炜杰告诉小时新闻记者, 随着最多跑一次深入展开,全程电子化申请与窗口办理并行登记方式,为群众带来巨大便利。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不需提交实体材料,企图提交虚假材料骗取登记。“事实上,不管实体材料,还是网络化后的电子材料,我们的工作人员对每一份材料的审核依旧严格无差错,不容许任何投机倒把人员蒙混过关。”

昨日,市场监管部门在对谢某作出相应处罚后,将其转交给公安部门依法予以进一步责任追究。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