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县:电商扶贫助6万余人增收致富

麻阳苗族自治县兰里镇花园村的贫困户李叶水,过去靠种田为生,全家三五亩地,折腾不出好日子。如今,他在合作社种植冰糖橙。“去年收入就有5万多元,贫困户的帽子已经摘掉了。”他说。

在麻阳,这样的脱贫故事很多。麻阳素有“中国冰糖橙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称。该县借好山、好水、好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供给侧改革,巧借“电商扶贫”,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助推脱贫攻坚。截止 2019年底,全县有6万余人通过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摆脱贫困。

2018年,麻阳苗族自治县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在示范县建设推进中,麻阳围绕农村电商“五有”发展新模式,即普及电商有人才、提供服务有场所、培育产业有品牌、销售产品有渠道、持续发展有后劲,推进精准扶贫,打造出麻阳“新农人、新产业、新链路”的发展格局,加速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新农人: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推动。麻阳创新电商人才培训机制,并给予农产品相关企业、农户等充分的政策支持,持续培育当地农人的电商意识,加快学员创业转化,帮助学员增收致富。

2019年,麻阳苗族自治县引进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电商培训工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培训机制,建立“普及+进阶”、“线上+线下”、“理论+实操”的电商人才培训模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麻阳创新形式举办直播培训,课程内容涵盖短视频平台基础技能实操、短视频内容营销、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等。截止目前,麻阳完成了27个贫困村的电商普及培训,培训学员人数超4000人次,其中贫困户1089人,帮助孵化创业网店632个。

(电商进阶培训,打造电商精英、致富带头人)

为进一步打造典型与标杆,营造浓厚的电商氛围,麻阳还通过资金、政策等资源的倾斜,帮扶龙头企业、合作社及电商精英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麻阳苗族自治县兰里镇的种植大户黄玉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之一。黄玉所负责的玉丰奈李合作社社员近30人,而当地贫困户占比超50%。麻阳果果绿生态农业产业科技有限公司、麻阳隆中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麻阳乡源绿社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麻阳华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当地电商企业,通过线上销售农产品,每年帮助贫困户增收超过10000元。

如今,麻阳通过“惠农网+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扶贫路径,由惠农网整合行业资源,为麻阳县培养一批电商精准扶贫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并以致富带头人作为示范先锋,进行“一对一帮扶”,包括助销贫困户农产品、提供贫困户就业岗位,已带动了更多贫困户加入农业产业,实现脱贫增收。

新产业:造就“长寿特色”农业产业

麻阳苗族自治县境内多紫色砂页岩,富含多种矿物质,特别是对健康有益的硒元素。麻阳又是“中国冰糖橙之乡”,冰糖橙年产量达到40万吨。利用这一独特优势,当地大力发展以优质冰糖橙为主的长寿特色生态农业。

为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做优、做强农业产业,麻阳创建了“长寿硒品”区域公用品牌,并根据当地产品特点打造出“1+1+N”区域品牌发展模式,包含“1”个单品类区域品牌“麻阳冰糖橙”,“1”个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长寿硒品”,旗下涵盖“N”个特色农产品子品牌,有麻阳猕猴桃、麻阳黄桃、麻阳小籽花生等。

麻阳以区域公共品牌“长寿硒品”整合县域资源,通过多元丰富的产品配合,传播地域文化,促进产业融合,推动农业产业实现品牌化、市场化,不断提升麻阳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发挥麻阳特色的农业品牌名片效应。

(麻阳携手惠农网共同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麻阳通过优质产品的开发和品牌培育,进一步引导农民改变传统认识,建立起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从源头上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贫困地区农产品的优质、优价,帮助贫困农民增收致富。

新链路:打造“互联网+农业”营销通路

好的产品与品牌,值得叫“响”且叫“座”。为进一步扩宽销售渠道,提升传统农商平台和互联网资源的融合,打通线上线下销路,解决农产品触网销售难题,一方面,麻阳加大产销对接力度,引导大型农贸市场、超市、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涉农与电商企业,与电商平台加强合作,实现线上的产销对接;另一方面,将优质特色农产品通过线下推介,让“家乡的味道”走进千家万户。

2019年12月5日,麻阳联合惠农网举办了“消费扶贫·爱心助农”麻阳冰糖橙长沙推介会活动,各地采购商与冰糖橙专业合作现场签订麻阳冰糖橙采购协议订单金额超2200万元。

(“消费扶贫•爱心助农”2019麻阳冰糖橙长沙产销对接活动现场)

此外,政府多次组织当地涉农电商企业、种养大户等,积极参加湖南省第四届扶贫年货节、农产品电商直播等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整合营销,不断扩大麻阳农产品销售半径和销售渠道,助力销得更远、卖得更好。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麻阳在农村电商“五有”发展新模式基础上,精准扶贫,促进了人、产业、渠道的全面升级,夯实了农业电商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将持续带动农民的增收致富。


内容来源:湖南微扶贫

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