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妈妈后为什么经常控制不住发脾气,或许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导语:

朋友是大学辅导员,春节到现在一直在家带娃,孩子这几天嗓子哑得厉害,问我有没有什么方法。我让朋友拍了孩子的舌苔,询问了一些症状,然后给她罗列了一堆具有滋阴清热作用的食物,让她换着花样给孩子做,每天汤汤水水地喝起来。

一个问题算是解决了,闲聊间朋友问我在家日日跟神兽相处,情绪状态可还好?她表示在家带娃别的都行,就是孩子一不听话,她就火大,脾气蹭蹭往上窜。可是孩子嗓子不好,又只能憋着,硬生生的把火压下去。昨天终于没忍住,把儿子揍了一顿,孩子哑着嗓子哇哇大哭的模样又让她心疼不已,赶紧给儿子道歉:宝宝对不起,妈妈不该打你。

妈妈忙碌的一天

我说你每天至少拿出15分钟最好半个小时的时间留给自己,听点轻音乐,敷敷面膜,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做,静心冥想一会儿也是极好的。

朋友直呼不可能,每天忙得脚打后脑勺的,一点时间都没有。早上7点起床做早餐,收拾完基本8:30多,9点钟安排孩子上网课,她处理一些工作,然后就该做午饭了。下午还要陪上课,工作,然后下楼遛娃。傍晚回家做饭吃完收拾妥当就七点多了,洗洗一天的衣服,陪孩子练会儿琴,很快就到了哄娃睡觉的时间。忙碌了一天,她经常是哄着孩子就睡着了,有时候没睡着,就起来总结一下当天的工作,做一下第二天的计划。

总之就是真得抽不出来哪怕15分钟的时间!

妈妈的烦恼来自哪里?

这点我深刻理解,因为这是太多妈妈的常态,新时代的妈妈们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全世界,却唯独没有时间来照顾自己。

曾几何时,我还朝八晚五上班的时候,晚上和周末都是最忙碌的时候,那时候经常跟身边人开玩笑:对我来说,上班才是休假。

家里有宝宝的妈妈都懂得,他们永远无法安静地待着,总是想找你陪他玩儿。孩子在身边,我没有独立的时间可以安静做自己的事情,与客户沟通的时候,只有播放动画片才能让女儿不打扰,一天的任何时刻我都要全程待命,时间被割裂成无数碎片。

有那么一阵,我有点无所适从,甚至常常烦躁,整个人处于压抑的状态。

大家是否有过这种感觉?当你马不停蹄地为这个家操劳,一开始你会心甘情愿地做任何事情,因为所有的付出都是因为爱而心甘情愿;然而日日连轴转之后,当发现手头的事儿都变成了分内的事情,不得不做时,自身的能量就会渐渐被消耗,精力被掏空,心里充满着烦闷与焦躁。

陪伴孩子会为什么会“身在曹营心在汉”?

有一天Ada让我陪她玩儿兽棋,而我手头有好几个方案还没做,我只能硬着头皮陪她下。下期的过程比较漫长,我着急又无奈,Ada抬头看了我一眼说:妈妈你为什么皱着眉头?

我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我只是表面上在陪孩子,其实心里想着全是自己要做的事情,内心焦躁不已。想到白天没时间做,晚上又要熬夜,我就没好气的甩了脸色:你能不能自己玩儿会,不知道妈妈要工作吗?天天缠着我我什么也不用干了!

Ada抬起头,怔怔的看着我,一脸的委屈,我立马软了下来:孩子找妈妈玩儿有错吗?只有无能的人才会冲孩子发脾气。

疼爱孩子--全身心地照顾孩子---忍不住吼叫孩子---自责后悔…… 很多妈妈都经历过这种循环模式吧?!

为心灵打造一个静谧的空间

说说我是怎么做的吧。

每天我都会跟Ada和爸爸商量好,给我15分钟独处,这段时间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来打扰我。

我单独呆在一个屋子里,盘膝而坐,闭上眼睛深呼吸,吸气时关注自己的身体,呼气时将气息降落到腹部以及骨盆,跟随着呼吸的节奏,感受自己的内在,与身体建立连接。

如果有什么事情觉得不开心,就感受一下它给身体哪个部位带来不舒服,将呼吸导入那个不舒服的部位,观察它、全然地去经历它、不要抗拒。这么做时内心可能会逃避或害怕,勇敢地面对它,只需要短短的一分钟,你就会发现感觉自己开始有变化。

渐渐地你会感觉到它的离开,情绪就是这样,它们只是需要被接纳,当面对并接纳它的时候,也就是它离开的时候。15分钟后,周围的一切都没变,但是内心的感觉却发生了变化,就像闭上眼睛再睁开,整个世界都会变得明亮。

对我来说,这15分钟尤为珍贵,它在很大程度上驱逐了心中的负能量,清除了内心的焦虑,让我的头脑更清晰,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事情。

【包麻麻总结】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每个妈妈都会为家庭和孩子付出很多,而一味地付出就容易出现负面情绪,身心俱疲会让人失去弹性,这种精力耗尽的状态,如果不好好关照,沮丧、愤怒和疲倦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而不由自主地传递给家人和孩子。

所以请妈妈们不要做个殉道者,每天至少拿出15分钟来照顾自己,如果这么一点时间都不肯留给自己,怎么可能让内心充满平和和喜悦呢?

我是包麻麻,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