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龙通村:四年时间换新颜 走上发展“快车道”

(新化县琅塘镇龙通村种养专业合作社经果林基地)

(干净明亮的河道)

(2018年7月修建成功的檀木湾桥,方便了附近几个村数百村民的出行)

(刘永华正在高兴地和大家分享着自己的脱贫经历)

(刘新兵家的造纸基地)

娄底新闻网讯(记者 李静芳)平坦的水泥路,整洁舒适的砖瓦房,一张张淳朴的笑脸,山青水绿……这是记者走进娄底新化县琅塘镇龙通村最直观的感受。

而几年前的龙通村,还是一个村容村貌破旧,基础设施落后的贫困村。自2017年娄底市委宣传部联点帮扶龙通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建平多次到龙通村走访调研,组织现场办公等,为龙通村量身定制脱贫方案,这个贫困的山村从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村容村貌更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2018年正式脱贫。

近年来,龙通村在市委宣传部牵头帮扶下,紧紧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安全饮水和“两个完善”的脱贫标准,实施“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工程,抓好政策落实,全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善,大大提高了群众幸福指数。

据了解,2019年,龙通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9户594人,至2019年底,已脱贫182户584人,仅剩7户10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为0.33%。

加大帮扶力度,夯实增收基础

刘永华是龙通村村民,今年52岁,由于本身家底薄,再加上自己身患糖尿病,一家子生活非常拮据。面对如此困境,刘永华没有气馁,在扶贫工作队与村支两委的帮助下,申请了4万块钱小额信贷喂养豪猪,开始了他的养猪脱贫致富路,成为了龙通村的一大“特色”。后受疫情影响,刘永华改喂母猪,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已经卖出了2万多块钱的小猪崽。

刘永华每天早上5点多起来喂好猪后,再外出打零工,晚上回来继续喂猪,除此之外他还是一名生态护林员,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努力,刘永华于2015年正式脱贫。

“当初咬牙借钱建了一栋三层楼的房子,负债20多万元,这几年已经全部还清,我自己病也好多了,不需要再去住院,每月按规定吃药就行,准备再干个几年,60岁就安心退休养老。”如今的刘永华,日子越过越好,一家子生活得有滋有味。

刘新兵,金凤人,妻子家是龙通村贫困户,为了改变家庭贫困状态,他来到龙通村生活。2009年,刘新兵种植了200多亩金银花,收入却捉襟见肘,于是他转变观念,开始重拾早年间做过的手工造纸技术,承包了附近村民的用纸需求。在他的努力下,一家人于2017年成功脱贫,现如今年收入可达到7、8万元,一家人也从简陋的木板屋,住上了大气、舒适的楼房。

近年来,龙通村享受产业帮扶的贫困户达到189户594人,其中直接帮扶185户585人、股份合作189户594人;成立产业合作社,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20多人;三年来共投入产业资金181万元,发展稻田养鱼、生猪养殖、经果林等主导产业,为贫困户分红5.1万元;设置公益岗位,组织技能培训,发展自主产业,累计为贫困户奖补资金131万元。2018年,新化县琅塘镇龙通村成功脱贫,提前一年完成脱贫目标。

聚力补齐短板,提升村容村貌

“以前我们到对岸去只能就近从河里过,要么就还要绕几公里的路,我有一次去干农活,一下就滑到水里,危险得很咧。”龙通村檀木湾组的戴昔美老人告诉记者。

两年前,龙通村檀木湾组与其他村的连接处因为没有修建桥,附近几个村的居民都只能选择淌水过河或者绕行,再加上龙通中心小学就在附近,给当地人带来诸多不便,更因为河道涨水,经常会有老人和小孩掉入水里,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得知这一情况,驻村工作队主动对接,积极行动,经过多方努力,总长23米,宽6.5米,可承载30吨重量的檀木湾桥在2018年7月正式建成。

“这座桥圆了两任村支书的心愿。”市委宣传部驻龙通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李琎告诉记者。

“我们现在出行,包括小孩子上下学都非常方便,特别感谢娄底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和扶贫队的同志们帮我们把桥修好。”戴素玲老人激动地说道。

据悉,龙通村三年时间在基础设施方面共投入资金800多万元,硬化通组道路15km,4.5米加宽公路3.1km,新挖毛坯公路3.16km;新修河提护坎1200多米、水渠3460米,修缮加固山塘水库5座。公共服务设施投入资金120余万元,新建集党务、村务、政务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新建老年活动中心、留守儿童之家、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村级文化广场。总投资约1040万元的龙通完全小学今年正式开始新建,解决村里孩子上学难问题,村民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来源:娄底新闻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