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許可馨”事件 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都要“長點心”

之前寫過《疫情下,怎樣讓我們的孩子不再成為郭某鵬》,這兩天許可馨事件被熱議,這其中關於育兒、教育方面的話題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怎麼讓我們的孩子不成為下一個“許可馨”呢?

許可馨其人其事

許可馨,蘇州中學畢業,後就讀於中國藥科大學,2019年畢業後到美國的匹茲堡大學(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藥劑學院讀碩士。疫情期間,他在新浪微博上大放厥詞,說“反正中國人就是喜歡把過苦日子當美德唄,怎麼那麼賤骨頭”;“反正作為留學生我一點不想回國,不是什麼大局為重,老孃從來不把集體利益放在眼裡,單純就是覺得回國像犯人一樣”;“如果我有醫生朋友在武漢一線,我會希望他們臨陣脫逃”;”回國像犯人一樣,機場滯留十幾個小時,發黴的臭旅館裡喝帶雜質的髒水坐牢十四天,食品安全讓人心慌,我在大農村小別墅裡每天一美元的肉蛋奶不斷供,街上沒人隨便溜達,過得挺好的”等等吧,其不當言論引來網友怒噴,也引起了社會關注,其賬號也被封。

許可馨的教育出了哪些問題

許可馨曾經這樣自爆身世,一系列的話語凸顯了其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缺陷。

首先是世界觀、價值觀扭曲。許可馨如果說的是實話,那她肯定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那麼她接受的教育就是“投機取巧”、“拍馬鑽營”、“金錢至上”。也正是這種價值觀的不斷影響,才有了她如今的不當言論。其次是不懂感恩,自私自利。許可馨曾經享受著國內優質的生活和教育資源,最終還被學校推薦出國留學。可是她卻在疫情期間自稱“從來不把集體利益放在眼裡”,“覺得回國像犯人一樣”,還把14天隔離觀察比做“在發黴的臭旅館裡喝著帶雜質的髒水坐牢十四天”。她的心中只有自己,她世界如此的渺小。

最後是功利主義、人格扭曲。據說初中同學爆料,許可馨初中的時候學習成績很好,但是沒有多少同學喜歡她,因為她說話比較毒,讓人感覺不舒服!這一點從他的微博中也能看得出來,再加上從小我們都被“唯分數論”的功利主義所左右,讓思想品德教育、愛國主義形同虛設,這也讓本就性格扭曲的許可馨更加的偏激。

不成為“許可馨”我們的教育需要做哪些努力

1、家庭教育來說,我們的家庭是怎樣教育孩子的?他們平時怎樣言傳身教影響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好的老師。中國自古有“上樑不正下樑歪”的訓示,優秀的父母,不在於權有多大,錢有多少。唯有在每個關鍵的階段,陪伴孩子共同成長,從一言一行,從身邊小事著手,精心引導,不驕不縱,才能培養孩子健康的身心和正確的“三觀”。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必然會導致孩子偏離健康的成長軌道。

2、學校教育來說,我們的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在愛國教育、在三觀培育面,在理想道德教育等方面有那些不足?德才兼備中的“德”我們如何考評,在我們選拔人才時候,真正重視過“德”嗎?我們的在校教育是不是過分強調了“分數”而忽視了其他;過分強調了學習知識而忽視了學習做人;過分強調了“技巧和能力”而忽視了“人格和品德”。我們再不能因為孩子成績優秀,就忽視了孩子其他方面的缺點!

3、社會教育來說,我們大人們每天會給孩子怎樣的示範?我們的言行是否一致?我們崇洋媚外的心理是否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我們只看結果,不管過程的功利主義是否影響孩子?社會中是否經常存在各種各樣不公平、不公開和資源不公的現象?我想這些問題都是需要全社會和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和解決的。

我是“家有小鬼娃”的Sophie媽媽,希望與各位讀者一起交流,一起學習,互相取長補短,有時間還會繼續分享我的心路歷程,讓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