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毁掉一个孩子?包办一切

聪明的父母知道,陪伴孩子只能是伴其左右,护其安好,而不是全方位的事无巨细的代劳。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教会孩子和世界相处的能力,这才是你对他最大的帮助和保护。


1、父母学会示弱,不要拿家长权威压制孩子


许多父母总觉得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孩子必须听我的。


杨明就是一个控制型的母亲,她总是用妈妈的权威,来强迫孙杨按照她的预设轨迹成长,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孙杨失去了自我,完全依赖妈妈,一切以妈妈为上。


孙杨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为了妈妈就是死也要死在水里。



胡可在一档节目中传授自己的育儿心得时说:男孩子的妈妈一定要懂得示弱,让你的儿子有机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父母示弱,孩子才会强大。


2、教会孩子面对问题,解决冲突的能力


解决冲突的过程,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


杨明的救火队员角色,完全剥夺了孙杨解决冲突和问题的能力,孙杨在面对冲突时,总是用极端手段去处理。


简尼尔森说:没有感受过“我能行”的孩子,会产生“我不够好”的信念。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去面对冲突和问题,让孩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建立自信心。


3、父母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


亦舒说:喜欢一个人,总觉得他是天底下最笨的,处处都要人操心。


杨明就是一个这样处处操心的父母,他不允许孙杨吃外边的食物,比赛时要全程陪同,上台领奖要穿她指定的运动服。


在杨明心中,孙杨是她的私有物品,你们谁也别想抢走。


在她的控制下,孙杨成了杨明手中的傀儡。


心理学家西维尔亚说:这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指向分离,那就是父母的爱。


恰到好处的爱,不是用力付出,而是得体退出,该放手时就放手。



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是培养出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孩子。


愿天下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有度,别让你的爱出力不讨好,出力不见功。


父母之于孩子,应该如灯盏,而非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