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上哈佛,29岁成终身教授,年轻的她凭什么和美国财长对话?

在2018年初,达沃斯经济论坛举办了一场“重塑全球金融体系”的讨论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IMF总裁拉加德、美国财政部长姆钦、黑石创始人拉里芬克、德意志银行集团主席阿赫莱特纳等人。

但是,在这次会议中,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一名35岁的亚州青年女性。

她和美国财政部长姆钦比肩而坐,侃侃对谈,其口才、学识、气势丝毫不落下风的那一幕场景,更是在无数人的眼中惊艳,并在众人的心底掀起阵阵涟漪。

此外,她还参加过G7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长的小型闭门会议,而这样的会议也只有世行行长和一些国际金融巨头才有资格参加。

她,就是世界宏观经济学领域中的翘楚,杰出的青年经济学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终身教授金刻羽。



01 她是17岁考进哈佛大学的中国少女

金刻羽说:她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是靠本事说话,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有强大的专业功底才会给一个人带来足够的自信。

也许你会好奇,如此年纪轻轻,却能够在学术界拥有如此不凡的成就和地位。

她的父亲,是我国前财政部副部长、前中金公司董事长、亚洲投资银行首任行长金立群。

读初中时,在父母的指引下,她已经通读了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14岁时她被送到美国留学,并就读于纽约的哈瑞斯曼高中……

但是,父母和家世也仅仅只是她的助力而已,她的成功之路,最终仍然是靠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14岁的金刻羽被父母千里迢迢送到美国读高中,远离父母家人的她只能寄宿在当地的美国人家里。

好在她的适应能力很强,而且还很努力,凭着聪慧和勤奋,很快就成为了学校里的佼佼者。

高中毕业时,17岁的金刻羽凭着优异的成绩和表现,顺利拿下了哈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此后数年,她一直在哈佛求学,直到26岁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



02 哈佛里勤奋的中国女孩,在学海中逆水前行

作为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并不会手把手地教每个学生,更不会像填鸭子那样将知识一古脑儿地灌输给学生。

对于学生来说,考进了哈佛大学,也并不意味着一切就会变好。

哈佛大学的真正魅力在于:它重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希望每个学生对待学术中的问题都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

哈佛的学习环境是宽松的、自由的,但同时也对学生的自律性和自控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所以,哈佛大学里的氛围看似宽松,实则充满压力和竞争。

她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个学习目标,还制定了严格的时间管理,然后对自己进行严格的约束。

每逢周末,同学们去酒吧喝酒,她则自己一个人看书。她也不像其他同学那样,通过放纵的生活来释放压力。

每当她在疲累的时候,每当她需要将精神和内心世界中的压力宣泄出来的时候,她就来到学校教学楼的走廊尽头,那里有一架钢琴,她会坐下来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弹琴。



通过弹琴,不仅得到了放松,更培养了她的专注力。

是的,金刻羽不管做什么事都非常专注。她总是专注于眼前的工作,既不会三心二意,也不会心浮气躁。

或许是受父亲的影响,金刻羽在哈佛大学攻读的是经济学专业。不过,她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领域的专业学习。

对语言、艺术、音乐、历史、人文、哲学等,她也表现出了广泛的兴趣,还选修了这些课程。丰富的知识面不但拓宽了她的视野,更为她在未来成为宏观经济学领域中的专家打下了基础。

03 29岁的经济学终身教授,年纪轻轻却成就斐然

2009年,全球爆发了一场金融危机。同一年,26岁的金刻羽获得了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或许是这场金融危机带给她更多的思考和启发,年轻的她选择前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任教。

因为伦敦是全球的政治、文化、商业和经济中心,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经济学领域方面拥有非常强悍的学术研究实力。

此后,金刻羽在这所学院潜心于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三年后,年仅29岁的她凭籍出色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绩,成为学院最年轻的宏观经济学终身教授。

在春天播下的种子,只要能够用心照料,浇水、锄草、施肥、剪枝,到了秋天必定硕果累累。金刻羽的人生就是这样。



良好的教育,再加上她自己的自律、勤奋和努力,成功自然指日可待。

29岁的金刻羽,还在《金融时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欧洲应向亚洲取经》的文章。

世界经济学界最有份量的杂志《美国经济评论》上也出现了她的名字。与此同时,她还成为了《经济研究评论》的编辑委员会成员。

随后,才华出众的金刻羽又先后被耶鲁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清华大学等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聘任为客座教授。

她不但精通经济学的理论和数据,而且对中国经济问题也有研究。

由于她从事的研究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央行制定货币政策,因此在2014年,还成功入选“2014年全球青年领袖”。

或许你认为,金刻羽的成功离不开她的父亲和家庭。

但你又可曾想到,如果自己都不够努力,再好的家庭条件,再强大的助力,也很难将一个人推到成功的顶峰。

正如金刻羽说:每一个成功的人,都要靠超级努力和自律,这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所以,与其将自己的失败和别人的成功都归因于环境,不如先从自己的身上寻找原因。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取决于自己的认知和选择。

天道酬勤,愿你,多加努力!

如果,你也曾经浮躁过,或者现在正浮躁的你,已经吃够到不好好读书的苦,希望有所改变的话,建议你重新捡起书本。

这里有一个让你重新书写人生的机会——来聚创学历,重新开启人生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