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示范区】扶贫,一要靠真情,二要靠思维

“刘书记,您又来了!真的感谢您,有您的帮扶和关心,我什么困难都不怕!”祝楼乡西圈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杜年福哽咽着说,“我一定能站在您的肩膀上,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杜年福命运多舛,丈夫早年离世。自己含辛茹苦拉扯两个孩子艰难度日。2016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先后享受到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救助、健康扶贫等,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谁知,又罹患肿瘤。刘红刚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杜年福家,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经过协调,杜年福顺利住进郑州大型医院,接受治疗,手术顺利,返家康复。这不,刘红刚在前一天夜里查看疫情防控到午夜,第二天上午八点,又带着浓厚的关切,来到杜年福家进行慰问。祝楼乡群众都说:“刘书记关心群众,众所周知。杜年福只是刘书记心系群众的一角。”

刘红刚是郑州大学高材生,放弃城市优越环境,来到平原示范区工作。先后经过机关、乡镇的历练,展现出了高超的驾驭能力。而祝楼乡是平原示范区的核心区,全区90%以上的建设任务集中在此。“派谁去祝楼乡掌舵?”示范区管委会决策层不约而同的指向了刘红刚。

项目化运作、人性化征迁,祝楼乡各项工作风生水起,势头迅猛,却又平安和谐,安然无澜。尤其是扶贫工作更是紧扣关键,凸显成效。全乡催生产业扶贫基地20余个,带动贫困户150人;培训人员300人次,转移就业200余人;实施金融扶贫户贷户用贷款60户123万元,拔得全市头筹;群众对扶贫满意率达99.5%以上。在省市相关扶贫检查中,祝楼乡均获较好等次以上。

“搞好扶贫工作,要有两件法宝:一件是真情,一件是思维。”刘红刚深邃的说。

把群众当亲人,就能催生动力

“因为种种原因,有的群众陷入暂时困难。我们要结穷亲,视为亲人,从感情上接纳,生活上帮扶。”刘红刚既是对干部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鞭策。不论刮风下雨,不论酷暑寒冬,每周入村3天,是他雷打不动的惯例。他随身携带有笔记本,谁家的住房墙面有裂缝,谁家的残疾人少轮椅,他记得一清二楚。一个月时间,他走遍了全乡195户贫困户,笔记本记满了3本。北胡庄村贫困户杜学俭没有办理慢性病卡,他就亲自安排协调。慢性病卡办成了,他又手把手教杜学俭如何使用。杜学俭说:“看到每月报销的几百元补助,就想起了刘书记。”刘红刚先后为群众解决各类问题200件次。祝楼乡高强度的工作,刘红刚每天睡眠不足6个小时,但他总是精神饱满,神采奕奕。有人问他诀窍。他乐呵呵的说:“从心里把困难群众当作亲人,真心实意为亲人办实事。看到为亲人解决了困难,看到了他们脸上的笑容,就不觉得累了。”

唯有笃信深思,方能破解难题

“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时刻,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其深刻的背景,也寄托着困难群众的期望。我们只有认真分析,抓住关键,把准症结,才能破解难题,全面决胜。”刘红刚如是说。

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起动机,然而,曾几何时,曾经发生过给群众发钱发物懒汉式扶贫的顽疾。刘红刚经过调查研究,系统理出了明晰的思路:依托社会捐赠资金,注入到带贫企业或公司,听取多数贫困户意见建议,购置合适的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租赁给合作社。贫困群众分红获利。同时,鼓励贫困户进行土地流转、转移就业等,实现由种植向股东、农民向工人的华丽转身。这样的利益联结机制,激活了贫困户的内在动力,也焕发了土地等沉睡的资源生机。如今,祝楼乡“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扶贫模式,正在源源不断的迸发着扶贫巨大动能。100余户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