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大線”:房地產的“胡煥庸線”

“與城市共發展”

城市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載體,房地產業因城市而生,因城市發展而不斷髮展、壯大、成熟。在城市分化已成行業普遍共識的當下,看清城市價值是房地產企業及相關金融機構優化城市佈局、指導項目運營、降低投資風險的關鍵一步。


房地產城市市場價值指標——




基於對中國房地產行業長期觀察和研究的經驗,建誠晟業建立了“2020 中國城市房地產市場價值研究指標體系”,包括 3 個一級指標、14 個二級指標、105 個三級指標,從城市硬實力、城市價值潛力、房地產業發展三個層面,綜合評價各城市房地產市場價值:

在關注城市硬實力的同時,同時考察其“軟價值”,通過土地資源、生態環境、科技創新等二級指標,評價城市未來發展潛力和價值持續增長空間。


疫情對各城市發展帶來顯著的短期衝擊,各地醫療配套設施將得到更多關注,不會改變人口、產業向城市集中的大趨勢。此次研究新增二級指標“城市治理&配套設施”,通過床位數、執業醫生數等指標評價各城市公共設施配套水平,更加準確地反映各城市的長期發展潛力。人口方面,在廣泛使用的常住人口指標基礎上增加就業人口指標,同時結合社保繳費人數、用水用電等指標,對當地就業人口、常住人口的潛在低估水平進行估算,更全面地反映當地潛在購房人群規模。在考察各地經濟規模和發展水平的同時,通過財政安全度(財政預算收入支出比)、金融安全度(存貸比)等指標,綜合評價各城市的經濟穩健性,以發現經濟發展更加均衡、財政和金融風險較小的城市。


房地產城市能級——




基於對房地產區域發展階段和主導因素的理解,建誠晟業構建房地產市場價值評價模型,從城市硬實力、城市價值潛力、房地產業發展等三個維度對城市房地產市場市場價值進行量化評價。基於評價結果,建誠晟業將中國 337 個地級以上行政區(覆蓋所有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地級市、自治州、地區、盟)進行了分類,共包括六級,分別為:3 個特級城市、10 個一級城市、25 個二級城市、43 個三級城市、79 個四級城市、178 個五級城市。


2020 中國房地產市場價值高等級城市(包括特級、一級、二級等),主要包括分佈在三大都市圈和中西部的區域核心城市。


東北及中西部多個省會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價值得分相對較低,如長春、太原、哈爾濱、石家莊、蘭州、烏魯木齊等僅列為三級城市,而位於東南沿海的少數發達地級市表現突出,如佛山、珠海、無錫、南通、溫州等,城市房地產市場價值等級達到二級,實現了價值等級相比行政級別的“躍遷”。


結果顯示:2020 中國房地產市場價值高等級城市共 38 個城市,這些城市構成了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絕對主流,對市場未來發展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將繼續成為房地產企業和金融機構的主要關注區域。


不同等級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顯著,高等級城市在人口、經濟總量、收入水平等各項指標上均有明顯優勢。


2019 年,3 個特級城市和 10 個一級城市的 GDP 均值分別為 3.35 萬億元和 1.65 萬億元,而二級和三級分別為 7719 億元和 3772 億元,四級和五級城市分別為 2235 億元和 999 億元。高等級城市(特級、一級、二級)總數僅 38 個,相當於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數量的 11.3%,但其 GDP 總額達 45.8 萬億元,佔全國比重為47.1%。


與 GDP 表現類似,城市等級越高,人口規模越大,當地收入水平、儲蓄越高。2019 年,特級城市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 69966 元,一級和二級城市均超過 5 萬元,而三級至五級城市均值約為3.7萬元,約為一二級城市的七成左右,僅相當於特級城市的一半。



房地產地理佈局——


房地產市場是一個城市社會發展水平最綜合、最極致的表現,反映了城市人口規模與結構、財富水平、城市配套與治理水平。近年來,中國城市的發展分化在房地產領域愈發明顯,形成了明顯的地理分別格局。在中國城市房地產市場價值地理分界線——齊大線以東區域也是如此,高等級城市集中分佈在少數區域,帶動、支撐了全國經濟和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進一步觀察中國房地產市場價值高等級城市的地理分佈特徵,與齊大線相結合,建誠晟業梳理出中國城市房地產市場價值骨架:三圈三橫兩縱金三角。


中國城市房地產市場價值骨架——三群三橫兩縱金三角,其中三圈指長三角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粵港澳大灣區;三橫指長江中游橫、西(安)連(雲港)橫、太(原)青(島)橫;兩縱指海峽縱、哈大縱;金三角即西南金三角。具體如下:

長三角都市圈:主要包括上海、蘇南、浙北以及皖東的 18 個城市;
京津冀都市圈:由北京、天津和北京周邊的幾個河北城市構成,主要有 7 個城市;粵港澳大灣區都市圈:以深圳、廣州為核心,由珠江口兩岸、經濟與社會聯繫緊密的 11 個城市構成;長江中游橫:由分佈在長江中游的 13 個城市組成,以武漢、長沙為重心,西至宜昌、東至蕪湖,涵蓋湖北、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西部;西連橫:西起西安、東至連雲港,主要包括豫北、魯南以及蘇北的 14 個城市,基本與西安以東的亞歐大陸橋重疊;太青橫:西起太原、東至青島,主要包括河北中部、山東西部與半島地區的 12 個城市;海峽縱:主要分別在臺灣海峽西側,北起浙江台州、南至福建泉州,涵蓋浙江、福建兩省沿海的 8 個城市;東北縱:北起哈爾濱、南至大連,由東北三省的 6 個城市構成;西南金三角:由成都、重慶、貴陽構成金三角,涵蓋川渝貴三省市共 7 個城市。


中國城市房地產市場價值地理分界線——齊大線


由於房地產市場與人口高度相關,建誠晟業在研究中發現,與中國人口分佈中存在的胡煥庸線一樣,中國城市房地產市場價值分佈也存在一條明顯的分界線——“齊齊哈爾-大理分界線”。
從 2020 中國城市房地產市場價值等級分類結果來看,高等級城市普遍集中於齊大分界線以東;分界線往西、甚至分界線終點至邊境線的城市,房地產市場價值等級普遍較低,高等級城市寥寥無幾,僅有個別省會城市被評價為三級城市,沒有二級及以上城市。
從市場規模來看,齊大線以東的城市人口規模佔到全國 70%以上,房地產市場規模佔到全國 75%以上,房價更是普遍高於齊大線以西城市。從當前國內產業、人口的發展方向來看,齊大線以東的城市是最重要的流向集中區域,未來也將是房地產市場發展的主要區域。


居民財富和人口特徵——




相比常住人口,就業人口能更準確地反映當地人口規模。實證分析顯示,外來人口(即常住人口-戶籍人口)佔當地常住人口的比例與城鎮就業人口占比(即城鎮就業人口占城鎮人口的比例)緊密相關,兩者均是當地人口吸引力的重要指標。


通過各種指標的交叉分析,能夠對常住人口和就業人口的低估水平進行估算,這是建誠晟業挖掘真正具有人口吸引力、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城市的一個嘗試。2020 年,國家將組織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建國以來的第七次)。


外來人口一般更為年輕、工作人口占比高(單身比例高,或雖有家庭但攜老人、小孩外出務工相對少)。數據實證分析顯示,各地城鎮就業人口占比可視為當地人口規模或就業人口的估算指標,城鎮就業人口比例高且規模大,表明當地就業人口被低估(進而導致抽樣調查獲得的常住人口規模偏低)的概率更大,當地房地產市場的潛在購買力更為突出。


通過各城市城鎮就業人口絕對規模和低估指數的散點圖可以看出(超過 500 萬人的城市共有 10 個,除京滬廣深外,還有蘇州、杭州、東莞、成都、重慶、天津等 6 個城市;為清晰展示更多城市,隱去這 10 個城市):大連、無錫、廈門、紹興、惠州、貴陽、金華、台州等地就業規模較為突出,且就業人口低估指數高(多為各地省會和長三角、大灣區城市),表明這些城市能夠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房地產市場具有長足的發展空間。



以人均儲蓄和可支配收入為例,通過其交叉分析可以發掘三類有特點的城市:

一類是北京、上海、廣州、杭州、蘇州等全國特級城市和一級城市,人均儲蓄和可支配收入均處於全國較高水平,這類城市居民財富水平突出,各類住房均有較高的市場需求。


蘭州、海口、西安、瀋陽、成都等城市雖然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對一般,但人均儲蓄超過 7 萬元,位居全國前列,作為省會城市吸引全省高收入人群的聚集,是其人均儲蓄較高的重要原因,除普通住宅外,這些城市的中高端住房需求面臨更大機會;太原、鄂爾多斯、克拉瑪依等以煤炭、石油等能源行業發展為特色,儘管近年受行業景氣影響財富增長受限,但居民儲蓄仍在全國前列,市場仍有一定機遇。


經濟發達地區的地級市(在本次研究中多被評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價值二級城市”甚至“一級城市”),如中山、鎮江、泉州、湖州、舟山、嘉興、紹興等,雖然這些城市人均儲蓄並不突出,但就業人口多,工資水平高(人均可支配收入 5 萬元以上),吸引外來人口就業,其中端置業需求更為突出,高端樓盤需求相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