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贵州 | 苗族古歌

我们看古时

哪个生最早

哪个算最老

姜央生最早

姜央算最老

姜央生最早

姜央不算老

——《苗族古歌》节选

苗族古歌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衍变和丰富,让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保存了自己的记忆,传承了自己的文化。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是谁?这些人类最基本的问题,都能在苗族古歌中找到极富诗意的解答。

《苗族古歌》将于5月2日周六20点30分在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贵州6频道)播出,敬请届时收看。

从开天辟地道到祭祀祖先;从婚丧嫁娶到农事耕作;从氏族管理到人文法典,苗族古歌包罗万象,是苗族人世世代代口传心授的经典,是苗族人生产生活的百科全书。苗族古歌承载了苗族人的文明史。

苗族男女老少都在唱苗族古歌

2006年,苗族古歌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确定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苗族古歌流传在苗族三大方言区,分别是东部(湘西)、中部(黔东)和西部(川黔滇)。演唱者多为年长的祭师和歌师。苗族古歌讲求音韵,有三言体、五言体、七言体、长短句。语言简练匀称,通俗易懂,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苗族民间文学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农闲时寨老们聚在一起唱古歌

苗家人无论在酒席场合,在节日里,还是在婚丧礼仪中,都要进行苗族古歌盘唱。主客双方对坐,主方歌手唱一段问一段,客方歌手答一段再反问一段,相互问答,一唱就是几天几夜,唱到精彩处,满屋欢笑;唱到悲哀处,满屋流泪。

祭祀时苗家人唱古歌

苗族人对唱古歌

传承古歌的方式有祖传、家传、师父传授等。苗族古歌口传心授,世代相传,集中地体现了苗族先民对天地、万物及人类起源的朴素世界观,歌颂了人类艰苦奋斗开创历史的功绩, 表现了古代传统苗族社会众生平等的社会观念,表达了苗族人认为万物有灵、生命神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哲学思想。

唱苗族古歌的苗家妇女

孙子跟着爷爷学唱古歌

从湘黔东部唱到川滇黔西部,从远古洪荒传唱到今朝岁月,世世代代的苗家人传唱着祖辈留下来的苗族古歌,他们歌唱生命,歌唱生活,歌唱一个民族的梦想与希望。世世代代的苗家人传承着鲜活的传统文化,演绎着他们生生不息的民族故事,谱写了苗族人民一曲又一曲的华美乐章。

每周六20点30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栏目《记忆贵州》将在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贵州6频道)播出,敬请收看!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