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史杂谈:秦朝仅存十五年,但其在历史上的重大贡献影响深远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比较短命的王朝,从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韩、赵、魏、齐、楚、燕六国,统一全中国开始,到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结束,历经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秦三世子婴,仅仅存在了15年(虚年)。但是,正是这个相对短命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作出过重大贡献,具有不可忽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秦王朝打造出的无比辉煌骄傲的业绩,足以让后世惊羡称奇,留下了无数震撼人心、惊天动地、影响深远的精彩传奇故事。

在秦穆公、秦孝公等历代君王励精图治、变法改革、经济发展、积累强大的基础上,秦王嬴政大展宏图,势如破竹,一举灭掉六国,统一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多民族的国家,由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全国设置36个郡县,分设三公九卿制度,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标志着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秦朝所设置规划形成的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政治格局,一直沿袭传承至今,为中国政治制度创立奠定了中央集权、分级施治的基本框架基础。秦朝时期,为防外敌入侵,大兴土木,倾尽举国之力,建立了世界上雄伟壮观、独一无二的伟大的万里长城,还有位于西安市的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陵兵马俑,两千多年以后,仍然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成为不可复制的中国符号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同时成为现代文化旅游的绝美景观,令世人震惊,赞不绝口。秦始皇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


那么,曾经横扫六合、气吞八荒、睥睨天下、傲视群雄的如此强大不可一世的大秦王朝,为什么竟能在短短十几年后一夜之间顷刻土崩瓦解荡然无存,成为一个往昔的故事?为什么曾经叱咤风云、纵横千里、泰山封禅、威风八面的秦始皇嬴政,竟然会在十几年后东巡途中在河北邢台突然驾崩,“沙丘之变”给后世留下千古之谜。

西汉文学家贾谊曾在《过秦论》中指出,秦朝迅速衰败灭亡的原因,主要是不使仁政,残暴高压,荒淫无度,失去民心。“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唐代文学家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深刻分析指出了秦朝迅速败亡的真实原因,那就是:1.好大喜功,大兴土木;2.狂妄骄横,奢靡浪费,过度透支社会财富,没有很好落实休养生息;3.政治高压,经济发展青黄不接缺乏后劲,竭泽而渔,不管不顾百姓生存艰难和疾苦,官逼民反,丧失群众基础,沦为空架子一推即倒。文章指出:“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毛主席诗词《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对秦始皇嬴政的历史功绩,给予了辩证肯定和高度评价: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秦朝时期,出现过秦始皇、李斯、公子扶苏、胡亥、子婴、赵高等著名历史人物,产生了焚书坑儒、指鹿为马、沙丘之变、“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苟富贵,勿相忘”等影响后世极其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注定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

因此,秦朝存在的时间虽然很短,只有匆匆十多年,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像流星一闪而过,但是它的作用它所铸就的辉煌灿烂,绝不可忽视,绝不可等闲视之。“秦砖汉瓦”,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咸阳阿房宫,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水岭,一个强盛帝国的象征符号。大秦帝国,对于中华民族的杰出贡献与深远影响,永远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我要上头条# #历史上的趣事# #历史杂谈#

了解更多#红旗漫卷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