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本红楼梦》笔记:怡红院的海棠花开的古怪

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红楼梦》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失宝玉通灵知奇祸”。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红楼梦》将可爱的女孩比作芬芳美丽的花朵。而海棠花又名之为“女儿棠”,尤为不俗,意义非凡。据红学家研究,仅前八十回就有十六回提到海棠花。《红楼梦》中,海棠花与女子命运相关联的,有秦可卿、晴雯和史湘云。但在续书中,在第九十回,怡红院本来枯萎的海棠花、本应三月开放,却在十一月开了。所以作者标题称之为“花妖”。续书作者的创作是成功的:

首先,该回很细致地照应了第七十七回“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的内容。宝玉见贾母高兴,说起往事:“晴雯死的那年,海棠死的。”(《红楼梦》第1271页》事见第七十七回,晴雯被逐,贾宝玉伤心至极,说道:“不是我妄口咒他,今年春天已有兆头的……这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我就知有异事,果然应在他身上。”(《红楼梦》第1036页)

其次,对于海棠花“开得古怪”的认识有两种不同态度:贾母、李纨、宝玉、黛玉认为是喜事,为之高兴。探春、贾政、贾赦认为不是吉兆,探春的态度只是放在心里,没有说出来;贾赦明确说是花妖作怪,贾政主张“砍它”。有人认为此处,即续书宝玉、黛玉的态度与曹雪芹笔下塑造的两个人物一贯的作为是相互矛盾的。我不这样看,黛玉经过前面“误传”宝玉定亲病得死去活来,刚刚对宝黛姻缘有了新的希望,当然要朝好的方面想。实际上,暗地里贾母已经定下了宝玉宝钗的婚姻,她还蒙在鼓里,这样更加强了故事的悲剧性。对于宝玉,海棠花开,他联想到晴雯,虽然他知道“晴雯不能像花的死而复生了”,但在宝玉的心里已经复生。同时,宝玉忽又想起前日巧姐提凤姐要把五儿补入。“或此花为此而开,也未可知。”(《红楼梦》第1271页)

第三、探春没有说出来的认识是正确的,即海棠花“开得古怪”,“必非好兆”,这正是作者创作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路线图。从后文的安排来看,海棠的反常开花真如花妖作怪,先是宝玉失玉,元妃薨逝,接着贾府遭查抄,“忽喇喇大厦倾”。

海棠花

总而言之,我认为第九十四回关于海棠花“开得古怪”的写作,很见笔力,是成功的。贾府的衰落,不是直线的,是一个曲折过程。波澜起伏,不仅加强了故事的可读性,也符合事物发展的轨迹。某些人看问题的方法不对,得出的结论说续作的作者违背了曹雪芹的创作意图,不符合事实,是错误的。至少,我认为高鹗此处创作不存在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