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韩信的传奇人生

导语:

楚汉争霸之际,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便是韩信。韩信一生波澜起伏,他是当之无愧的军神,如果没有韩信,刘邦在与项羽的争霸之际未见得可以占得上风。韩信的人生被称作为传奇毫不为过,用"国士无双"这一词来形容韩信是在合适不过了。

图一 韩信画像

流浪市井

韩信的出身十分平庸,是一个市井出身的小混混。少年时期的韩信好似无才无德,又不思进取,没有大人物成功前寒窗苦读的毅力,也没有努力的寻找门路走上仕途,就连经营一些小买卖来养活自己都做不到。

年少的韩信似乎不把贫穷当做一回事,纵然为此受到折辱,韩信也能忍下羞辱。当时下乡南昌亭长十分欣赏韩信,不知为何,总觉得韩信日后会大有作为,便想与韩信结交善缘,常常邀请韩信来来家中吃饭,韩信也欣然前往。可几个月后,亭长的妻子受不了了,日日有人在自己家中混吃混喝,是谁都觉得厌烦的。于是亭长的妻子在韩信来前便让家人吃了饭,韩信来后没有给他准备饭食。韩信当即明白了亭长的妻子的用意,十分恼火的走了。

受到这般羞辱的韩信并没有受到刺激从而发愤图强,韩信还如同往日那般在街头晃荡,有一位浣丝的老大娘见他可怜,便会每日给他一些食物,韩信十分感激,对老大娘说,他日后若是发达,一定重重报答她。可老大娘却反问韩信为何这么大的小伙子不能自己养活自己呢?

老大娘的奚落还是没有唤醒韩信的斗志,一次一个年轻人嘲笑韩信是个胆小鬼,并向韩信挑衅道:若是怕死便从我胯下爬过去。旁观者都抱着看戏的心态来看看韩信的选择,面对那么多恶意的眼光,韩信在思索一番后,选择识时务者为俊杰,忍下了这胯下之辱。

图二 韩信受胯下之辱

寻找英主

收到这番奇耻大辱的韩信,在面对满街嘲笑的眼神并没有被打倒,就在所有人都认为韩信这个胆小鬼这一生都会这么贫穷潦倒的过下去时,韩信却离开了街头,寻找自己的出路。

韩信带着自己随身的宝剑,心中怀着热血,孤身走向了自己的未来。一开始,韩信拜在了项梁的门下,在项梁的部队中韩信仅仅是一个无名小卒,并没有得到重用。

项梁战死后,韩信辗转归到了项羽的门下。韩信在项羽帐下也只一个端茶倒水的小兵,项羽打心底里并不重视韩信,纵然韩信向项羽多次献计,项羽一次也没有采纳过。韩信为此备受打击,于此同时,在项羽身边呆久了,韩信也看出项羽性格上的缺陷——太过妇人之仁。一个在乱世之中的君主,有如此性格绝对成就不了大事,于是韩信果断离开项羽,转投到刘邦的帐下。

项羽画像

刘邦画像

要说韩信发迹真的是一波三折,困难重重。来到刘邦帐下的韩信也没有收到重用,官职只是一个小小的仓库管理员。一次还因受到牵连差点被斩首,幸亏滕公夏侯婴相救才免于一死。

就在韩信马上又要心灰意冷之时,韩信的伯乐萧何出现了。萧何因公事上与韩信多有接触,渐渐地发现了韩信的闪光点,萧何在刘邦面前力荐韩信,极力说服刘邦用盛大的仪式拜韩信为将。刘邦听从了萧何的建议,韩信也终于找寻到自己的英主,受到了重用。

征战沙场

拜将后的韩信得到了刘邦的召见,刘邦向韩信询问安邦定国的良策。韩信对刘邦说道:虽然项羽现在势力强大,许多人都畏惧项羽,但因为项羽不能论功行赏,诸侯对此颇有不满。且项羽的军队对待百姓十分残暴,百姓对待项羽并不臣服。韩信对刘邦献策,希望刘邦可以任用贤良,并许以高官,将会有许多人转投汉室,汉室的军队对待百姓一定要不能仗势行凶,那么百姓也会心向汉室。刘邦听后大喜,决定采用韩信的计策。

韩信被后世称作为"兵仙",是因为韩信用兵犹如运用自己手足一样简单,可以做到随意调配。而韩信以没有辜负自己"兵仙"一称。在军事上韩信用兵在于出奇制胜,准确的把握战机。背水一战看出了韩信在战场的杀伐决断和破釜沉舟的勇气,这也是韩信为什么最终能将一代英雄项羽围困汉水,令其刎颈而亡。可以说没有韩信,汉室江山不会这么轻易的得来。

图四 背水一战图片

功成被杀

韩信的人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发迹得源于萧何向刘邦的誓死力荐,令韩信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放异彩。可韩信的死亡也是萧何一手执行的,韩信至死可能也没有想到他的伯乐也是将他推向死亡深渊的人。

图五 萧何画像

韩信替刘邦打下汉室江山后,并没有被封王。刘邦认为天下不能有异姓王,这与韩信的一概理念有所不同。韩信认为他替汉室立下汗马功劳,理应封王。刘邦与韩信在政见上有如此大的分歧,这也导致君臣二人之间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刘邦称帝后,韩信手握重兵,这成为了刘邦的心头大患。而韩信也不是什么板荡忠臣的人设,一次韩信疑似谋反,令刘邦抓住了机会,他借机将韩信贬为淮阴侯。

韩信被贬后心中愈发不满,他深刻地意识到了"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哀,也意识到了在刘邦称帝的局面下自己绝无封王的可能。于是在陈豨前来策反他时,韩信接受了。韩信决定帮助陈豨谋反,可惜韩信举动却被自己家臣的弟弟告发,令他功亏一篑。

吕后得知韩信要谋反情况后,立即召见萧何与他商定除去韩信的计划。在萧何的谋划下,韩信被欺骗入宫,被武士捆绑起来处死了。可怜韩信英勇一世,没有死在战场之上,反而死在自己君王的屠刀之下。

图六 韩信墓地

结束语:

韩信这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年少时的抑郁不得志;青年时在战场上运兵如神,罕见对手;却一生封王夙愿不能达成,最终死于骗局之中。韩信的悲剧取决于他与自己君王的政见不合,是多么的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