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中美西部片的文化差異——以《與狼共舞》和《紅高粱》為例

西部片作為一個誕生於美國的重要片種,隨著時代的發展,成為了風靡全球的類型片,讓世界各國競相模仿。而我國的西部片則起步較晚,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

在表達主題,人物塑造以及思想情感方面,都形成了美國截然不同的藝術展現方式。

以下以美國的西部片代表《與狼共舞》和我國的優質西部片《紅高粱》為例,來比較中國美西部片的異同。

01,背景主題:美國歌頌西部,中國反應民生

從1939年的《關山飛渡》到1948年的《紅河》,1952年《正午》,美國西部片的背景和主題逐漸趨於明朗,在每個時期的西部電影中,大部分反映的時代背景都是西部拓荒期,體現民族意識的衝突,個人與社會的矛盾,以及文明與野蠻的碰撞等。

《與狼共舞》中,以西部邊疆為背景,在粗狂崎嶇的邊疆地帶,歌頌了主人公鄧巴和印第安人維護正義的反抗精神,在這部電影中,也有著較為成熟和流程化的西部大片敘述結構和固定模式,即現有的秩序和平衡受到了威脅——英雄人物的出現——為了秩序的恢復和正義而戰鬥。

在定型化的類型和程序背後,西部片中的富有冒險精神的牛仔,對於西部秩序的重新建立和平衡,都成為了美國精神的主要象徵。

在懲處邪惡,維護正義,棄惡揚善,英雄救美的表層故事中,隱藏著一個極具有意識形態傾向的固定主題,那就是關於文明和野蠻的衝突和解。

在《與狼共舞》中,印第安人被塑造成為相對正義的一方,他們的力量相對弱小,然而熱情奔放,尊師重友,而代表著文明和先進的,擁有著強大武器的白人,最終卻殘忍的弒殺印第安人,毀了他們的家園,剝奪他們的土地生存權利。

正是因為這樣的不平衡,主人公鄧巴選擇維護正義,背離土地,這樣多角度的,較為理性的審視美國西部的墾荒歷史,為西部片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歌頌西部,說到底也是歌頌反抗和為正義挺身而出的英雄。

而我國的西部

大部分反映的都是西部的風土人文和民生。

《黃土地》《紅高粱》《老井》《美麗的大腳》等,反映的都是大西部惡劣的風土環境和民生訴求,來表達中華民族的悠遠歷史和時代人文,試圖喚起觀眾對於那個時代生存現狀的反思和共情。

《紅高粱》的故事背景發生在上世紀30年代的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劇組拍攝的取景地也是在我國的寧夏地區。電影呈現了上世紀中國西部的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在主人公九兒和男子餘佔鰲身上,看到他們頑強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有生力量。


02,人物塑造:個人英雄和平凡人物

一提到西部片,觀眾腦海中浮現出來的都是穿著灑脫隨意的牛仔,戴著寬邊帽子,身穿高筒靴,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中策馬奔馳,他們為了守護自由,保衛身邊的人而作戰。

不管是《與狼共舞》《不可饒恕》還是《關山飛渡》中,歌頌的都是英雄主義。

美國在開發西部的過程,是建立在犧牲西部土著居民的利益基礎上的,主要的生存法則是適者生存。在這個過程中,民族的衝突和碰撞,財富的瓜分和重新組合,都讓個人英雄成為了這個時代中脫穎而出的代表。

這樣單槍匹馬式的個人英雄主義,為了夢想和生存一往無前的努力,以及對於險惡環境所表現出來的慷慨無畏的精神成為了美國西部片的主要歌頌對象。

在《與狼共舞》中,白人殘暴的屠殺印第安人和生物,而作為個人英雄主義代表的主角鄧巴,他並沒有因為身份和政治的原因選擇站在白人一方,而是毅然選擇了站到了正義的一方,投入到為保護拉科塔而抵抗美軍與獵頭族的陣營。

他和妻子跋山涉水,將真相公諸於世,雖然前路漫長,然而迎難而上仍舊是英雄責無旁貸的生命之路。

而在我國的西部片中,導演將更多的鏡頭側重於表現平凡人物身上,他們可以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民,是自己的婚姻之命掌握在自己父母手中的弱女子,都是時代洪流中的平凡人。

他們大多數平凡而力量單薄,卻能夠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堅強獲得重生,從主人公的反抗,意識的覺醒引導觀眾對那個時代的反思。

比如在《紅高粱》中,主人公是“我奶奶”九兒,她的父母為了錢,將她嫁給了一位擁有著酒坊的50歲麻風病人。在出嫁途中,抬轎的轎伕們按照傳統的風俗來顛轎,而新娘子九兒雖然無力抗爭父母的媒妁之言,然而,她坐在轎子內,咬緊牙關,絕不屈服,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和對封建社會惡習的反抗。

抬轎男子餘佔鰲在偶然的機會闖進了九兒的生活,為她帶來了對於新生活的憧憬和嚮往,她毅然選擇了站起來抗爭,接受新的生活。

導演張藝謀藉助這樣的人物性格和表現手法,旨在反映對於封建社會的批判,

對於原始生命力的崇拜,對於個人命運不妥協的抗爭,來引發觀眾的共情。

03,主題內核:美國崇尚冒險精神,中國講究人性內涵和團結意識

美國人的冒險主義是天生的。

在歷史發展中,西部是一片尚未開墾的處女地,保存著原始的自然風格,在外來者“進駐”之後,引起了波瀾和衝突是引導故事發展的主要線索。對於廣袤崎嶇的西部地區的嚮往和征服,往往讓人物具有了勇往直前的冒險和探索的精神。

在《與狼共舞》中,主人公鄧巴中尉在南北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放棄了安逸的生活,請求調任到充滿險惡和未知危險的西部邊陲駐守,開始了一段為了自由和追求生命價值的旅程。

他本來可以享受優厚的俸祿和戰後功勳,然而,在他的眼中,充滿了對於自由的渴望和探索,正是這樣一往無前的執著,在遇到印第安人踢鳥之後,才能夠成為惺惺相惜的好友。

和美國的西部片不同,中國的西部大片中沒有美國所謂的冒險主義精神,更多是展現中國人的團結藝術和人性內涵,究其原因,這也和我國的歷史因素和文化因素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我國的西部發展是循序漸進的,雖然貧苦和落後,然而,在發展和進步的過程中,只要能夠有條件生存下去,他們依然能夠根深蒂固的堅守在自己的土地上,這樣百折不撓的精神,也造就了我國西部片中鮮明的人物性格。

他們爽朗直接,熱情奔放,有著和西部環境一樣的火辣辣而野性十足的自然主義做派,這一點在影視藝術作品中得到了更大的發揮和展現。

在《紅高粱》中,有好幾場戲,表現出了人物對於“酒”和力量的崇拜,在美其名曰“十八里紅”的高粱酒釀造過程中,這杯酒在一眾剽悍的男青年口中,得到了最大的褒獎。

他們光著膀子,舉起大碗,齊聲合唱:

“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氣不咳嗽;喝了咱的酒 ,滋陰壯陽嘴不臭;喝了咱的酒, 一人敢走青剎口;喝了咱的酒,見了皇帝不磕頭......”

這樣粗狂而剽悍的西部風格,展現了十八里坡人的狂放不羈,他們崇拜力量,崇尚團結;

當祭奠羅漢大哥的時候,這一首曲子變得悽哀悲涼,又透出一種反抗和執著,表明了男人們要為他報仇而放手一搏。

在很多次的行動中,都是攜手共進共同努力的,張藝謀通過了這樣直接爽朗的表現方式,來歌頌西部平凡人物身上的堅定和不屈,他們沒有超能力,卻能夠通過團結意識和堅定的信念,在滿是高粱的西部大地上,繪出了一抹血色殘陽,寓意了生命的堅強和崛起。

04,結語

中美西部片的不同,和歷史發展,文化內涵,人物性格都有著很大的關聯,美國西部片是較為系統和成熟的體系,塑造的英雄,歌頌的主題大多與美國精神相通;

而我國的西部片則更多的是對於古老而沉重土地的歌頌,對於生活在那裡勤勞而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讚揚,更多反映的是普羅大眾的民生話題。在發展的過程中

,也需要借鑑和吸收國外的優秀劇作和思想源泉,融入適合我國觀眾的話題和內核,相信,我們的西部片也會成為世界影視作品中一道獨特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