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江:供电员工成了种橘专家

四川新闻网德阳4月21日讯(周斌 文/图)

4月20日一大早, 国网中江县供电公司富兴供电所的技术员陈行洲就开着一辆二手的小汽车穿梭在富兴镇群丰村蜿蜒的山路上,汽车在一块柑橘地边停下。

村民黄廷珠从不远处一座新建不久的平房里走了出来,亲热的打着招呼, “陈书记又来啦!” 。

先到柑橘地田转了一圈,陈行洲再过来跟他叮嘱:“老黄,你这些柑橘树花开得好,但是要抓紧时间修剪一下,不然会影响结果哦!而且现在天热了,要及时淋水,树盘要用稻草或枯草覆盖,免得水分蒸发。” 。今年56岁的黄廷珠是陈行洲的重点扶贫对象之一,他隔三差五就会往这里跑。

2018年,按照国网中江县供电公司扶贫工作安排,陈行洲成为富兴镇群丰村第一书记。群丰村有人口1317人,其中贫困户有39户99人。陈行洲根据每户的具体情况,为他们制定了“一户一册”脱贫计划。他鼓励贫困户家里的年轻人大胆走出去打工,一面帮助他们争取国家政策,协调土坯房改造,一方面帮助大家养鸡、养鸭发展副业,想法设法提高贫困户收入。2019年,村里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2019年初,陈行洲根据群丰村土地条件,又决定带领大家种柑橘树。说干就干,他把想法向中江供电公司党委做了汇报,得到大力支持。2019年3月,中江供电公司购买了600余棵柑橘树苗运往群丰村。陈行洲把这600颗树苗分给贫困户,还从外地请来技术专家为贫困户讲解种植技术。

专家不能随时来村里,600颗树如果结不出果,陈行洲怎么向老乡们交代。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把自己变成种橘专家。

“以前只会做电工,现在必须要看书学习了,自己不懂咋个去带村民”陈行洲说。他就像回到学生时代,白天在村里贫困户家里走访记录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晚上在家里看书学习果树种植。果树发芽开花期间,他天天都去园子里转,看柑橘树的生长情况,指导大家施肥、浇水、修剪。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12月,第一批柑橘结果了,但是因为是头年,收成不好,每棵树只收了几个果子,不过味道还很甜。

“第一年果子少很正常,2020年收成就能起来。”陈行洲很自信地对老乡们说。”“尽管大家现在已经脱贫了,但是刚脱贫,基础弱,不能又返贫,柑橘树种好了,后面收入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