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4万!董卿“被”骨肉分离,柴静何去何从,倪萍晒照力证国籍

死亡4万!董卿“被”骨肉分离,柴静何去何从,倪萍晒照力证国籍

最新的数据显示,截止20日全球现有确诊超160万,累计死亡人数超16万。

美国已经成为全球疫情重灾区。现有确诊病例超过65万人,累计病例达76万人,死亡病例已经超过4万人!

面对疫情的肆虐,美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下达“撤侨令”,随后又颁布了“逐客令”。

所谓的撤侨令就是,要求全球范围内的美籍公民迅速撤回美国。

逐客令就是,要求在美国的外籍人员迅速撤出。

撤侨令和逐客令一经颁发,圈内不少明星坐不住了,毕竟有不少的明星都是美国国籍。

不少演员和艺人陷入了争议,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不少央视著名主持人不仅将陷入骑虎难下、骨肉分离的局面,甚至连他们的人设也将崩塌。

其中最受争议的就是央视主持人董卿。

01

作为“央视一姐”的董卿,因为优雅端庄的气质,渊博的学识和出众的业务能力,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句话用来形容董卿再合适不过。

虽然作为主持人的董卿一直受人敬佩,但是最近因为她儿子的国籍却备受争议

2014年,正值事业黄金期的董卿,毅然的选择赴美深造。

没过多久,就曝光董卿在美国秘密产子

,这就意味着董卿的儿子属于美国国籍。

在撤侨令的风波下,中国作家刘信达更是直面问董卿:

你的儿子是什么国籍?

而后,董卿就儿子的国籍做出了回应:

“我只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才做了这样的选择,但不意味着什么,请大家不要过多猜测。”

董卿主持了很多传统节目,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她也一直在宣扬爱国精神,践行中国社会主义爱国价值观。

但在她赴美深造那一年,却在另一片领土下生下了自己的孩子

两面派”的行为,难免遭到网友们的一致抨击。

如今,美国疫情严重再加上撤侨令的推出,中国国籍的董卿和美国国籍的儿子也许将面临“骨肉分离”

和董卿一样赴美产子的央视主持人还有“神隐”了5年的柴静。

02

其实早在7年前柴静就一直饱受国籍的争议。

2013年,柴静选择离开央视,生活的重心也从工作上转移到家庭中。此后柴静就渐渐的消失在荧屏。

同年10月底,柴静在美国生下了一个女儿。

这件事一经曝光,就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论。

柴静一直被观众称为“公知女神”,在很多人心中,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主持人。

在非典时期,冒着被传染的危险,柴静7次面对面的采访非典患者,给人留下了一个敢于深入危险的女记者形象。

然而赴美产子这一行为和她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因此网友们纷纷指责她“表里不一”“吃里扒外”。

这件事情,对柴静造成的影响很大,导致她“消失”了近两年。

2015年,柴静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这一年,雾霾的问题刚开始被人们所重视,柴静自费拍摄关于雾霾的主题纪录片。

这个时候,很多人对柴静的形象有所改观。

但最近“撤侨令”一出,又将柴静和她的家人们推上风口浪尖。

现在柴静该何去何从,是选择返回疫情严重的美国还是选择返回到中国呢?

若选择回到美国,不仅会遭到网友们的抨击,影响到柴静以后的事业,甚至可能有感染肺炎的危险。

若选择回到中国,那女儿的美国国籍也许会被收回。

和董卿、柴静不同,倪萍幸运的“躲过了一劫”。

03

早在1990年,倪萍就加入了央视。年轻时的倪萍长相端庄秀丽,主持也是落落大方,慢慢的倪萍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央视主持人。

虽然在事业上顺风顺水,但倪萍的感情经历却极为坎坷。

遭受两次感情挫折的倪萍,在37岁时遇到了比她大6岁的著名摄影师王文澜。

两人交往一年之后,决定结婚。

而倪萍为了向王文澜表达自己的爱意,40岁高龄产子,并给孩子取小名为虎子。

也许是因为高龄产子,虎子生下来身体就不太好,患有先天性白内障。

因为虎子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倪萍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治疗,选择带子赴美治疗。

2005年,王文澜提出离婚。有网友称,倪萍为了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曾出售了自己在美国的豪宅

在和王文澜离婚不久后,倪萍遇到了自己人生伴侣,杨亚洲。

有网友爆料,杨亚洲早前就通过“特殊人才移民计划”成为了一名美籍华裔

而且倪萍曾亲口说:

“好喜欢温哥华的天气,将来搬家搬到这里。”

丈夫的美国国籍再加上自己“祸从口出”,更加使网友们认为倪萍早已移民到美国。

但是没过多久倪萍就晒出了自己的中国护照和手写字:

我和我的祖国,力证自己中国国籍。

结语:

撤侨令一出,赴美产子的董卿可能将面临骨肉分离。

柴静一家再被推上风口浪尖,饱受争议。

倪萍晒护照力证中国国籍身份“躲过一劫“,得网友们力挺。

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其实,国籍和血统并不是关键问题。

有很多身处在外国,却仍然热爱祖国的爱国之士。

只要有一颗爱国的心,并愿报效国家,为国家付出便足矣。


版权声明:

原创作品,如发现抄袭洗稿必究。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