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县:辣椒抢“鲜”上市 助农增收显成效

潭城乡舍陂村通过流转土地,实行连片规模化种植,巧打时间差,发展蔬菜产业助农增收。目前,蔬菜基地的辣椒开始成熟,抢鲜上市,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蓝子”,也鼓起了菜农的“钱袋子”。


近日,记者来到舍陂村蔬菜种植基地,一排排大棚如白色的波浪在春风里起伏。棚里的辣椒苗绿意盎然,长势喜人,挂满了长长的尖辣椒。贫困户陈燕俊冒着雨正在大棚里采摘“致富椒”,送到各大超市和批发市场。


潭城乡舍陂村贫困户 陈燕俊:“今年种辣椒我种了三个棚,今年的长势比去年好,现在上市比去年早半个月,大概三个棚的辣椒预计是4千斤左右,大概总收入到时候是1万6左右。”


舍陂村从80年代就开始种辣椒,曾经是有名的“蔬菜村” ,村里90%都是菜农。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零散、碎片式的小农经济跟不上步伐,不少菜农纷纷转行。去年潭城乡在精准脱贫过程中,对舍陂蔬菜基地进行产业升级,动员全村村民,统一流转闲置土地,实行蔬菜产业规模化种植。基地充分使用产业扶贫资金,新建菱镁大棚165个,总面积达120多亩,形成了规模化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再创舍陂蔬菜富民的辉煌。


潭城乡舍陂村扶贫第一书记 李茜:“舍陂村去年积极地响应了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建立起了蔬菜大棚,形成了连片式的种植方式,这样便于管理,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打了时间差和价格差。提高了菜农的收入水平,现在辣椒大量上市订单供不应求。”


潭城乡舍陂村贫困户 陈燕俊:“我们以前是用那个小棚没有这个大棚,种了一季辣椒,然后第二季就种水稻。现在(用)大棚,我们是种了辣椒,然后西瓜,搞完西瓜种包菜,总收入比以前多了1万多一亩。”


同时舍陂村通过组织引领、党员示范、人才培养、利益联结等系列措施,建立村党支部+产业+家庭农场+贫困户的多元模式,不断释放产业发展红利,带动26户94名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

记 者:李 艳 袁雪彬

编 辑:张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