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莫斯科那些无家可归者


俄罗斯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持续走高,情况非常不乐观,日前,普京已下令征集军队抗疫方案,看来已到了要动用军事资源的地步。



而在疫情之下,有一个群体不得不引起重视,那就是莫斯科流落街头的无家可归者。



根据俄罗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估计,莫斯科无家可归者的人数约为14000人。



在莫斯科高压自我居家隔离的要求下,这个无家可归的群体该何去何从?



有俄媒反映在疫情肆虐之下,这个群体政府并没给予太多的关注。其实,话说回来,哪怕不是无家可归者,在当下也医疗条件紧张的情况下,也难有保障,何况又是这些城市边缘人物。


相比起疫情,对他们而言更可怕的是,饥饿。


在莫斯科还未要求居家隔离之前,他们的食物还是有可觅之处,有些咖啡馆和餐馆还能向他们提供些食物,但是随着疫情严重,各类店铺关门,人也少了,他们的食物也没了。



伴随着食物匮乏,连通常那些公共场所作为栖息之地也没了,这下彻底成为“无家可归”了,而三四月的莫斯科依旧很冷。


他们住在哪儿?应该说是躺在哪儿,大街上、长条椅子上,条件允许的给保卫100卢在车站过夜……



条件好的,还能有个至少有个遮风挡雨的地儿。



他们大部分都带有基础病,慢性病,饥寒交迫,也是这个群体面临的更大挑战,如果疫情持续,商铺继续关门,人们继续居家隔离,后果可想而知。当然,这类现象也不只是俄罗斯存在。



跟着热心网友的步伐,去窥探一下慈善机构,一个叫朋友之家的慈善机构为无家可归者提供帮助。



有些志愿者为他们进行简单治疗和检查。



而最为关键的是能提供一些简单的食物。



本来日常这里的社会捐赠还是有的,可是随着疫情蔓延,现在收到的捐赠几乎为零。



也有一些其他的慈善机构在努力帮助这些无家可归之人,但是疫情之下,人人自危,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还要做好自我的防护,现状堪忧。



为了食物不可避免的争抢。



酒精麻醉,伏特加,可能是此刻最好的精神依赖和解脱。



也有专家指出,接下来无家可归者可能会越来越多,而这也是社会隐患。



无论在哪个国家,这都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但在疫情面前每一个个体都不容忽视,保护好他们,也是对集体的负责。



这样,ЖИЗНЬ才能ПРЕКРАСН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