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援鄂队员曹海燕:我不能哭,我要给他们勇气和力量

曹海燕

滨州市第五批援鄂医疗队员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

2月12日晚上,我接到了出征湖北的通知。当即,我便在同事的帮助下剪掉了多年的长发。收拾行囊,告别亲朋好友,2月13日,我随同山东省第十批援鄂医疗队,顺利抵达湖北省黄冈市。

到达黄冈的第二天我们就接受了专业的防护培训,我与同事一遍遍地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力求做到每个步骤烂熟于心。培训结束后我们便到达了浠水县,接管当地县医院新冠肺炎三病区。

除了日常的护理工作,我还承担院感的任务。院感除了保护患者的安全,最重要的还要保护我们医疗队每一个人员的安全,我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

在这里,我一遍遍向当地医院和自己医院的院感老师请教,结合当地情况,将滨医附院6s工作融合进来,在先前消毒工作流程基础上进行了重新梳理修订,严格做到消毒工具的分区使用、病室的规范消毒、生活餐车的专用专消等。

此外,还要监督医务人员的防护情况。进入病区前的检查确保每个人的防护达到标准,工作中随时查看有无防护不到位,切实保障患者及医疗队员的安全。

除了做好在病区的防护,在酒店休息区的防护也同样重要。我和当地部门沟通制定每日酒店消杀事宜,查看队员房间半污染区和清洁区的区域划分,督促每名医疗队员定时消杀自己的房间,确保工作之外的安全。

记得接管病区的第一天,当我进入每一个病房做消杀工作,患者看到我防护服上的“山东”字样,都难以抑制的高兴。

“你们来了,我们就放心啦!”

“谢谢你们!”

“姑娘,你辛苦啦!”

看着他们每个人脸上的笑容和希望,我们无不动容。

一次夜班,我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1楼和2楼之间来回巡视病房、做治疗。接班的时候一位阿姨发烧,我到她床前发现她晚饭也没有动。阿姨刚用了退烧药,自己窝被子里说要捂汗。我接完班后回到阿姨那里,给她打好热水和测体温。我一遍遍解释让她不要刻意捂汗,让她有需要就按铃。

阿姨反复发烧很紧张,我每次巡视完病房总要多去她那里走一下,测体温、帮她喝水、解答她的各种疑问。直到下半夜阿姨体温终于恢复了正常,我又用热水给她热了一下晚上的稀饭,喂她喝下去。

下班之前我告诉她:“阿姨,别紧张,你现在体温已经正常了,你好好睡一觉,我要下班了,你有事就按铃,下一班的护士会帮助你的。”

阿姨一把拉住我的手,用蹩脚的普通话说:“姑娘,谢谢你,你真是一个负责的好姑娘!你也不嫌弃我,阿姨真的谢谢你……”听到她反反复复的谢谢,我一下子什么也说不出来。没想到我的一些小小关怀给她带来这么多的感动。我不敢哭,也不能哭,因为我要给他们勇气和力量!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共收治了97名新冠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其中重症10人,危重症3人,全部治愈出院。同时我们医务人员“零感染”!看到我们队员的核酸检测结果全部阴性,我们一起在微信工作群里欢呼,看到最后一名患者出院,我们却都湿了眼眶。

查看【湖北记忆】专栏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