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网课的世界,复学需要的这些“知识点”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国内疫情情况开始好转,很多学校都开始组织复学。学生们终于重返校园,家长们也是松了一口气,“终于把神兽送回学校了”!

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在2月就开始为安全复学做准备,启动复学码项目,并率先在海珠区初高中学段4527位教职工、51492位学生中试行,目前教师填报率达99.91%,学生填报率达99.98%。据了解,这个二维码是企业微信提供的,家长在微信里填报孩子健康情况,就能自动按班级、学校一直统计到教育局,有了企业微信提供的复学码功能,海珠区教育局的数据收集工作正在高效有序进行之中。
早在3月初,海珠区面向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实行复学码政策,覆盖全区286所学校,为1.9万教职工、18万学生提供复学码,为区域有序推进差异化复学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作者ID:lys493807

复学码如何为安全复学保驾护航?

复学的前提是安全。想要快速监测成千上万名学生的健康状况,及时完成统计上报工作,并且在疫情期间始终保持高效运转,对学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据企业微信行业运营团队的王琼介绍:“很多地区复学已经提上日程,很多家长担心复学安全性的情况,企业微信特别提供了健康校园软硬一体方案和复学码、晨午检等功能。”

这就意味着,当学校接入企业微信,通过使用智慧测温设备与企业微信所具备的智能录入人脸功能相结合,师生踏入校门的那一秒钟,体温就可以被无接触监测。这样不仅可以防范交叉感染,也能防止拥堵造成安全隐患。如果学校配合使用企业微信的专属“复学通行证”——复学码,学生和老师以及家长每天上报健康信息,每人生成一张二维码作为入校的凭证,入校人员的健康状况就可以得到严格精准的把控。

此外,如果家长依旧对孩子健康情况存在担忧,企业微信还提供了晨午检功能。通过有规律的体温量测,快速统计学生身体情况,从而为家长吃下定心丸。

不再上网课,教育数字化会回到过去吗?

虽然复学潮来临,网课需求量开始逐步下降,但是教育数字化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持续性的需求。教师如何减少非教学工作上的压力,家长如何加强与学校的沟通,教育局如何更好地连接分管学校......这些问题折射出教育数字化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且教育数字化所带来的App多头重复,家校负担依旧需要创新性的方法去解决。为了帮助教育行业更好发展,企业微信推出了面向局、校、家的解决方案。家长不再需要安装多个App,一个微信就能解决教学所需。

据介绍,为了帮助老师提高教学效率,企业微信推出了“班级群”的功能,家长使用还是在微信上,老师使用的是企业微信。正如杭州胜利小学的校长所说:“我们通过企业微信的直播功能,给孩子们上课,孩子和家长用微信就能听课了,不仅可以投屏课件,还能视频连麦互动,还原了真实的课堂体验,网课教学质量也有保障。”

而对家长来说,因为企业微信与微信的互通,不用再下载多个APP,使用微信就可以接收学校相关信息。

此外,疫情期间杭州市胜利小学通过使用企业微信面向学校管理开发的数据上报功能,让教师每天在企业微信上报健康信息,学生在微信端上报,系统智能采集自动统计,师生填报率可以达到100%。老师不再需要挨个打电话、发微信催促家长收看、填写消息。可见,企业微信不仅减轻了一线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为学校的现代化管理增加了不少动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沟通变得越来越便捷,不少地区的教育局与分管的上百所学校的沟通也出现新的方式方法。于是,企业微信面向教育局,提供了最高支持300人会议、微盘共享教学资源等能力,为教育局、学校、老师编织了一张高效沟通的网络,也让优质教学资源得到了良好的流转。目前,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分管的286所学校中的1.9万名老师已经全部接入企业微信,工作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而面对疫情对教育工作的冲击,企业微信配合宝鸡市教育局仅用3天就接入了1300所学校。局校互联的增强,极大地减少了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当地教学工作的影响。

疫情的到来,让教育数字化的问题凸显;复学潮的出现,则促进了人们对校园健康问题的重视。企业微信的做法,客观上促进了基础教育行业的升级,相信教育行业的数字化会由此开启高速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