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影像學檢查是選擇胸片還是CT?PET比CT貴很多,有必要嗎?

肺癌是人類腫瘤當中的第一殺手,早期發現對於疾病的治療和預後至關重要。肺癌的早期診斷有時比較困難,因為當肺癌病灶很小的時候,不容易被發現。在常規的肺癌篩查項目中,肺癌的血液指標並不像前列腺癌和肝癌那樣敏感,像CEA、CA125、鱗狀細胞相關抗原都很難作為初診的參考指標。但脫落細胞檢查由於檢測手段還不夠敏感,臨床較為少用。隨著影像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影像學檢查成為目前肺癌檢查的重要手段。

胸片還是CT?

大家可能經常會聽到肺內“結節”這個詞。這是從影像學上對小於 3 cm 的肺內實性病灶的描述。如果在影像學(CT 或胸片)上,異常陰影大於 3 cm,那麼我們就稱之為“腫塊” 。


CT 檢查的學名稱作計算機斷層掃描,是目前診斷肺內病灶的最主要手段。CT 可以分辨出幾毫米的病灶,而傳統的胸片對於 1 cm 以下的結節很難診斷。而且,目前出現的高分辨率 CT 可以對病灶進行放大,之後可以對病灶的質地、內部結構、與血管和氣管的關係做細緻分析,對於提高肺癌的診斷率幫助極大,目前低劑量 CT 已經開始取代普通胸片成為肺內結節篩查的標準方法。

PET較CT有什麼優勢?

PET又叫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是一種比 CT 更新的影像學檢查手段。PET 比 CT 檢查稍微複雜一點,但也是沒有什麼痛苦的。檢查之前醫生會把少量的放射性葡萄糖注入受檢者的血液裡,因為腫瘤細胞比正常細胞更為活躍,所以會吸收更多的放射性葡萄糖。檢查的時候,就像做 CT 一樣,患者躺在一個臺板上,然後緩慢地通過拱門一樣的檢查主機,掃描機會記錄放射性葡萄糖的分佈,並通過計算機重建顯示出圖像來。圖像上高亮度的區域往往提示腫瘤。由於 PET 可以對身體各個部位進行全面檢測,特別適合於檢查淋巴結或血路轉移的病灶。所以,PET 最佳的使用指徵是那些已經診斷出腫瘤但通過常用的CT 和 X 線沒有發現遠處轉移的患者,使用 PET 可以進一步檢查遠處轉移的可能。有科學研究表明,CT 可能會遺漏 7% 的遠處轉移,而 PET 可以彌補這 7% 的疏漏。


當然,PET 也是有缺陷的,活動性炎症同樣會在 PET 上顯示為高亮標記,與腫瘤難以區分。這時可能需要藉助活檢的組織學檢查來進一步確診。目前,PET價格比較貴,並且醫保還不報銷。中國目前的單次檢查費用是7000 元,這主要是因為設備成本非常高的原因。

綜上所述,肺癌的影像學檢查具體是選用胸片、CT還是PET要依據患者的自身狀況(初檢還是複檢等因素)而定。

劉藥師話用藥”專注於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藥。希望通過今日頭條這個平臺為您提供通俗易懂、內容實用的合理用藥知識。歡迎大家轉發收藏,也希望大家留言討論用藥中存在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