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牛名将,深受李世民信任,却因晚年说错话,被后世唾骂不止

李渊是唐朝的建立者,而唐朝真正的江山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所以李世民麾下有无数文臣武将,后来为了表彰和这些人的功绩,李世民建立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些功臣是李世民根据他们的贡献、能力排名出来的,但要说到打仗最厉害的,恐怕要数李勣,李勣堪称唐朝最牛的名将。


说来李勣这个名字十分奇特,他原本名字叫徐世勣,字懋功,有被人称为徐茂公,后来他功劳太大,李渊赐他姓李,他就成了李世勣,后来李世民登基为帝,他为了避讳皇帝名字,就去掉了''世''字,直接叫李勣,其实这些名字都是同一个人。

在《隋唐演义》的小说中,李勣是个军事一样的角色,像诸葛亮一样拿着鹅毛扇,主要是出谋划策,其实在历史上李勣不仅能出谋划策,他还能带兵打仗,武功也十分厉害,他跟着李世民之后,先后参加了扫平十八路反王、征讨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刘黑闼之战,并且都立下赫赫战功,他还跟李靖一起,生擒过颉利可汗,带兵打击薛延陀,征讨高句丽等。



勣一生屡立奇功,说他是唐朝最牛的名将,想必没人有意见,然而他晚年去犯下一个错误,李世民在世时对他说:''朕求群臣可托幼孤者,无以逾公。''意思是把李勣当成托孤重臣,同时长孙无忌、褚遂良也是托孤重臣,李世民死后李治登基,很快他就被武媚娘搞得神魂颠倒了,并还打算立武媚娘为皇后。

武媚娘原本是从尼姑庵里进宫的,长孙无忌、褚遂良都看得出她的狼子野心,她是想学吕雉专权,所以必须要成为皇后,当时李治的皇后是王皇后,本来没什么过失,想要废掉她另立武媚娘其实说不过去,但李治又经不住武媚娘天天吹枕边风,犹豫之下他就跟大臣们商量,而长孙无忌、褚遂良都反对李治废掉王皇后,李治便转头去问李勣。



当时李勣已是个62岁的老人,不知是他老糊涂了,还是哪根筋出了问题,面对李治的提问,李勣竟然回答说:''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这不是一派胡言吗?一个国家立皇后怎么是家事呢?当时李勣掌握兵权,李治一听就知道他同意了,那么长孙无忌那一帮文臣是翻不起什么浪花的。

就这样武媚娘成了皇后,李治去世后,后来武媚娘架空了小皇帝,自然垂帘听政,再后来武则天直接篡位登基,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而李氏大唐江山也被她抢走,这里面李勣要负很大的责任,所以后世不少人对李勣当年那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大加痛骂。

明朝学者丁耀亢就骂李勣是''一言以丧邦'',到清朝就骂得更加夸张了,说李勣是''无赖小人'',还有骂他''乱贼也''的,尽管李勣一生功勋卓著,但晚节不保被人唾骂千年,也只能怪他咎由自取了,谁让他去抱武则天的大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