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把成精的故事,万物皆有灵性,感动

三爷常说,人老成精,物老生灵,三爷这里指的物,不是山石草木,而是指人家里常用的,年头长了的老物件,这些物件成精的事,三爷曾给我讲过不少,今天我就捡几件印象深刻的写出来,以供大家茶余饭后做个消遣。

三爷有一次去镇上赶集,在回家的半路上,遇到一个十几年不见的老朋友,于便被拉着去家喝酒,这老朋友姓张,因为说话不利索,总是结结巴巴,村民便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张结巴,三爷退伍回家之后,差不多有七八年没见过张结巴,这次见面,两人都很高兴,相约喝到不吐不归。

张结巴父母在他二十岁上的时候,因为意外,双双离世。这么多年他可能手头紧吧,再加上光棍一条,就还住在以前的黄土房里,这黄土房虽然年头长了,但被张结巴拾掇的立立整整,看着倒不至于太过埋汰。

因为天气炎热,二人便没有进屋,而是搬了个小桌,整了几个小菜,坐在大门口的过道里开始推杯换盏,两杯酒下肚,被过道的凉风一吹,二人都略显醉态,张结巴说话愈发结巴。

就在二人喝的正起劲的时候,一个头上绑着红布条的小孩,突然从张结巴家里冲出,一把掀翻了二人的酒桌,撒腿就向大门外跑去,这小孩倒没什么奇怪的,只不过他头上绑着的红布条,却有些奇怪,上面歪歪斜斜的写着个张字。

这张结巴一直是一个人住,家里除了他自己,就再无他人。此时见从家里冲出一个小孩,还以为招了贼,再说二人喝的正起劲,这小孩一把掀翻了酒桌,张结巴心中自然窝火,便招呼三爷一声,起身向门外追去。

等二人追到门外时,小孩却不见踪影,张结巴门前地开阔平坦,并没有能藏身的地方,再说从小孩掀翻酒桌,到二人追出门外,前后也就不过十几秒的功夫,小孩就算踏着风火轮,他二人也该看到点余影吧。

二人正在纳闷,三爷突然看到十几米外的地上,躺着一个绑着红布条的笤帚疙瘩,难道这笤帚疙瘩,就是小孩偷的东西?可能小孩刚才跑的急,慌乱中将笤帚掉落在此处,想到这里,三爷胳膊肘一捅张结巴,二人便向笤帚疙瘩走去。

二人刚走笤帚疙瘩旁边,还没来的及弯腰捡拾,就听身后发出一声巨响,接着漫天遍地的灰尘将二人笼罩起来,二人不明所以,忙转身向身后看去,只见他们刚才喝酒的过道,此时竟整个坍塌。

三爷后怕不已,双腿直打颤,脑门儿蹭蹭往外冒冷汗,张结巴这过道全是用大土坯子,垒盖而成,土坯子又重又硬,砸在人身上,后果可想而知,如果不是二人出来追小孩,恐怕这时候早已被压在过道底下,魂归西天了。

等二人缓过神来,再去看地上的笤帚疙瘩时,笤帚疙瘩已经散作一团,绑在头上的红绳也断做两截,风一吹,笤帚毛乱飞,不一会就被风吹的无影无踪,只留下一个红布条躺在地上,张结巴上前捡起红布条,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一个张字。

这时候张结巴好似想明白了什么,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三爷不明所以,忙问原因。

从张结巴磕磕巴巴的描述中,三爷才知道,原来这笤帚,是他家的扫床笤帚,听张结巴说,从他记事起,这个笤帚疙瘩就一直在父母手中用着,这么多年下来,在父母手中续了又续,绑了又绑,一直用到张结巴长大成人。

后来父母去世,张结巴一直没舍得用,就绑了个红布条,并写了个张字,放在柜子里,权当留个念想。

刚才张结巴看着小孩头上的张字就眼熟,只是一时急着追小孩,便将此事忽略了,等他看到地上的红布也有个张字,联想到刚才过道坍塌的情景,张结巴才终于想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

听到这里,三爷恍然大悟,原来地上的这笤帚疙瘩,就是刚才掀翻他们酒桌的小孩,大概是这笤帚疙瘩在人身边待的时间长了,日积月累沾染了些人气,得了灵智,见张结巴有难,便冒着全身散架的危险,出来救了张结巴一命。

二人想明白之后,唏嘘不已,口中直念土地爷保佑。后来三爷帮着张结巴,将附近散落的笤帚毛收集到一处,张结巴拿新麻绳又重新扎了起来,新扎的笤帚虽然没有刚才的一半大,但了胜于无,张结巴留个念想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