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是不是来过余江的奇湖岭?

杨万里是不是来过余江的奇湖岭?

——宋朝诗人杨万里与安仁(余江)之四


文 | 洪巧俊


我的家乡奇湖岭,每到农历五月初十,都要举行余江规模最大的龙舟赛,有传说是为膜拜那托岭的神仙,也有说纪念那因相恋的白塔河女神与石头岭神,告诫人们不要沉浸在爱河,而忽视世间的灾难,还有说是纪念当初那杀鞑子的三位青年。

据说奇湖岭原不叫奇湖岭,以前叫湖岭,有说叫玉岭的,说是这里很传奇,所以改为奇湖岭。

奇湖岭是我们店上洪家人,一姓分了两个住地,比如我家在1949之前,因为奇湖岭就在白塔河畔,那里有我家的竹木行,而相隔七八百米的洪家有我家三连襟的老屋。

其实店上洪家以前叫洪家店,据我大爷说,洪家店在宋朝就鼎盛,差不多有五里长街。

据说那三个青年杀了鞑子,鞑子包围了整个洪家店,不交出那三个青年,就一把火烧掉了洪家店,但没有人说出那三个青年,洪家店烧了三天三夜。

但鞑子还不死心,说再不交出他们,就大开杀戒,将血流成河。在这个紧要关头,那三位青年挺胸而出。

鞑子是谁?是清兵。洪家店被烧,搬到了现在的地方,改名店上洪家,而村前的那口古井是1656年挖的。这个与历史相符,因为明朝是1644年灭亡的,之后南方还出现几个皇帝,比如弘光在南京称帝。

当时他们是反清复明的义士,被清朝政府镇压后,这段历史洪家连族谱也不敢记载。

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这个农村文学青年被县文化馆抽去采风民间传说,带队的是县文化馆余老师,加上另外两个文学青年,一共四人,跑遍了全县每个乡镇,记得整理了《耙石的传说》《万岁坝的故事》《奇湖岭的来历》《邵式平传奇》等等。

我们在画桥镇还搜集了汤汉的民间传说。汤汉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当过工部尚书,端明殿学士,有著作《东涧集》《宋史本传》《陶诗注》等。当时有一位老人讲到汤汉与杨万里的传说,大意是说杨万里拜访过汤汉,并写了两首诗赠汤汉,据说后来失传了,其意是甚赞汤汉的才学。

后来我查了资料,分析他们没有交集。汤汉是1202年出生,1272年去世。而杨万里是1127年出生,1206年去世,他们是不同时代的人。而说与陆九渊有交集,因为杨万里与陆九渊有互赠诗为证。

杨万里的《送陆子静删定宫使》《冲雪送子静》,陆九渊字是子静。陆九渊的《和杨廷秀送行》《送德麟监院归天童和杨廷秀韵二首》,杨万里的字是廷秀。杨万里还去过陆九渊的家乡,写有《金溪道中》一诗。

那时采风,有传说是杨万里来过奇湖岭,还说来过洪家店宿夜,吃了蒸菜,赞蒸菜好吃。

如果杨万里从信江溯白塔河去金溪,那么就有可能真的来过奇湖岭。当时也有人说杨万里写过一首诗,我问什么诗,他却说不上。

如果从水路,从信江溯白塔河而上,就必须路过奇湖岭。

杨万里到安仁多次,也有可能不从水路,骑马到金溪,或到其他地方去,路过洪家店也是有可能的。

奇湖岭竹木行已有千年历史,村里手艺人做竹木匠的人不少,他们一代代传下来。我们这一带,夏天有睡竹床的传统,就是上个世纪七十八年代,我们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竹床。后来有了空调,这种传统手艺也就濒临失传。

去年我家整修老屋时,清理了一些旧件,但那百年的“发财斗”,那张竹床,那些有岁月的缸缸罐罐等都留了下来。

杨万里是南宋诗人,距离现在800年,至于来过没有,早已无法考证。


不过杨万里有首《村店竹床》的诗:“村店事事无,秋热夜夜至。一双好竹床,无人将去睡。”

这首诗又是写哪里呢?需要史学家们去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