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的保险,有个屁的道理!

便宜,是原罪。

01

中国自古以来有句老话:叫做一分钱一分货。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贵有贵的道理,美名其曰:贵就是好,好就是贵。

毕竟价格太便宜的产品,会引起很多人的警惕心理。在保险行业,这句话的地位堪比鲁迅的名言警句。

很多保险销售人员,在面对客户对产品价格昂贵的质疑时,就会说出这句话:

贵有贵的道理。

那到底是什么理呢,如果你反问那些销售人员。他们会给出一大堆高大上的理由:

“公司大、品牌响、条款松......”

总之就是要让你感觉到贵有所值。事实真的是如此吗?这几年互联网保险的崛起,将保险产品的价格打了下去。

影响了一些价格昂贵的保险的销量。当你问为啥人家产品那么便宜,你家这么贵,他们往往会义正言辞跟你讲贵有贵的道理。

甚至不惜诋毁便宜的产品在条款上偷工减料。今天,我就用一篇文章给大家说清楚:

同样的保险价格差异为何会如此之大?便宜的保险条款到底有无偷工减料?

02

要想明白保险产品的定价差异,除了明面上的条款、品牌、服务这些因素。

还得得搞清楚一个词:预定利率。

经过去年4.025%预定利率年金险的洗礼,相信大多数小伙伴对预定利率都有个基本的认识。预定利率,可以说是一款保险产品定价的核心因素。

但是在销售过程中鲜有人会提这个指标。预定利率是如何影响保险定价的呢,咱们得先从总保费说起。

总保费就是我们买保险所交的钱,它姑且可以等于纯保费+附加保费+利润。利润

好理解,保险公司要赚钱嘛,赚的钱就是利润。

附加保费就是保险公司经营中的各种支出费用,比如广告推广、员工工资、网点房租等。关键在于纯保费,这个又可以称为“风险保费”

纯保费就是风险保障所需付出的钱。没错,即便没出险理赔,保障你也是要花钱的。纯保费是根据生命表和重疾发生概率假设算出来的,各家保险公司基本都一样。

以重疾险为例,纯保费其实每年都是上涨的。

道理很简单,因为年纪越大,患病概率越高,保费越高,这也叫自然费率。自然费率大概就是一条上升的曲线。

如果采用自然费率定价,会引出2个问题:

1、年轻的时候交钱少,年老时交钱多。

比如30岁时只用交500元,但到了50岁,随着年龄增长导致患病概率激增,保费可能就要数万了。

2、还会导致保险公司在前期没有多余的钱用来投资。

所以,保险行业搞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将自然费率改成均衡费率。

也就是每年交的钱一样多,比如一款重疾险交20年,今年交5000,20年后还是只需交5000。

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年老时收入降低导致没钱交保费的窘境。保险公司在前期也能有多余的钱拿来投资赚钱了。一举两得。

正因为采用了均衡费率的定价策略,所以在前期会形成大量的现金结余。保险术语叫做“现金价值”。这个现金价值是属于咱们投保人的,一般退保时就可以取出来。

给大家举个例子,以便更好的理解为啥均衡费率会导致现金结余。

比如30岁投保重疾险,这个时候由于患病概率小,保障成本可能只需要500元。

但如果让你交5000元,中间会有4500元的差额。

这些差额扣除一些经营成本,剩下的钱就可以用来投资了,自然就会产生现金结余,即现金价值。

如果现金价值不退保,即不取出来,这笔钱就会一直留在保险公司那里,会将它用于投资获利。

保险公司把现金价值拿去投资,自然就会给我们付利息。

利息怎么计算呢?

而我上面说的预定利率,大家就可以理解成这个利息。

目前人身险预定利率一般在1.75%—3.5%。如果采用的是1.75%预定利率,相当于是给到你的利息只有1.75%。所以,一般预定利率越高对我们投保人越有利,收益越大。

那预定利率到底是如何影响保险价格差异的呢?

为了更好说明这个问题,我po出两张图给大家解释,如下:同样的保险(保障内容啥的都一样),只是预定利率不一样,价格就会有很大差异。

预定利率3.5%,年交保费只需5000元。

来源:pageoffice制作

A区域为20年交费期内的保费结余;

B区域为现金价值生息后的结余;

C区域为每年应扣除的风险保费;

上面的条件都不变,只是把预定利率从3.5%调成2.5%。会惊人的发现年交保费涨到了8300元,如下图:

来源:pageoffice制作

上面两张图非常复杂,看不明白不要紧。

两张图的对比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同样的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越低,保费越高,也就是价格越贵。

3.5%预定利率,保费只需5000元;但将预定利率调低至2.5%,仅下降一个百分点,保费就涨到8300元。

整整高出2300元。

所以啊,通过这里的分析,可以看出来:保险价格差异大,产品之所贵不仅是品牌、服务啥,关键在于预定利率。

据我了解,很多价格昂贵的保险,其自身的预定利率一般都是偏低的。

在线下的产品中大部分都是2.5%,有低的甚至只有1.75%。

03

搞清楚了上面保险产品的价格差异。

咱们继续第二个问题:便宜的保险是否在条款上偷工减料?或者是贵的保险,理赔条件会更宽松吗?

我找了已经下架的

达尔文2号重疾险。

这款产品之前提过多次,保障充足,价格很实惠,很符合大家眼里的“便宜保险”的特征。贵的保险呢,另外找了一款线下知名产品,名称打码了,免得说我诋毁同行。

如下图,两款产品的保障责任和价格对比: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

无论是保障内容还是价格,后者都是远远不敌达尔文2号的。特别是价格,同样的年龄,后者要贵将近30%。

清楚了两款产品的差异,咱们来看具体的条款。

首先是前25种重疾的条款对比。

很多人也知道,市面上的重疾险基本都包含了下面这前25种重疾。这些疾病基本囊括了95%以上的理赔情况。

这25种重疾的理赔条件如下图:

可以看到,25种重疾的理赔条件基本都是一样的,没有太大差异。唯一区别在于“双眼失明”“双耳失聪”的理赔条件上。

达尔文2号对0-3岁是免责的。***重疾险则没有这个限制。额外提一句为何会免责呢?

设置0-3岁免责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以防故意骗保。

看完了高发重疾,再来对比高发轻症疾病。

如下,我列出了10种常见的高发轻症,他们的理赔条件图:

10种疾病中,有6种疾病的理赔条件是完全一样的。

区别在于:

***重疾险将早期恶性病变、原位癌、皮肤癌一拆三。

这样其实更有利于理赔,因为它的轻症可以赔3次,理论上患了原位癌还能再赔皮肤癌,相当于轻度癌症可以多赔1次。

轻微脑中风后遗症,两款产品的理赔条件都一样。但是达尔文2号是当作中症理赔,赔付60%保额;而***重疾险作轻症理赔,赔付20%保额。

相差40%保额,买50万保额的话就相当于20万保额的差异。

除此之外,就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较小面积III度烧伤以及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3种疾病有细微的理赔差异。

总体上两款产品的理赔条件相差并不大。

所以,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说明理赔条件和价格没有直接关系。贵的保险不一定理赔条件就宽松,便宜的也不一定就条款缺斤短两。

今天的文章,并不是抨击某些价格昂贵的保险产品。人家卖的贵,自然有他的道理。

追求更多的利润、在线下开更多的网点、以及更高营销推广支出...这些都是要钱的,钱从哪来呢,还不是从大家交的保费里面抠出来。

但觉得不是如某些人所说的,贵就是好,产品好、理赔好、服务好。说实话,很多消费者也就认这个理。

总之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份保障。

对于贵的保险大家怎么看呢?

如果你还有其他的保险疑问,可以留言或者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