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这些东西以后有钱也未必能看到......

不知不觉,2020年已过了三分之一,生活妹最大的感触就是:

今年失去了很多

以高端粤菜闻名的香蜜湖丹桂轩结业,赫赫有名的盐田肠粉街将不复存在,就连陪伴深圳人21年的大小梅沙也有部分被拆成了废墟……

图源:BB叔、深圳Raymond

然而,我们所失去的,远不止上面说的那些……

1979年3月5日,中央和广东决定把宝安县改制为深圳市。41年间,深圳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才有了我们肉眼可见的高楼迭起、交通发达。

让人感到惋惜的是,在深圳走向现代化的同时,还有很多东西也一并消失了……

香蜜湖丹桂轩

大概在每个人的记忆里,都会有那么一家餐厅,它会默默陪着你,见证你从离家求学到成家立业,香蜜湖丹桂轩便是这样的存在。

图源:独角Mall

疫情爆发之前,这里的生意一直很好。传统的中式装修、干净舒适的环境、以及贴心的粤派服务,赢得街坊们的一致好评,排队场面堪比海底捞。

图源:大众点评

但谁也没想到,这样一家广受好评、满载深圳人童年回忆的热门老店,竟然就这样突然宣布结业了...

图源:独角Mall

盐田肠粉街

在深圳,要是问起哪里的肠粉最好吃,深圳街坊绝对会告诉你:要吃肠粉,就去盐田沙头角一带。

盐田肠粉街,在深圳绝对是堪称传奇的存在!

图源:BB叔

其实,这里本来只是一条海鲜街。十几年前,肠粉店在这里还是一家独大,发展到现在已变成了“五步一肠粉”。

经常有人大半夜成群结队,开豪车几十公里从市区过来吃。皮薄嫩滑的肠粉皮、新鲜可口的肉料,搭配上甜甜辣辣的酱,着实是让人垂涎欲滴。

图源:大众点评

只是,因盐田地铁8号线建设,范围内的相关建筑将全部拆除,而肠粉店也要在5月底完成拆除工作。

一纸拆迁令,让肠粉街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图源:BB叔

饗和民

饗和民应该是很多深圳人的日料启蒙店吧,身边很多朋友第一次吃日料就是在它家。记得还在读书的时候,还天真地幻想过要把菜单上的东西全部点完。

图源:颜小刀

可是,在深圳万象城开了16年的它,已经在3月1日正式结束营业,另外两家店也会陆续关闭。

图源:深圳吃货小分队

好吃不腻的大阪烧、入口嫩滑的和风沙拉、性价比超高的寿喜烧……这些几乎每次去都必点的菜,或许再也吃不到了。

图源:大众点评

景田北食街

顺德佬、景田牛肉店、大汗烤羊腿……作为远近闻名的食肆,景田北食街已于2015年9月实施拆除,原址将打造一座新型社区公园。

大小梅沙

深圳有很多海,但真正存在于深圳人记忆里的,可能只有一个。不是前海,不是深圳湾,而是大小梅沙

图源:BB叔

1999年,它在深圳的东边拔地而起,用一抹冰凉的蓝色,承包了无数人的童年。

然而21年后的今天,它化成了一片废墟。

太阳广场、月亮广场、白色帐篷、海洋世界、小梅沙大酒店、滨海栈道……这些停留在深圳人记忆里的地方,统统被挖掘机瞬间夷为平地。

图源:BB叔

幸好,再见不是再也不见。

今年5月,大梅沙会带着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东边,小梅沙也会在2025年给我们一个惊喜。

大小梅沙,未来可期。

图源:BB叔

老东门

在那个罗湖即为深圳的年代,老东门象征着深圳的全部繁华。东门在深圳人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图源:深圳微时光

始建于1985年东门老市场,因靠近口岸,交通便利,建成后就迅速发展成深圳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水产、冻品市场,甚至一度成为国内十大批发市场之一。

但随着城市更新的进程推进,这个著名的“菜篮子”已于2019年4月1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此外,随着旧改的来临,东门文化宫也要与我们说再见了。

图源:深圳微时光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到这来开碰碰车、坐旋转木马和天空飞车。只是到了今天,这个曾被我们视为游乐天堂的地方,已经变成一片废墟,就连“游乐场”三个字也不见了。

图源:深圳微时光

人工湖里的清水也变得污浊不堪,再也不能游船了。而湖的另一边,熟悉的游泳馆和溜冰场,也已经结业很久……

图源:深圳微时光

渔人码头

蛇口渔人码头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有着“都市中的最后一个渔港”之称,是深圳最为繁忙的渔业贸易码头。

2018年4月,渔人码头拆迁,这座承载着无数“老深圳”记忆的渔港,最终也谢幕了。

但幸好,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而这里,也将建成集滨海休闲、精品酒店、特色商业等于一体的滨海商业文化综合体,预计2021年6月竣工。

南油大厦

作为80年代深圳的地标之一,南油大厦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改革开放窗口“蛇口”的历史记忆,这里还走出了华为等企业。

后来,这座旧地标被推土机推平,改名为恒大天璟大厦,建成了一栋栋的商品房。

嘉华市场

嘉华市场建于上世纪70年代,从几块钱的打口CD到50元一件的CK牌原单T恤,可以说应有尽有,是当之无愧的淘宝鼻祖。但,它也于2014年停业拆除了……

深圳购书中心

深圳购书中心,于2004年9月开业,大受同学仔的欢迎,黄金时期最高年营业额6000万元。

2010年开始,受电商影响,购书中心辉煌不再,最终在2013年12月1日关闭,永远成为历史。

帝豪酒店

帝豪酒店于1995年开业,2016年拆除。作为一家开业20年之久的星级酒店,它不仅见证了深圳东西纵横的快速发展,也见证了笋岗这片旧仓储区的繁荣兴衰。

三九大酒店

三九大酒店,也在2018年被拆除。原址上将建设华润·深南一号项目,并预计在2023年建成。

东湖宾馆

于1982年开业的

东湖宾馆,是全深圳独一无二的全湖景宾馆,曾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涉外三星级宾馆。

不过,因为深港双方的合同到期,东湖宾馆最终在2018年7月关门停业。

友谊城百货

1996年成立的友谊城百货,是深圳市最早开始专营中高档品牌服饰的百货公司之一,也是本地最早的儿童乐园所在地点。

但因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位于国贸商业中心的友谊城在2014年8月21日正式歇业。如今,此处也将建起新的城市综合体,整体项目预计在2020年竣工。

君尚百货

君尚百货是天虹旗下高端百货品牌,自2010年11月25日开业至2018年10月17日结业,足足陪伴了我们15年……

沃尔玛(南新店)

开店16年之久的沃尔玛(南新店),终究还是抵不过时代洪流,于2018年3月对外宣布正式停止营业。

新一佳

2016年,新一佳被曝资金周转困难、拖欠供货商货款,最终以关闭深圳新一佳所有门店收场。

海岸城吉之岛

海岸城吉之岛,这家开业10年的永旺超市,曾经在深圳缔造过许许多多辉煌,但也于2018年3月结业了。

岁宝百货

岁宝百货发迹于深圳,成立于1996年,也是深圳人记忆中的打卡点。

不过从2018年7月1日起,它决定分三阶段将岁宝超市改造成盒马鲜生超市。自此,深圳的12间岁宝超市全部停止业务经营。

初到深圳,不少人为了省房租,选择租住在离公司20多公里外潮湿逼仄的城中村。抬头所及之处,不过是城中村的一线天。

一个10多平方米的小单间,每天打开门就是一张床。

即使拉开窗帘也没有温暖阳光,空气令人窒息,床铺常年湿冷。而周遭的环境,也基本是以“脏乱差”著称。

但,不可否认的是,便宜的房租曾给了深漂一族莫大的安慰。

然而,随着城中村的整改,深漂们的避风港慢慢消失了。

再过几年,来深圳的人,没几个会知道,华润城万象天地原来叫大冲村,京基100原来是蔡屋围村,湖贝塔原来是湖贝老村。

只有我们这一代人才会永远记得,那时住城中村的窘迫,那些发生在城中村的苦中带甜的经历……

曾经,粤语在深圳是一门强势方言。然而,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黑粤语”似乎成了一种风潮。

包括现如今在网络上,依然能看到很多对粤语充满偏见的论调,认为我们对粤语过于执着,是排外,是优越感……

这也使得一部分深圳人,不敢开口去说粤语。

另一方面,深圳作为一座移民城市,拥有数量非常庞大的跨省流动人口。

内地“移民”的语言文化与粤语文化交融碰撞,也使得“我是深圳人,但不会讲粤语”成了一种较为普遍现象。

再者,九十年代出生的我们,上学以后几乎就听不到粤语了,因为老师授课、同学间交流,都是用清一色的普通话。

而回到家里,爸妈为了迁就我们的普通话学习环境,也会特意跟我们讲普通话。

正在看这篇推文的你呢,现在还在坚持说粤语吗?

又或者,你们有多久没有说粤语了?

写在最后:

在深圳发展的41年间,慢慢淡出我们视野的事物,其实远不止上面所提到的那些啊。

还有球迷们挥洒过汗水的莲花山足球场,创造了多个“最快”的老航站楼,以及修鞋、补锅、挽脸等传统手艺,也逐渐消失在了时代滚滚的洪流当中……

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也踏不碎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怀。对深圳,我们依旧保持热爱与期待。

而那些关于旧事物的记忆,我们会永远珍藏于心。不遗忘,就永远不会失去。

那么

在深圳生活的这些年,

你们感受到的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留言评论区交给你们,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