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点的朋友圈,看见上司发了我睡浴缸的照片”

人心向来是变幻莫测的,但作为人,最起码的良知不能丢。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同事分享的“当代人性之四大恶行”:

职场霸凌;

道德绑架;

恩将仇报;

祸害无辜;

……


狠狠点了个赞。

没有经历的人是幸运的。

01

职场霸凌:

“我被侮辱后,

还被发在朋友圈取笑”

最近看了综艺节目《各位游客请注意》,同行伙伴闲聊之际,有人提出问题:


在你的生命长河中,最伤害你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做过艺人助理的杨璐讲了初入职场时,受到职场霸凌。说着说着,一个30岁的男人哭得像个孩子。


因帮前辈艺人拎东西被骂,良苦用心被曲解;



被丢在高速公路上;


被要求睡浴缸和酒店走廊;


第二天还被拍照分享朋友圈取笑自己;


……



比起身体上的虐待,精神上的摧残更让人崩溃,它可以毁掉一个人尊严,也可以浇灭一个人对这个世界刚刚燃起的热情。


在那个一个人刚走入社会的年纪,这些充满恶意的事都深深影响了杨璐的价值观。


他甚至失去了判断对错的能力。



杨璐坦白那个人的所作所为,他不会原谅。


“伤害到我的自尊。”

“践踏了我的善良和人格。”

“我很恨她,因为她让我有了心理上的阴影。”

……



伤口有多疼,只有自己最清楚。对于那些伤害过你的人,不要着急去原谅。


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尊重都做不到,人品显而易见,与其忍让,不如趁早远离。


此事曝光后,杨璐也在微博回应:


每个人都会遇到障碍和挫折,我们会经历悲伤、痛苦、自我否定,但是人总会成长,过去总会过去,谢谢所有伤害过我的人,也感谢所有身边给过我温暖的人,翻篇了,以后会更好。



是啊,都过去了,嘴上说出的“感谢”,是感谢当时在苦难中撑下来的自己,而对于那个伤害自己的人,那不是感谢,也不是原谅,而是算了。


无论过去多久,伤害就在那里,时间能医治皮外伤,却治不好心伤。


蔡康永说:


我们活久了的时候会觉得累了,我们跟自己说算了。我们没有原谅对方,没有每一个错误都要求被原谅。


我们只是累了,后来就算了,岁月替我们把这件事情撤销抹除,不表示我们该原谅。


“算了”是一种释怀后的坦然和决定,是一种打算放过自己的态度,是不再让过去的伤害牵绊我们的未来。


人生海海,形形色色,如若遇到“烂人”,不必纠缠,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难关,那些伤害就当为成长这一课交的学费。


埋头过坎,历事炼心。


对于恶意,若无其事,才是最好的报复;让自己过得好,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报答。


02

道德绑架:

“无故被要钱,

还骂我没良心”


柴静说:永远不要高估人性的善,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恶,最深的“人性之恶”,往往存在你平静的生活!


前不久,一条#慰安妇子女向导演郭柯讨钱#上了热搜。



事情起因是这样的。


郭柯导演拍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于2017年上映,此片经过万人众筹,张歆艺无息借款100万,《二十二》才得以搬上大银幕。


最后,以1.7亿票房创下中国纪录片最高收益记录。


郭柯当初曾承诺,如果影片有盈利,将全部捐献给这些老人未来的生活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工作上。


正是这个承诺,两年后,等来的却是一封受害者家属讨钱讨公道的联名信。


这些家属在信中说:


她们都是‘慰安妇’,没有她们的努力,就没有这个题材。没有这个题材哪有你的电影。主要是,电影赚钱了,有必要给其他受害者和家属钱。拿我们母亲的名声赚钱,反而把钱给别人花。为什么?

嗯,主要是电影赚钱了!


利益之下,都想着要来分一杯羹。


在声势浩大的“声讨”下,郭柯导演很快给出了回应:


讨钱者均为已去世受害者的家属,在《二十二》中未上镜。



其实,在2018年10月,《二十二》官方微博就贴出收益捐献的去处,事实一目了然,郭柯导演确实信守承诺,把收益全部捐出。



本是揭开历史伤痛的一面,用以告诫世人,勿忘历史,记住那些在战争中被亏欠的人。


结果,做这件事的人没有得到每个人的谅解,却被当成了该负责这件事的人。


有句话说,人们想要的不是真相,他们只是想找个出气筒,因为总得有人为不幸的事件负责。


但郭柯不应该承担。


“我不想指责这些家属,也不想证明自己多清白。我只是尽量做到了我所能做的。”


面对这些误解,他没有揪住不放,也没有选择对簿公堂,而是大家各自安好。


他知道,那22个老人站出来揭开伤疤拍摄影片的初衷并不是这,那些众筹捐款的爱心人士想表达的也不是这,那些贡献1.7亿票房的观众所铭记的也与这无关。


有人无理取闹,自然有人拼力守护。事情一出,网友自发支持郭柯,因为大多数人心里都清楚,有些事容不得半点糊涂。


当你觉得别人亏欠你的时候,不如想想自己的行为是否在道义之内。


虽生而为普通人,但我们都应该明白最基本的做人道德。


没有任何一种“好”是理所当然。没有一种善心可以随意践踏。


03

祸害无辜:

“你自以为的’债’

都是自己造的孽”


前段时间,香港暴徒扰乱秩序,故意伤人,把内心的怨恨都发泄在无辜的人身上,所作所为令人发指。


△香港街头出租车被焚烧


△环球网记者付国豪被暴徒禁锢、殴打


一边是暴徒的变本加厉,一边是13亿中国人的团结一心。


还记得那个香港警察刘sir吗?面对被暴徒围殴,被激光灯照射眼睛,眼部充血,但依然从容不迫。



事后,刘sir的回应更是让亿万中国人热泪盈眶:

香港警察有能力处理这班暴徒,只恨他们亦是中国人,打不是,不打也不是!真的很心痛!



作为警察,他有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


作为中国人,他担负保家卫国的使命;


同是男儿,有人丧失本性,有人热血未冷。


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你也打不倒一颗强大的中国心。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


暴乱带来的后果,是香港经济下滑至10年来最差。



店铺倒闭,商场营业亏损,上班族、学生都无法正常生活,这不是民主自由,而是这些人打着民主自由的幌子在作乱。


人性之恶,一览无余。


《乌合之众》里写道:

孤立而负责的个人,因为担心受罚,不得不对它们有所约束。


而当个人进入了群体之后,尤其是和许多不同的人在一起时,感情的狂暴往往会因为责任感的消失而强化。


群体能够利用这种强化的感情推倒一切负罪感。群体能够利用这种强烈的力量感摧毁一切道德的障碍。


当个人融入群体之后,失去了道德,那就是集体行恶的叠加,这种行为叠加起来很可能意味着全社会灾难性的后果。


而导致这种后果的人,也根本不会为他的行为负责。


一个人的内心什么样,他所做出的行为就是什么样。


梁晓声曾说,教养是根植在内心的修养与底蕴,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与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做不到为他人着想,最起码做到不给别人找麻烦,不占别人便宜。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人有智商,同时又具备道德,而道德是对人的最高要求,守好底线,守住道德,不拿道德当摆设,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


04

选择善良:

“良心是个好东西,

我们都要有”


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不如意,但不如意的生活里还隐藏着很多为大家的善意。


参加台风抢险的山东东营2名消防员,因为长时间体力透支,想靠着消防着坐一会,不想却在风雨中睡着;



还有的消防员,彻夜未眠,稍作休息也是席地而睡;



自己明明还是个孩子,却已有大人的担当。


谁都喜欢岁月静好的生活,却忘记是有人在负重前行、为之拼命。


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


人心向来是变幻莫测的,但作为人,最起码的良知不能丢。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穷、弱,不是理由。


谁都不欠我们,没有就去学习、去努力。


就像有的人已经去过地狱,见过世间最肮脏的东西,但依然不丢本心,与世不争,心之向善。


郭柯导演曾讲起影片里的韦绍兰老人:



“心里全是苦的人,要多少甜才能填满啊!”


“你错了,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


我们不确定什么是“好人”的具体定义,但我们知道守得住善良就守住了做人的底线。


我们都不是“圣人”,但我们最起码成为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好人”。


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