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帅,你真的不适合搞营销

第六代导演中,除了之前写过的娄烨和贾樟柯之外,王小帅也是频频被大家提起的一位。

在电影方面,他取得了不少好成绩,去年一部《地久天长》,刷屏了一次又一次。

但在作品之外,王小帅却多次陷入各种争议。

王小帅的父亲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之后留校任教,一直从事着跟艺术有关的工作。

他出生那年,母亲因为工作调动要去贵州,他父亲就从上戏辞职,从此告别了舞台。

后来一家人先后辗转到武汉、北京,王父的演艺生涯也随着变动。

也许正因如此,他十分懂那个年代艺术家们的苦闷。

他曾反复跟王小帅说,不要走有关戏剧或电影的路。却又不忍浪费儿子的才华,于是给王小帅规划了一条绘画的艺术道路。

一开始,王小帅也是遵循父亲的期望,按部就班的发展。

但在从美院附中毕业时,变化发生了。

受到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等人的影响,王小帅突然决定考电影学院导演系。

父亲得知后,虽然惊讶,但也无奈,他只能长叹一口气跟王小帅说,导演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啊。

结合娄烨和贾樟柯等人的经历来看,这句话真的包含了上代人对后辈真诚的劝告。

1985年,王小帅和娄烨、贾樟柯等人一起,成为北电导演系的一名新生。

毕业后,王小帅有一段很长的待业期,直到1991年,才被分配到了福建电影制片厂。

但他在这里工作得并不开心,两年后,王小帅果断辞职走人,开始和好哥们一起搞独立电影。

第一部作品《冬春的日子》,是王小帅自编自导的,娄烨还在其中客串了个角色。

凭借这部电影,王小帅初露锋芒。

后来这部影片在1995年被BBC评为“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之百部最佳影片”之一,也是很高的荣誉了。

跟娄烨和贾樟柯比起来,虽然王小帅也经历过一段“被禁”时期,但他的作品数量真的不算少。

2001年,高圆圆主演的《十七岁的单车》,获得第51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2005年,还是高圆圆主演的电影《青红》,获得第58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2008年,《左右》获得了第58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剧本银熊奖和“特别关注”奖。

还有2010年的《日照重庆》,2012年的《我11》。一部部作品,让王小帅捧回无数座奖杯,也让他得到了观众的口碑。

但拍文艺片的导演,都有个“票房困境”。

王小帅也不例外。

《我11》上映之前,网上疯传了一个他和周立波互骂的视频,二人关于《我11》各执一词,视频结尾处周立波发现了有人在拍摄,还大声喝止了对方。

后来,王小帅亲自承认就是为了炒作搞的一个假视频。

片子最后的票房呢,498.3万。

2015年,他的电影《闯入者》上映,这部提名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由实力派吕中老师、冯远征、秦海璐主演的片子,却在国内惨遭滑铁卢。

当时,国内档期撞上《何以笙箫默》,其实王小帅也提前预料到排片不会太高,他觉得有5%就知足了。

但《闯入者》首日排片仅为1%,让王小帅直接崩溃了。

于是他写了一封给观众的公开信:

这可能是商业片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严肃电影最坏的时代。

我的观众,请你挺我。

这一番话说到了贾樟柯和娄烨的心里,于是两位有着相似遭遇的导演发声应援。

高圆圆等演员也转发呼吁多给《闯入者》排片,支持王小帅。

在各方努力下,这部电影排片量上升到3%,一线城市达到5%,但最终票房还是只有1000多万,连《何以笙箫默》的一个零头都不够。

也许,这次和商业片的激烈碰撞,让“票房”成了王小帅的心结。

拍《地久天长》时,他找来王源友情出演。

这其中,也许有对新人演员的期待,但更多的,应该是看重王源的流量和粉丝。

电影上映之初,主演王景春就发了一条宣传微博:看看我儿子的粉儿有多厉害。

如此简单粗暴的催粉丝们花钱打call,倒也不多见。

可以说,首日创下一千多万的票房,王源和他家粉丝真的功不可没。

但王小帅还觉得不够,毕竟,曾有人呼吁,这部片子要争取破6亿。

眼看离目标还差得远,他就着急了。

在朋友圈各种宣传,呼吁大家带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去看。

其实发展到这里,虽然吃相有些难看,但大家也都还能理解。

接下来的一条朋友圈,则彻底把王小帅推向舆论的浪尖。

他把这部温情的电影,包装成了“泡哥泡妹小技巧”

这些关键词和引人遐想的省略号,实在令人作呕。

为了票房,真的连脸都不要了吗?

事情闹大之后,又有人晒出王小帅的朋友圈,发现他删掉了其中一句话,继续呼吁大家疯转起来。

估计王小帅怎么都想不到,他那么卖力的吆喝都无济于事,结果却因为一条朋友圈被骂上热搜。

咏梅在微博上也发了这张图,都别去找了,已经删了。

也不知道咏梅老师在发之前,有没有仔细看一眼。

所谓的“泡哥泡妹小技巧”,不过是披着撩妹技巧借机消费女性,这样抖机灵的营销方式,真的太low了。

眼看翻车了,王小帅又出来回应了,轻飘飘一句“看来我不适合营销”就想把这事遮过去。

但很多网友根本不买账。

甚至有人翻出之前胡波的事,来吐槽王小帅双标。

曾经,他们夫妻俩嫌《大象席地而坐》太长,要求由4小时剪到2小时,矛盾激化时,还威胁胡波取消他的导演署名权。也因此和胡波产生冲突。

更令人痛心的是,胡波没等到电影获奖的消息,就彻底离开了。

很长一段时间,网友都认为是王小帅夫妇把胡波逼到了那个结局。

不过也有圈内人为王小帅不平,说他在整个过程中也承受了太多。

但人已经不在了,再争论是非对错,都显得有些苍白。

只是,曾经否认别人的理由,到了自己的电影中,反而变成了营销点之一,口口声声喊着三个小时比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值多了,也未免太讽刺了。

“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句话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

但骂归骂,《地久天长》确实是部好电影,也许没有王小帅这一通操作,冲着作品本身,它可能会有更好的成绩。

事业发展越来越一言难尽,王小帅在感情方面却从没落下过。

2015年,他和现任妻子刘璇在北京举行婚礼。(不是大家熟知的刘璇,同名而已)

还在婚礼现场告白:我感觉生命再一次重新诞生,感觉回到了十七八岁。

emmm,没get到甜,莫名有一丝丝油腻。

毕竟,这已经是王小帅的第二段婚姻,而他,也曾和不少女演员传过绯闻。

最开始,王小帅被曝与老版《红楼梦》中,饰演黛玉的陈晓旭有过一段感情。

王小帅在采访中默认了,却也表示这件事情过去太久,不想再重提。

之后王小帅在跟制片人冯郇合作时,产生火花。

在王小帅最艰难的时候,一直是冯郇在默默扶持着他。但两人却在王小帅事业有成后离婚了。

再之后,王小帅先是和俞飞鸿有过一段半真半假的传闻。

2011年时,刘春还曾发文祝王小帅和俞飞鸿终成眷属,不过很快就删掉了。

究竟是真的差点走到一起,还是朋友间互开玩笑,不是当事人很难说得清楚。

不过,王小帅和林心如,倒是被拍的挺锤的。

虽然林心如经纪人回应是喝多了,王小帅只是扶着她而已。

但,这种十指紧扣,手牵手扶到车上,也着实有点太亲密。

再之后就是2014年时,王小帅在一次活动中突然爆料,当年差点娶了秦海璐,还约定单身3年就娶她。

秦海璐倒是没给他这个机会。

王小帅说这话时,秦海璐已经跟现任老公在一起,孩子都快出生了。

而王小帅也在2015年娶了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刘璇。

至此,他就很少有花边绯闻传出。

其实回看王小帅这一路,不免让人感慨。

年轻时,他是不愿被束缚的桀骜少年,用作品表态,佳作频出,口碑爆棚。

然而20年后,虽然依旧拍出优秀的作品,也有大奖傍身。但跟同期的娄烨、贾樟柯相比,却少了些曾经的味道。

早前积累下的口碑,在一次次骚操作中越崩越狠。文艺气息,也在越来越重的商业味中,渐渐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