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成效显著 重点企业复工率达100%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甘肃网4月17日讯(本网记者 张文良 杨佑榕)17日上午,甘肃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宝毅就本市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复产相关情况进行了发布。嘉峪关市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就如何外防疫情输入、如何处理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关系等问题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据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全市截至目前,未出现疑似和确诊病例,防控工作行动果断、成效显著,经济社会加快恢复、如火如荼,实现了两手抓、两手硬、两统筹。

在疫情防控方面,多次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和疫情防控部署会、协调会,及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和防控推进措施。从1月22日起,禁止一切群众性活动,关闭所有景区景点、娱乐场所和公共文化场所,第一时间确定5家宾馆作为定点医学观察点,对城市各社区封闭式管控,实行湖北武汉等地来嘉人员在定点宾馆隔离和居家隔离等措施,严防疫情输入扩散。同时组织动员社区干部、辖区党员、志愿者24小时值守各“三站一场”和各交通卡口;在各小区门口设立居民区疫情监测站236个,逐人测温排查,强化社区管控。截至目前,全市各小区门口防控岗位一直没有撤出,工作一直在开展,有力地巩固了防控成果。

在医疗救治方面,嘉峪关市在疫情初期,就组建了专业队伍,紧急调配医疗力量,抽调全市36名呼吸、重症医学、急诊、检验、放射、院感等方面专家,从市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卫生院抽调40人,积极响应国家支援湖北、支援武汉的号召,先后5批次派遣35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防疫一线。1月25日,对非典时期建设的传染病院区实施重建,累积用工1500多人次,克服了施工人员组织、物资设备调运、气候条件寒冷、工期时间紧迫等诸多难题,到27日完成全部重建任务,整个过程仅用了48小时,这在嘉峪关过去实施过的项目中是速度最快的,使传染病院区建设取得了既快又好、质量过关、迅速投运的效果,在后期的医疗救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赵宝毅介绍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复产相关情况

据赵宝毅介绍,在疫情防控形势整体缓和和好转的情况下,嘉峪关市通过各种办法推动复工复产,推动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2月份以来连续发布了企业发展“13条”、经济发展“48条”、稳定市场“18条”等政策“组合拳”,帮助市场主体尽快恢复生产经营,建立五级包抓责任制,确保防控措施落细、复工复产落实和政策执行落地。截至4月15日,205户重点企业复工复产率100%,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全部复工,进出口贸易企业全部正常运行,餐饮服务业全面复工经营,嘉峪关文物景区、东湖景区等向社会全面开放。同时发布了《2020年建设项目计划清单》,涵盖项目194项,总投资规模49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2亿元。3月5日,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复工重点项目42个,总投资110.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亿元。

在春耕生产和复教复学方面,嘉峪关市及时启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全面做好农业项目规划和优质良种、农药化肥等农资供应保障工作,春耕春种正在顺利进行。同时建立了学校、年级、班级、家庭四级防控工作体系,始终坚持“零报告”“日报告”制度,做到开学入学“人人清”。目前,嘉峪关市普通高中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和中职学校毕业年级、初中学校初三年级已安全复教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