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女儿的面凶自己的妈妈?当时的你一定很丑陋!

周末和小致见面,除了一如往常聊聊工作和孩子,小致还说了一件让她最近一直深陷愧疚的事情。

小致因为工作原因,孩子常常由自己的妈妈帮着带,虽说孩子已上小学,但每天接来送往,洗衣做饭还是十分辛苦。

星期三下午小致忙完工作去看孩子,孩子正在写作业,小致感到很欣慰。也许是今天的作业题有些难,没过一会,孩子就抓耳挠腮抱怨起来,突然母慈子孝的画风变成了鸡飞狗跳的战场。

小致暴跳如雷,孩子哭哭啼啼,小致的妈妈看不得乖孙女哭,赶紧上前劝小致,唔哩哇啦说了一大堆。小致愈发生气,没有控制好情绪,对着自己的妈妈大吼大叫,再次央求妈妈,不要插手自己管教女儿。

一顿咆哮后,女儿和自己的妈妈都愣了,小致也吓坏了,自己这是怎么了,像一头怪兽在家里横冲直撞,伤人害己,奇丑无比。

小致说着又抽泣起来,我真不是故意的,但我真不知道怎么办了,每次我一教育孩子,妈妈就会插手,她心疼孙女我知道,可她这样做对我管教孩子于事无补,反而会让情况更糟。

也就在前几天,我带孩子去诊所买药,诊所老板的小儿子光着脚丫子在地上乱跑,诊所老板娘呵斥了多次,淘气的小孩就是不听,老板娘终于发飙了,给小孩一顿打,打的得孩子哇哇大哭,直喊奶奶救我,奶奶救我。我随声望去,孩子的奶奶就在不远处,她眼睁睁地看着宝贝孙子被儿媳妇打愣是没向前一步。

老板娘给小儿子擦洗完脚,小儿子也不哭了,这时老人家才走上前抱着小孙子,说不要光脚乱跑呀,万一有玻璃扎着脚怎么办呀,要穿鞋的,凉着脚心要拉肚子的,一边安抚小孩的情绪一边说道着。

都是老人,都爱孩子,可两个老人的做法却截然相反。

其实生活中像小致妈妈这样的老人比比皆是,血浓于水的隔代亲常常让她们陷入溺爱孙子而不自知的处境,在这种情况下你能说老人有错吗,你能去指责老人吗,如果没控制好情绪当着孩子的面指责老人,孩子会怎么想,老人会怎么想?

这一点正是小致担心的,虽然事后小致向自己的妈妈道了歉,也和女儿就做作业的问题进行了沟通,但小致还是内疚,后悔当时不该那样做。

当着孩子的面指责老人确实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首先,老人情感上会无法接受,觉得自己很委屈,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孩子会凶自己了,而自己只不过是爱护孙女,不想让孙女挨打,不想让家里硝烟弥漫。

其次,孩子会对父母心生怨恨,觉得爱我的奶奶为了护我被妈妈吼,妈妈太坏了,而且敏感的孩子还有可能会讨厌父母,那些胆小的孩子也会有情绪有想法不敢真实的表达。

最后,老人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就会打打折扣,甚至会效仿大人,说出不恰当的话,伤老人的心。

那么怎么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呢?

我以为最重要的是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老人疼爱孙辈要不错位不越位,父母和老人多沟通多交流统一思想战线。

控制好情绪,不做狂奔的野马

生活中有一个法则叫野马结局,讲的是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叮在野马的腿上吸血。它们依靠吸食动物的血生存,不管野马怎样暴怒、狂奔,就是拿这个吸血蝙蝠没办法,它们可以从容的吸饱再离开,而不少野马被活活折磨死。

动物学家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极少,远不足以使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是暴怒和狂奔。对于野马来说,吸血蝙蝠只是一种外界的挑战,一种外因,而野马对这一外因的剧烈情绪反应才是造成它死亡的最直接原因。

如果不能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么生活就会变得无法掌控。像我的朋友小致,当她发现自己情绪不对时,可以先来个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换个角度反思一下是否已经陷入了情绪的困境,也许再教育孩子就会用另一种方式,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疼爱孙辈不错位不越位

很多老人年轻的时候把照顾孩子当作生活的重心,当孩子长大结婚生子,又把照顾孙子当作自己生活的重心,倾注了自己的全部,但如果老人在子女教育孩子问题上一味地护,对孩子就未必是件好事了。

1.孩子独立性会变差。睡觉的时候不敢一个人睡,起床的时候不会穿衣服,吃饭的时候还要人喂,做什么事情都让人陪,这个时候爷爷奶奶就要注意了,即使再爱孩子也不能代替孩子做好一切,你代替了一时代替不了一世。

2.孩子会缺乏责任心。爷爷奶奶怎么说就怎么做,做不好还老是抱怨爷爷奶奶,有事自己拿不定主意总问爷爷奶奶怎么办,平时也记不起帮爷爷奶奶干点家务活,很懒惰,不拨不动一拨才转,这样的孩子长大缺乏责任心,觉得反正有人给他操心,自己坐等享受就好了。

3.孩子会是非观念不清。父母在管教孩子时,老人如果插手一味地护犊子,或者为了维护孙子还谩骂子女,就会让孩子幸灾乐祸,分不清对错,以为自己有靠山,最后变得谁都不怕。

管教孩子要和老人统一思想

1.理解老人不全盘否认老人。尽量不要当着老人面批评孩子,如果没忍住说话一定要客观公正,就事论事,千万不能一问出题就都是老人惯出来的,父母也有溺爱孩子的时候。

2.多和老人沟通达成统一战线。在父母管教孩子时老人千万不要插手,即使双方有分歧也要不当着孩子的面暴露出来,尽量维护父母的威严,让孩子懂得尊重父母。

3.坚持原则有底线。有些原则上的问题,不管老人再怎么胡搅蛮缠,都不能妥协,立好的规矩就要遵守,要让孩子明白做事不要触犯底线,树立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严。

因为管教孩子,老人和子女大动干戈是常有的事,其实说到底,终究都是因为爱孩子,俗话说,牙齿和舌头还打架呢,正是因为爱我们才会产生矛盾,也正是因为爱我们更愿意化解矛盾。在爱孩子的道路上,老人和我们的目标是一直的,都希望孩子能茁壮成长,成为栋梁之材,所以我们应该和老人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达成统一思想,不做当着孩子的面凶老人的丑陋妈妈。(文/懿圈甜甜 图/网络)

欢迎关注@懿圈甜甜,一个有风骨的职场妈妈,喜欢思考婚姻与生活,善于探究育儿难题,相信你我的每次相遇都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