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名优米粉 源自百年品质

武宣县东乡镇地处广西大瑶山南麓,因四面环山百毒不侵的盆地成为了广西东乡米的生长宝地。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既享受着大瑶山南麓的甘霖,又紧邻三里镇座拥万顷良田,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和桂中粮仓,东乡干粉正是在这优异的自然环境中产生。


几百年前,“要吃白米,东乡三里”就已经成为传颂不衰的经典俗语。几百年后,人们探索出了以熟料的方式将东乡米制成浸水即食的干粉,方便远游的东乡人随身携带。太平天国洪秀全在东乡登极称天王后,更是将用东乡米制成的东乡干粉指定为天王御品。如今,东乡干粉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和喜爱,并远销全国各地。


在民国时期,刘阳强的曾祖父就已从事制粉行业,传承到刘阳强这一代,已是第四代人。为了不让东乡干粉文化在历史的河流中失传,刘阳强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子承父业,创办了武宣县东顺米粉厂。


外国商户参观采购“鄉橋”米粉


品牌战略合作


从建厂至今,东顺米粉厂始终坚持选用最优质的原料,采用的是上好的东乡和三里硬尖香米,以及源自大瑶山南麓清澈无污染的山泉水。好米好水出好粉,这样做出来的东乡干粉又白又香,吃起来爽滑可口、弹性十足。同时,东顺米粉厂还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了创新,生产出来的东乡干粉既有圆也有扁,颠覆了人们对东乡粉粗糙大条的看法。


武宣米粉行业领导品牌


在建厂之初,东顺米粉厂采取传统手工制粉的生产方式,然而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为解决传统干粉制作工艺的局限性,东顺米粉厂率先引入了一批先进的机械生产设备,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升了产品质量。在保持水磨米浆的传统下,东顺米粉使用高温灭菌蒸汽箱蒸粉,温度可高达130℃,有效灭菌的同时缩短了蒸制时间,蒸出来的米粉熟度均匀、粉状饱满。在切粉环节则利用机器代替了人工切粉,经过精确计算后切出来的米粉厚度均匀,互不粘连,又薄又细。而烘粉环节采用的是大型空气能烘干机,在不受天气影响的同时还保证了产品质量,烘出来的米粉十分柔韧、不易折断。至今,东顺米粉厂已拥有10条先进生产线,可日产干米粉1万5到2万斤,年销售额在2000万左右,充分满足了市场需求。


地方特产螺蛳粉


除了在生产工艺流程上改进外,东顺米粉厂还在包装上费了一番功夫。一直以来,人们都是使用裸露的箩筐来运输米粉,然而满街跑容易被粉尘污染不说,也给人留下了粗陋的印象。为了让米粉能干净无尘的运输到客户手中,东盛米粉厂采用食品袋进行精包装,虽然成本提高了,但却保证了米粉的卫生安全,此举深得客户信赖,认为这种做法是卖“良心粉”。


“我们东乡干粉的保持原汁原味精髓,讲诚信真心对待每一个顾客。现在东顺米粉厂实现了生产干制米粉和品牌运营的不同分工和最佳运营。”刘阳强说道。


螺蛳粉


特色风味


在加强品质提高和品牌强力打造下,东顺米粉厂生产的东乡干粉畅销广西柳州、南宁、桂林、贵港及珠海等地区,并成为了柳州螺蛳粉的主要原料,该厂生产的” 鄉橋”牌米粉、螺蛳粉更是成为遐迩闻名的广西名优农产品。

如今,东顺米粉厂可在百崖大峡谷、东乡庄园、东乡街、三里街和武宣县城日销干粉500斤,并以250克一包的预包装规格每天销往柳州3万包,营业额达7万元。同时还为当地提供了上百个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贫困户就近就业,助力脱贫攻坚;并带动了当地水稻规模化种植,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