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真敬业,剧组真用心,翻拍剧典范《天盛长歌》

近几年掀起了翻拍IP剧的热潮,大量题材各异的剧集呈现井喷之势,众多的翻拍剧中就有一部当初备受争议的《天盛长歌》。

该剧改编自天下归元的小说《凰权》,属于架空历史题材,讲述天盛王朝中发生的宫廷权谋故事。

《天盛长歌》演员阵容豪华,上映前就备受关注,湖南台更是斥资6亿买断,将其放在自家的金鹰剧场独播。

没想到仅播出5集就陷入高口碑低收视的泥潭,播放过半时收视率依然低迷。网络上更有人怪罪这部剧拖了湖南台的后腿,砸了金鹰剧场的金字招牌。

笔者还记得最初的豆瓣评分是7.2分,全面低于同期热播的其他古装剧。

后来网络上越爆越离谱,逼的剧组和演员都出来发声。

首播时成绩差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

1.《天盛长歌》原名《凰权-奕天下》,定档时突然改名,之前的宣传热度降低大半,甚至开播一段时间后,还有不少观众不知道已改名。

2.开播时间上,此前较火的《香蜜沉沉烬如霜》还在热播,同时遭遇强势的《延禧攻略》,绝对是撞档。

3.原著本身就有很多伏笔,剧集前期铺垫过多,编剧还将本应女主较多的戏份调整给男主,使节奏杂乱剧情慢热,让《凰权》书粉们失望。

4.本应70集的剧,被湖南台剪为56集,更使得主线支离破碎,甚至有的观众在看了20多集后,又跑去网上从头看70集的DVD版。

在经历低谷之后《天盛长歌》完全称得上是厚积薄发,豆瓣评分一路上涨,从最初的7.2分到最高时的8.4分。甚至有网友说可以和当年的经典《琅琊榜》持平。

演员演技在线。

好久没演电视的陈坤饰演楚王宁弈,这个角色内心戏较多,年幼时的遭遇,让刚做完8年牢狱的六皇子出场时,多了几分迟滞和叛逆。陈坤凭实力演的恰到好处,在剧中聪慧而不显,隐忍而克制,步步为营向着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目标前进。

而皇权在握深谋远虑的天盛朝皇帝(倪大红饰),完全自带气场,剧中多疑且薄情,不怒自威,他对宁弈既倚重又顾忌,因雅乐(梅婷饰)的渡血下蛊,使既是君臣又是父子关系的爱与恨,变得极为复杂。

首次参演电视剧的倪妮饰演凤知微,自幼女扮男装化名"魏知",身为前朝遗孤,智勇果敢,意志坚定,几经生死,在一众男人们的朝堂中,计谋也不输分毫。

其他演员的表演同样出彩,赵立新饰演的内阁大臣辛子砚,作为青溟书院院首倾力辅佐楚王完成宏伟目标。还有首次出演古装戏的白敬亭,实力派张晓晨的角色直爽豪放,工于心计的大太子海一天。

袁弘,刘敏涛,王鸥,胡可等等都表现的稳定且深刻,可以说是演技集体在线。哪怕是出场几次的小角色或群演都表现的很有演技。

剧组、演员敬业。

《天盛长歌》由双导演执导,沈严和刘海波。为了追求优质观感,创新地运用1:2.35的电影常用画幅,拍摄过程中,采用同期收声,原生收录对演员台词功底是较大考验,但会给观众更好的体验。

演员导演们时常停下来讲戏,长时间讨论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尽量做到透彻,让观众有所解读。另外全剧几乎不太用替身,全是演员的真实表演,哪怕风吹雨淋,入水爬高演员们都会亲自上很是敬业。

导演刘海波脚部受伤,依然每场戏亲自带队,给剧组极大鼓舞。

最让人惊喜的是,居然拍摄了20集的纪录片来全面解析《天盛长歌》的台前幕后工作,让观众身临其境的同时了解整部剧的制作过程,体验剧组的良苦用心。

场地、服装、道具用心到极致。

《天盛长歌》取景地在襄阳唐城影视基地,这是当年为拍摄《妖猫传》而历时四年打造的唐城。城中建筑气势恢宏,很好的还原了盛唐全貌,全域占地600多亩,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仿唐建筑群。

城楼、宫殿、寺院、街市样样俱全,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梦中的大唐,为《天盛长歌》架空历史题材的真实度添色颇多。

剧组请来曾指导过《琅琊榜》《芈月传》《海上牧云记》的礼仪指导李斌,对演员们进行培训指导,演绎出中华文化的礼节精髓。

服装方面据说是参考1000多本书籍,制作出了5000多套衣服,裁剪、刺绣无不用心,服装师们奋战两百多个日夜制作完成。

服饰以唐风为主,力争造型各异,将中国元素更多的展现出来。细节,用料,色彩搭配都是根据演员定制,以适应不同场景和人物心境。极其考究的服装加上演技精湛的演员,更能让观众沉浸其中。

在道具制作上,为保证高品质的呈现,提前七个月开始制作,将用心和专业发挥到了极致。

实力来源自信。

有个小插曲,在剧集刚播出时收视率惨淡,评价多负面,剧组发出声明,表示绝不参与刷数据,这绝对是剧集品质的信心体现。

正如在纪录片中一位导演说的:"专业人做专业事。"这句话让我理解到,能够在激烈角逐中后来居上,将任何细节做到专业才能成为行业典范。

优秀的作品要从不同层次去解读,在当下鱼龙混杂的翻拍剧市场中,随着时间积累,经得起考验的《天盛长歌》用实力告诉大家,它不愧为一部良心翻拍剧。